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60.个体出海见闻:钱没多赚到,但增加了对照组,更会生活了
Listen now
Description
🎤本期嘉宾: Alice@播客「今天被alice骂了没」主播 ⏯️本期简介: 在我们把日本作为对照组,频频一厢情愿对号入座的过程中,发现在内需不足的背景下,出海,对企业和个体而言,都是一条不错的新路。 从去年开始,出海主题成了股市的主线之一,大家筛选那些既有品牌和成本优势,又不像新能源汽车这种事关他国经济命脉的非重要性赛道。 而个体出海,我个人理解,图两样东西—— 要么赚到更高的收入,比如程序员,蓝领,占住中外沟通桥梁中某个关键节点,再比如找到一些结构性供需错配或者所谓信息差的机会点。 要么,换一个不同参数的环境,感受不同工作伦理,不同风景人文,不同生活方式。我始终认为这东西冷暖自知,相当见仁见智。当然,多个对照组一定是好事! 本期的嘉宾alice是是个非常雷厉风行的人,原来在互联网大厂的国际化部门,疫情期间去德国留学读研,工作,换赛道,现在在迪拜工作生活,接下来因为工作原因还要去美国小呆一段时间。 这次请她来聊聊个体出海,提桶跑路的见闻和感慨。因为原来在互联网工作,高基数的原因,她出海并没有在收入上比原来赚得更多,甚至还减少了。但是经验和体验都更富了,增加了很多对照组。包括应对生活和环境不确定性的能力,这很虚,但它非常重要,以为谁都不知道下一刻我们会跑入怎样的平行宇宙。 我问她后悔吗?她说不后悔,而且就算留在国内大厂搬砖,说不定也被裁了几次了。 总之,这期大家当八卦听就好,alice是个能量大的人,也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能量和新思路吧~ 欢迎大家收听本期节目。 🎯时间轴: 00:24引子,聊聊个体出海提桶跑路的见闻和感想 02:41内部转岗:争取在公司增速最快的盘子里呆着 04:35临阵磨枪3个月练英语冲雅思 08:01去德国留学,核心是便宜,德国对国际生不收学费 10:01不需要中介,全部自己申请,这个都需要中介帮忙,出去了可能也活不好 11:522020年初跑出去,坚定地出去。难是应该的,难才有机会。口罩期间都在德国。 13:53事前准备了100万,包括给爸妈留的生活费 16:12融入不进去,后来想通了,何必强求,在国内也不是主流人群啊。想通了就活开了。 20:44农耕文明 VS. 海洋文明 21:34在德国不能卷,多劳不多得,环境参数并不鼓励你努力奋斗,比如薪酬体系,税收体系。 理论每周工作时长不能超过8小时,加班需要申请,公司六点半断电断网锁大门。 一个完备的20㎡公寓,月租金小800欧。30:47越走出去,越发现自己真的是东亚人。但alice为这些东亚痕迹感到骄傲,应该展示出来,干嘛藏着掖着,这不是否定过去的自己嘛 32:56没有工作签证,在德国找工作很不容易 35:41对平权的看法:别跟我扯那些有的没的,我就看重薪资是否平等 38:21干了半年被裁员,要了n+3的补偿 41:27离开德国放下执念:为了税前5千多欧,我跟这拼什么劲啊!回国后继续去大厂找工作,要么岗位比原来低,要么领导比自己年轻 43:19内核稳定的优势:工作不理想?别人有眼无珠,关我什么事? 46:23工作原因,再次出海:日本,土耳其,迪拜三选一,最后选了迪拜 51:12迪拜见闻,没什么生活,没什么历史文化,一切都死贵死贵的 54:36迪拜是出海桥头堡,都是一帮一心搞钱的小年轻,也没是学历门槛 57:09聊聊出海的回报:相比之前在大厂,没有超额收益。但现在我过了35岁,也未必有之前赚得多。 58:22老了一定要回国 61:42alice:我对自己很严格,所以也超爱自己 63:17一些寻找海外工作机会的心得 6
More Episodes
🎤本期嘉宾: 季凯帆,网名老K,著有《解读基金》,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本期简介: 本期是一期串台节目,有知有行和季老师一起搞了个「合格基金持有人」的测试题。 季老师本职是天文学家,但同时也是中国最早的基金科普作者,他 2007 年出版的《解读基金》,咱爸咱妈要是买基金早的话,那肯定知道他的名字,这本书在当时可是人手一本。 季老师说过一句话「不求当个聪明投资者,只想做个合格持有人」,「面基」非常认可这一理念,以至于直接把它写进了节目介绍。 本期测试题就是想帮大家对什么是「合格的基金持有人」有个更好的体感,欢迎收听本期节目。 🏮合格基金持有人测评 ·...
Published 06/21/24
本期嘉宾: Nick@公众号「趋势动物」,全国楼市数据小程序「趋势动物...
Published 06/18/24
Published 06/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