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32.残酷的存量时代和投资光谱右移
Listen now
Description
🎤本期嘉宾: 南添@望岳投资创始人,私募投资经理 ⏯️本期简介: 好大哥南添老师返场,本期我们聊了聊投资光谱的右移。老南反复强调要尊重环境,寻找客观世界和主观判断的交集——这里才是仓位表达。 上一次他帮我找到了拷问基金经理的框架:从个人经历→市场观→投资观→投资方法。 这次他又帮我补上了一块重要拼图:复盘逐年行情下的思考和决策,梳理「来时路」。 和好大哥们聊天从来都是开心的,他们有种过来人的云淡风轻,也真心为你好。 所以,欢迎你收听本期节目。 此外,由于我们不可避免地谈到了一些具体标的,所以容我把风险提示和免责声明挪到前面。合规至上,理解万岁。 ⚠️播客中主持人和嘉宾提到的股票均不构成投资参考或建议,仅作交流之用。提到的基金业绩为三年以上公开数据并且不代表其未来表现,提到的投资回报来源拆分不等于基金产品实际收益。your money your decision. 依据或使用本播客内容所造成的后果由您独自承担。 🎯时间轴: 00:31 沪深300回到2020年,我不理解! 老南:复利变单利就是这么残酷,但关键是这种变化并非事实,而是大家的预期。 08:30 外资脚底抹油很正常,因为美联储给了5%+的无风险回报,比价效应太明显了。 10:04 过去20年的A股何尝不是在比价效应里吃亏呢? 13:06 本期重点!投资光谱的右移⭐️ 存量世界,现实世界和金融市场都会自发地向右迁徙,这是客观规律,但是也很残酷。 存量世界的通用法则——谁有现金流,谁赢。 23:43 一个观察角度:FCF/P=企业的票面,美债的票面是5%+ 企业的自由现金流/市值=现金流收益率 31:18 利率高位运行的逆风期,老南的应对思路—— 收缩品种,挑选那些在逆风期也能活下去的企业,存量环境真的很残酷。 40:21 光谱的左侧现在如何呢? 41:41 今年表现好几类资产和策略:微盘、量化、石油、黄金,挨个唠唠 48:27 本期重点!老南回顾来时路:2016年至今的行情复盘与反思⭐️ 49:06 2016年:三段论和竞争优势/供给侧改革 53:49 2017年:基本面投资/地产10倍 54:50 2018年:加仓扛熊市 / 健身 / 体系开源 / 走出去链接世界 58:52 2019年:跌停板的茅台 / 反弹 / 平淡 1:01:04 2020年:巨浪时刻 / 规模效应的来源 / 开通收益互换,去美股太平洋里游泳 / 对放水的力量没有概念 / 每天都想卖 / 投研范式的转变 / 金融泡沫与技术革命 / 摩德纳 1:26:59 2021年:完美开局 / 算不过来账了  / 深挖规模效应  / 意识到世界是非理性的  / 决定减仓  / 开始看宏观 1:42:36 2022年:俄乌战争和加息  / 对抽水的威力没有概念   / 更加尊重宏观 1:52:17 2023年:加息风暴中,挑选坚强的选手活下去 1:57:09 深刻理解「价本位」和「量本位」——这是两片土壤的底层价值观 2:01:56 长期回报率的构成⭐️ 📁本期内容相关资料: 下图本期节目我认为最重要的一张图!如果们用一个光谱「新技术/需求-产能-销量-营收-利润-现金流-股息」来观察股市的情绪变化就不难发现:增量时代,easy money的阶段,市场乐观地在意新点子、销量、营收;存量时代,市场悲观地只看能拿到多少股息?而股息来自现金。 02:19提到的单利债券和复利债券的区别,举个例子: 13:10提到的美股估值见底所使用的指标: 26:06提到的标普500的估值很明显,红色区域1970s~1980s年代的状态是:美债利率高,美股估值低。 而现在美债利率高,美股估值却并未大幅降低。so... 1:01:09提到的,老南第一次看到换电的场景,弯腰那个是老南,刘姥姥既视感(开
More Episodes
🎤本期嘉宾: 荣膺@华夏基金、吴光静@国泰君安期货 ⏯️本期简介: 今年聊了几期资产配置的话题嘛,我就想找一些小众的,没什么共识的另类资产。出于几点很朴素的判断吧: 一是人少的地方好。二来另类资产可能与其它资产的相关性较低,而对资产配置而言,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往组合里多加一些低相关性甚至负相关性的资产。三来我觉得播客天然适合小众资产,因为有足够长的时间去把这个事解释清楚,以及如果我能拿到一手资料,可以为后面再写这个话题的人提供很多素材。 我说下怎么关注到本期这个话题的,资产置,股、债、商,顺着前面的思路,我就想去找一些商品类资产,除了面基之前做过的黄金,民生牟一凌力推的资源股,还看了一些商...
Published 06/04/24
Published 06/04/24
🎤本期嘉宾: 春晓@「交易门」主理人,私募基金经理,「不觉春晓」主播 ⏯️本期简介: 本期嘉宾是我期待已久的一位前辈,春晓老师16年就开始在交易门上写量化交易的内容,可以说是国内最高一批关注量化的人,后来做了量化私募FOF。 春晓老师的老公,品哥,我也非常喜欢,找机会一定邀请来面基坐客。可以说,他们两口子活成了我向往的中年模样—— 学院派爱情,两人是高中同学,一起考上了北大,然后一直在做自己喜欢的事,而且生活在成都这种舒服的二线城市。啊,我太羡慕了。 我很喜欢他们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虽然都是金融行业的从业者,但是对整个行业都挺冷眼旁观的,有一种很明显的抽离感。我特别喜欢这种做派。包括成都,...
Published 05/2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