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詩歌|水田/吳晟
Listen now
Description
學童:「每一株作物,都能夠體會阮溫柔的感情,見證阮堅定的意志……」 吳晟:「在我的生命中,最懷念也最珍惜的就是我的家鄉—彰化溪州……」 路寒袖:「我人生有記憶就從大甲開始,大甲溪、鐵砧山還有大甲媽,對我來說都是鄉愁……」 康原:「我的家鄉是漢寶,現在到漢寶,樓房蓋起來,老一輩漸漸消逝……」 欣賞在地文學家的詩歌,感受故鄉的風景,邀請您與麗如作伙來找尋故鄉的詩歌…… 【作家吟詩】 水田(吳晟) 每一株作物 都能夠體會 阮溫柔的感情 見證阮堅定的意志 耐心等待消失的 可以全部都回來   敬拜上天 疼惜土地 感念祖先 阮是打拚的作田人   水草在游、田蛙在跳 魚蝦螃蟹在捉迷藏 泥鰍在鑽土 蜜蜂、蜻蜓、蝙蝠、螢火蟲 鳥仔從沒多遠的過去 飛了回來   回來啦!回來啦!作伙回來啦! 回來啦!回來啦!作伙回來呀! 回到這片水田田地!   水草,田蛙,作伙回來啦! 魚蝦,螃蟹,作伙回來啦! 蜜蜂,蜻蜓,蝙蝠,螢火蟲,作伙回來呀!   回來啦!回來啦!回來尚水的水田! 回來呀!回來呀!作伙回來呀! 【作家談詩】 麗如:吳晟老師的故鄉在彰化縣溪州鄉,除了寫詩、寫文章,也種田,「水田」這首詩描寫台灣水田的情景及農民的心情。讀這首詩讓我們深深體會農民對待農作物是那麼地用心與溫柔。 吳晟:在我的生活裡,自童年到老年,從未離開我的家鄉,也沒有離開家鄉的田園。長久以來,濁水溪灌溉孕育著彰化的水田,彰化有著最完善的水利系統,比交通網更為發達。記得以前,每一條水溝都是清澈見底。可惜的是,工商業發展後,汙水完全沒有管制,現在的彰化已經找不到一條乾淨的水圳。 學童:(讀詩)耐心等待消失的,可以全部都回來。敬拜上天,疼惜土地,感念祖先,阮是打拚的作田人…… 吳晟:對環境生態的汙染,雖然十分感慨,但是,我「不信自然喚不回」,台灣人什麼時候才能真正覺醒,真正體會自然環境的重要性!我經常呼籲大家趕快來種樹,種台灣原生樹種,推動台灣水田濕地的復育,不使用農藥,讓原生物種回到這片美麗的水田。讓「疼惜土地,友善耕種土地」成為台灣社會上普遍的一種觀念。 學童:(讀詩)蜜蜂,蜻蜓,蝙蝠,螢火蟲,作伙回來呀!回來啦!回來啦!回來尚水的水田!回來呀!回來呀!作伙回來呀! 《本段音樂採用吳金黛的台灣自然音樂「濕地小精靈」,作曲家以音樂寫出溼地小生命、飛鳥與美景,為長期遭到破壞的溼地請命,此曲與吳晟老師為水田濕地復育的理念不謀而合。》 【學童讀詩】 吳晟老師的國小母校-彰化縣溪州鄉成功國小 指導老師:莊典亮老師 朗誦學生:陳俊榕、宋至相、鄭義樺、張育修 #每周一更新 #台灣文學 #文學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為臺灣文學朗讀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Channel+精選頻道:https://bit.ly/3HgGgSW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More Episodes
吳念真...
Published 06/05/24
Published 06/05/24
李雲顥 1985年生於彰化。天蠍座。詩人、實習小說家。著有詩集《河與童》、《雙子星人預感》。曾獲梁實秋文學獎散文首獎、MasterCard萬事達卡無價情詩大賞、耕莘文學獎新詩首獎、吳濁流文藝獎新詩佳作、台北文學獎新詩佳作。作品入選萬事達卡情詩大賞、幼獅文藝「Youth Show」;小說曾獲磺溪文學獎,作品入選印刻文學「超新星」。 #每周一更新 #台灣文學 #文學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為臺灣文學朗讀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
Published 05/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