我的「王魁」變「鍾馗」!是一場美麗錯誤,還是完美的巧合呢?
Listen now
Description
★★★歡迎點此寫電子小紙條給主持人,分享您對節目的感想。 「一幅畫,一場戲,牽起一段情」,安祈老師藉由張大千畫作《歸妹圖》,回憶起中學時期的她,繼《新繡襦記》後,再度觀賞俞大綱編劇、郭小莊主演《王魁負桂英》的感動,而當年(1974年)在觀眾席中,同時也坐了一位情緒深受感染的觀眾-他就是水墨畫大家張大千先生。 《王魁負桂英》劇中郭小莊飾演的焦桂英一角,唱作俱佳,尤其最後飾鬼的一場戲,演得淒涼感人,深獲張大千先生欣賞,於是在1975年完成《歸妹圖》贈與俞大綱。此外在1976年,再度返台前,畫了郭小莊扮焦桂英鬼魂的《王魁負桂英》送給郭小莊。 不過,《歸妹圖》另有段插曲,仔細觀看此畫作,焦桂英似女鬼貌,但王魁怎麼和「他」如此相似呢!…究竟是張大千有意將焦桂英的「王魁」畫成「鍾馗」?還是無意呢?左右瞧看頗有當代錯置手法,似《王魁負桂英》也彷彿《鍾馗嫁妹》!難道焦桂英終究逃不了面對鬼王鍾馗的夢靨嗎?總總趣緻,且聽安祈老師為您一一拆解迷津,述說來龍去脈。 【戲曲有門道】關鍵字:斜披蟒與文武袖 《伐子都》劇中公孫子都進京面聖的時候,為何身穿的服飾兩邊袖子不同,一邊有水袖一邊無水袖呢?其實這些特殊穿戴,是具有標示或象徵意義的,公孫子都為武將,因面聖,所以在「文」的非戰場場合中,用此服飾穿著來表示。而在《穆桂英掛帥》中,穆桂英頭戴女帥盔,插雉尾,身穿大紅女靠,鳳紋靠旗,斜披女蟒,左手水袖抱令旗寶劍,右手持紅色馬鞭,這個裝扮表示她是武將,在校場上閱兵點獎,也以此斜披蟒代表不在戰場上。另外,男武將如《挑滑車》中的岳飛、《龍鳳呈祥》的周瑜等,也以斜披蟒穿著演出,「斜披蟒」有時候也稱為「文武袖」。本集「戲曲有門道」關鍵字:斜披蟒與文武袖,帶您從角色服飾瞭解戲曲,讓安祈老師與仕龍老師為您做最佳註腳,待您來聽了更知「道」。
More Episodes
★★★歡迎點此寫電子小紙條給主持人,分享您對節目的感想。 繼前一集《復仇?報恩?—京崑伍子胥》以及《火判》的旺盛「火🔥」力,這熱浪一結束,立即給您來場《評雪辨蹤》的酷寒大考驗。在冰火二重奏之下,安祈老師與您續談國光劇團夏季「永恆時尚:盛夏」節目,究竟這冰與火之歌會怎麼唱呢? 安祈老師:「我非常喜歡《評雪辨蹤》,以前看蔡正仁張靜嫻老師現場,樂不可支,在我的《崑劇論集》書裡寫過【蔡氏三絕】,我心目中蔡老師的拿手除了《迎像哭像》《太白醉寫》,就是《評雪辨蹤》,我喜歡這種文雅的喜劇。」 「永恆時尚:盛夏」6月23日推出《潘巧雲、石秀、扈三娘》,傳統常以《金石盟》為劇名,結合傳統戲《翠屏...
Published 06/14/24
★★★歡迎點此寫電子小紙條給主持人,分享您對節目的感想。 時序進入六月天,同時也到了國光劇團夏季「永恆時尚:盛夏」公演時刻,這一季,安祈老師又為戲迷們安排了哪些既傳統又時尚新穎的好戲呢? 首週6月21日推出崑劇傳奇名作《長生殿》,講述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安祈老師整編劇本,為國光版小全本,由温宇航戲劇指導。温宇航、謝樂、鄒慈愛主演,此次演出不同於三年前演員組合,依舊給您相同感受的「愛」! 6月22日《火判》為火神搭救忠臣之子的故事,由劉育志主演。崑劇《評雪辨蹤》為宋朝呂蒙正故事,由温宇航、朱安麗主演。《復仇?報恩?—京崑伍子胥》盛鑑主演伍子胥,鄒慈愛飾鮑牧,凌嘉臨飾伍子,劉...
Published 06/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