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漫畫曾經發生了甚麼事?台灣漫畫演進的前後因果!
Listen now
Description
有想過為什麼台灣漫畫,會是現今這個樣貌?漫畫稿費為什麼這樣低?整個漫畫產業無法跟日韓一樣發達?有因就有果,你能想像早期台灣漫畫也曾經有過好幾次榮景,這當中發生了甚麼事?這次我與日下棗老師一起受邀到台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參觀「記憶中的畫格世界─漫畫在臺灣特展」,由展覽了解到台灣漫畫從日治時期一直到現代的發展演進史,觀展完後與阿棗老師有許多想法,這一集就藉PODCAST來一起聊聊整個展區的規劃,還有我們倆的觀展心得。 其中提到的漫畫審查制自1966到1987年間實施。由國立編譯館負責審查,要求所有漫畫出版前都應送審。審查委員多以主觀的標準進行審查,因此造成漫畫家無所適從。由於時間成本不符,許多漫畫家紛紛棄筆改行。劉興欽改當發明家,范萬楠改從事出版業。 日本盜版漫畫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被引進並大量生產的。由於本土漫畫家流失,出版社取得日本漫畫,加以改編、塗改之後,送審,之後得以大量印刷,又加上讀者的喜愛,因此盜版日漫逐漸地成為台灣漫畫市場的主流。 我有錄製整個展場的導覽影片,無法過去的朋友們也可以藉由影片認識整個展的內容: https://youtu.be/q38Xa2v-OKA 特別感謝這次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小組的協助與導覽!! -------------------------------------------------------------------------------------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官網 https://www.nmth.gov.tw/ 「記憶中的畫格世界─漫畫在臺灣特展」介紹 https://www.nmth.gov.tw/exhibition?uid=127&pid=556 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小隊-臉書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NationalComicMuseum 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小隊-IG https://www.instagram.com/national_comic_museum/
More Episodes
探索漫畫創作者如何打造獨特IP,面對挑戰並創造無限商機!! 本集跟大家一起探討漫畫創作中品牌和IP經營的重要性,尤其在自媒體時代,漫畫家如何以自己的方式經營作品。卡米客工作室的seven與希齊分享了他們的經營模式,透過公司團隊合作,劃分專案企劃、獲取資金與內部創作和團隊管理,這種模式希望能在團隊合作中取得更好的成果,與台灣傳統創作者不同。...
Published 05/29/24
Published 05/29/24
常聽到駐村這個名稱,台灣也有很多申請駐村的管道,但要如何申請?又須具備什麼資格?這集PODCAST中,我們將與家葉長青老師聊聊他的駐村經驗以及最新作品《遺忘之神》。透過訪談,我們將了解長青老師如何透過漫畫,將台灣的神話故事和文化介紹給國際讀者,以及他在駐村期間與當地讀者和藝術家的互動,讓我們一起探索跨越文化和語言的藝術交流,以及漫畫如何成為傳遞文化和價值觀的有力工具。
Published 04/2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