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演講綱要 1.章回小說《西 遊記》出現之前的故事源流:從話本《大唐三藏取經》到元雜劇《西遊記》出現 2.話本《大唐三藏取經詩》的荒野 3.元雜劇《西遊記》的異國 4.章回小說《西遊記》的異國 5.章回小說《西遊記》對其他章回小說的影響 6.清代舞台上的戲曲《西遊記》 、《金錢豹》《盜魂鈴》 7.戲曲對早期中國自製卡通《火燄山》 8.當代舞台上的戲曲《西遊記》 :《盤絲洞》《三打白骨精》
Published 07/13/17
演講綱要 1.關於使節與域外遊記 2.中俄第一個邊界條約是? 3.一趟徒勞無功的出使旅程: 張鵬翮(1649-1725)《奉使俄羅斯日記》1和錢良擇(1645-1710)《出塞紀略》簡介。 4.日誌中「異國情調」的書寫面向: → 各抒其情的獵奇之筆 → 行走塞外的風土剪影 → 水土不服的身心反應 → 中止前進,蒙古戰事掠影 5.《奉使俄羅斯日記》和《出塞紀略》中的書寫意義 → 既有「實景實寫」的文化考察內容,亦有「實景虛寫」的文化想像 → 明成組與金幼孜∕清康熙與張鵬翮 6.結語 → 鴉片戰爭以前的域外遊記,亦不容忽略。
Published 07/13/17
1858年的地獄中的奧爾菲斯以及1864年的美麗的海倫這兩部輕歌劇使奧芬巴赫在當時的音樂界一躍成名,可榮譽的背後卻是因為積勞成疾而日趨衰敗的身體。創作精力充沛的奧芬巴赫晚年時對自己的成就並不滿意,他有著更高的志向,他不想再寫輕歌劇,而渴望寫出一部不朽的名作,《霍夫曼的故事》正是這一意志的產物。然而,在即將完成時作曲家突然病逝,後由另一法國作曲家吉羅(Ernest Guiraud,1837年-1892年)替他續完。
Published 07/13/17
本書是關於馬可.波羅在中國的旅行紀實,記載中國當代元朝初年的政事、戰爭、宮廷秘聞、節日、游獵……,尤其還記述了元代大都的經濟文化、民情風俗以及各大城市與商埠的繁榮景況。而中國用煤、製鹽、印刷術、火藥及指南針等技術,在書中均有詳盡的介紹。透過此書,揭開了東方世界的神秘面紗,正式將地大物博、文教昌明的中國展示在世人面前。 此書問世後,打開了歐洲人對東方世界的眼界,因而促進了中西文化交流,也對之後新航路的開闢、地理大發現有著深遠的影響。
Published 07/13/17
異鄉行旅,在日本進入他們稱之為「近代化」的大改革所帶來的文化衝擊潰擊了整個社會架構之前,它往往是個遙不可及又危險的願望。步上旅途,旅人必須覺悟,這一步走出去很可能就是一條不歸路。既是如此,究竟是什麼讓人們滿懷憧憬出行? 「近代化」後,日本狂熱於追求西方文化,多數的文人學者被政府指派出國勘察,這種充滿國家意識的強制性的異鄉行旅,又與我們所認知的異鄉行旅悖離。在這個前提背景下,女性文人們是在何種動機之下行走異鄉? 而她們眼中所凝視的又是什麼? 這次將透過三個形態迴異的女性文人──林芙美子、岡本かの子、田村俊子來追溯「近代化」當下的女性文學,再連接現代女性文人山田詠美、多和田葉子的作品來審視日本女性文人的女遊思想。
Published 07/13/17
演講綱要 一.關於「旅行文學」 二.張承志學思歷程 三.作品分期與風格 四.《鮮花的廢墟──安達盧斯紀行》 1.英雄本質的追慕 2.深邃的文化行旅 3.細膩的感受與想像力 4.人道精神的反省 五.張承志的堅持與偏執 六.回到「旅行文學」的討論
Published 07/13/17
《呼蘭河傳》的書寫特色 1.記憶與生命之書:「時間」(在生命的晚年回憶童年)與「空間」(在南方的香港遙望北國) 2.「散化」的敘述與結構方式 3.敘述語調的自由轉換 4.具體真實的「生活感」 和豐富多彩畫面 5.高度的文學象徵性 6.「它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俗畫,一串淒婉歌謠。」(茅盾〈《呼蘭河傳》序〉)
Published 07/13/17
彌爾針對現代政府提出畫清政府權力的邊界,與洛克的《政府論》有著截然不同的意義。他的《論自由》被譽為「肯定人類個性不可泯滅的價值中,最優雅卻意義重大、影響最為深遠的宣言」,一直是政治哲學乃至人文思想領域內享譽至高的作品,雖然篇幅不大,卻是一部劃時代的思想巨著,它深化了啟蒙運動以來關於個人自由和政治自由的論述,集古典自由主義理論體系之大成,成為歷久不衰的經典之作。 本書清晰地闡明了自由主義的核心思想:個人只要在不傷害他人的範圍內,就應該擁有完全的思想自由、言論自由和個性自由(行動自由),而這一原則的實施,有賴於對政府及社會權力的界定和限制,這也正是本書最早的中譯者嚴復先生將其譯為「群己權界」的淵源所在,這種思考對每一個邁向現代社會的國家來說,仍然至關重要。 這部著作的要義可以概括為:只要不涉及他人的利害,個人就有完全的行動自由,其他人和社會都不得干涉;只有當自己的言行危害他人利益時,個人才應接受社會的強制性懲罰。1903年嚴復第一次把《論自由》引進中國,書名叫《群己權界論》。
Published 07/13/17
馬來西亞華人研究從前的母題是海外華人的認同問題,這一取向的研究無論以「華僑」(overseas Chinese)或「離散」(diaspora)的理論視野,基本上都是中華中心主義視角下的華人研究。同時,就研究範圍方面,也通常以市鎮及會館為主。 然而,隨著冷戰結束與大馬國族建構運動之底定,華人移民早已定居,正面臨著在地化及共享「一個馬來西亞」的族群論述。因此,前代中華中心主義立場已無法界定當今東南亞華人的研究。 本文以砂拉越古晉省石隆門縣新堯灣(Siniawan)為研究對象,藉由其附近比達友祖居地瑟冷布山成為聯邦文化遺產且展開活化計畫這一社會文化事實,觀察一個多種族的國家,其地方社會如何構成。 ...
Published 07/13/17
異域東風濕─ 談李商隱的一次桂林行
Published 07/13/17
本演講主要通過與黒澤明、小津安二郎等日本知名導演的比較來介紹三田洋次及其作品。再者, 以《黄昏清兵衛》為主,紹介其所拍攝的武士三部曲。《黄昏清兵衛》主要參照藤澤周平《黃昏清兵衛》《竹光始末》等著作拍攝而成,是部描寫低階武士的家庭與愛情的電影。該片成為2003年日本國內 最轟動的電影,橫掃日本大小影展,除囊括日本電影金像獎十二項大獎,所獲獎項共計五十個,並得到2004年奧斯卡外語片的提名。本演講擬透過對《黄昏清兵衛》這部電影的分析來討論一些江戶日本 與當代日本的問題。
Published 07/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