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醫師穿梭於創造力天堂與憂鬱深淵的第一手觀察《躁鬱之心》
Listen now
Description
📖一本好書:《躁鬱之心:一位躁鬱症女精神醫師的回憶錄》 🎙本集來賓:心理師 盧美妏 📝本集重點: ▸ 作者凱‧傑米森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系教授,同時卻也是位躁鬱症患者,同時為醫病的雙重身份,幫助他更深入研究症狀在躁期、鬱期的情緒變化、行為轉變,以及藥物所帶來的治療發展。 ▸ 當今社會,大家對於精神疾病已有某種程度的理解與包容,更主張反歧視、反汙名化。當有精神、情緒、生理反應上反覆不定的變化,而且影響日常生活時,千萬不要排斥主動尋求與專業醫師聊聊天的機會,逐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解方。 ▸ 心理生病就像感冒,經過完善的照顧就會好起來。我們會上健身房鍛鍊身體、嘗試各種方式調理體質,心理也同樣需要被定期保養,常保感恩的心情、練習看見自己好的一面、多做讓自己開心的事情,提高心理的免疫力,就不容易讓症狀發作。 –✒ ✒ ✒– ∗ 每週四19:00上線全新兩集 ∗ 邀請您按下追蹤,持續關注最新節目 ∗ 也歡迎在Apple Podcast留下五星好評及您寶貴的建議,讓我們陪伴更多人「理性與感性」! ∗ 收聽《理性與感性》:https://www.ic975.com/pglink/#sense ∗ 異業合作洽詢:[email protected]
More Episodes
📖一本好書:《自由主義為什麼會失敗? 當代自由社會的陷阱、弊病與終結》 🎙本集來賓:主編 邱建智 📝本集重點: ▸ 作者派翠克.迪寧Patrick J. Deneen是偏向保守主義的學者。本書將焦點放在「自由主義上」,談論近一、二十年,美國左、右二派之間的對立,以及愈趨尖銳的衝突。 ▸ 自由民主在當代的台灣及歐美,已如同空氣般理所當然的存在,乍看是正向發展,然而作者一針見血地點出了自由主義體制衍伸出的社會問題,包括貧富差距擴大、人民不信任政府、家庭價值觀念薄弱等。 ▸...
Published 06/13/24
Published 06/13/24
📖一本好書:《一流精神科醫師的傾聽術:深入人心的全方位傾聽養成法》 🎙本集來賓:推薦人 吳佳璇 📝本集重點: ▸ 作者高橋和巳為精神科醫生,大學期間開始大腦生理學和腦功能的研究。目前於執業診所中除了服務病人外,也從事心理輔導師的培訓和個案督導工作。 ▸ 「傾聽」在心理諮商中是最基本的起頭,就像練武功的蹲馬步,但同時也是最困難的。心理師如何在傾聽過程中不插嘴,不影響傾訴方的情緒與感受,達到諮商的目的,因此作者強調「傾聽」值得更深入與更專業的訓練。 ▸...
Published 06/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