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沒有快捷鍵》有兩個主題「職場」&「日常」,本集節目是「日常」系列 】 最近設計圈被 Figma Config 2023 炸開了 三大更新重點不僅徹底改變未來的設計流程,也改變了開發、協作的流程 站在未來和過去的風口,究竟 Figma 會把我們帶向什麼樣的未來? 本集相關資料 Config 2023 年會網站看看社群對這次更新的反應 Figma twitter推薦講座Leading through uncertainty: A design-led companyLeading through uncertainty: Navigating uncertaintyFigma like the prosWe Drew 30,000 icons in Figma and so can you ⏰ 每周日準時上線,記得鎖定 AAPD 和 No Shortcuts ! 想要更多?在這裡找我們吧: 📕 產品設計實戰課程:https://hahow.in/cr/uiux-figma...
Published 07/02/23
待在一個不重視設計的環境怎麼辦?只能離職嗎? 今天邀請悠識創辦人—理查哥 Richard 來聊聊他進入公司組織推動 UX 設計價值的方法與流程,並談到了為什麼他選擇創立悠識學院的願景,他所看到的困難與挑戰是什麼?在本集中,Richard 也提供了關於 UX 職涯建議,如果你對於設計成熟度低的環境中,對於職涯選擇和設計價值感到迷惘,相信走過 UX 這條路 20 年的 Richard 提供的建議,絕對能對你有很大的幫助! 本集重點 (03:00) 誤打誤撞進入 UX 領域 (06:03) 為整個業界環境做基礎教育 (10:25) 什麼是 UX coach? (12:37) 基層員工有辦法推動 UX 價值嗎? (16:07) 導入 UX 進入企業的第一步 (23:13) 推動 UX 價值遇到最大的挑戰 (26:11) 建立信任、推動改變的關鍵心態 (32:40) 治本之道:Design Ops (38:52) 研究?設計?UX 職涯到底要怎麼走 (45:43) 聽眾QA:「Richard 成立悠識的初衷」 (49:29) 來賓快捷鍵:「Why...
Published 06/25/23
【《沒有快捷鍵》有兩個主題「職場」&「日常」,本集節目是「日常」系列 】 為什麼設計師都很愛寫東西? 我們生活在一個面對面交談日益稀缺的時代,透過文字溝通越來越重要,甚至連和 AI 溝通都需要精準表達!今天 AAPD 電子報的負責人—Zoe 來和 Simon 聊聊「寫作」在他們生命中的意義,分享他們堅持寫作的收穫與成長。✨ ——————————————— ✦ 訂閱 AAPD 電子報 「我們認為,生活中有許多的創意靈感、頓悟時刻,是來自於那些再平凡不過的日常對話。」 本集相關資料 Simon 的文章Zoe 的文章為什麼要寫作?寫作對自己的 5 個幫助為什麼產品設計師那麼喜歡寫作? ⏰ 每周日準時上線,記得鎖定 AAPD 和 No Shortcuts ! 想要更多?在這裡找我們吧: 📕 產品設計實戰課程:https://hahow.in/cr/uiux-figma 💬 留言給我們:https://open.firstory.me/user/noshortcuts/comments 👋🏻 寫信投稿提問:[email protected]...
Published 06/18/23
【《沒有快捷鍵》有兩個主題「職場」&「日常」,本集節目是「職場」系列 】 Freddy 是累積 150+ 萬次下載數的「Bus+」產品設計師,一路都在創業路上的他,是如何在資源非常有限的情況下做出產品?他明明可以到大公司,卻選擇持續待在新創,從他談論親手打造的產品時所散發的熱情,便能輕易理解這個決定,而這個熱情便是身為產品設計師最珍貴的初心。馬上收聽本集的精彩故事! ——————————————— ✦ 訂閱 AAPD 電子報 「我們認為,生活中有許多的創意靈感、頓悟時刻,是來自於那些再平凡不過的日常對話。」 本集重點 (02:34) 打造「Bus+」APP 的原因 (05:22) 一人設計師最大的困難與學習 (07:42) 沒有資源時如何做設計決策 (15:36) 為什麼選擇待在新創環境? (18:26) 建立設計文件的時機點 (21:25) 創業學到最寶貴的經驗 (27:12) 不過度積極的工作哲學 (29:24) 身為創辦人和產品設計師的人生火花 (38:45) 來賓快捷鍵:「理解對方」 來賓相關資料 Freddy 的...
Published 06/11/23
【《沒有快捷鍵》有兩個主題「職場」&「日常」,本集節目是「日常」系列 】 這是一個最自由的時代 我們可以成為自己的媒體,向眾人展示「自己」這個品牌 Simon 和 Kat 都成功在台灣設計界經營起個人品牌 他們這集將分享走自媒體之路時,是什麼心態讓他們成功並能長久經營? 馬上收聽本集節目! 本集相關資料 Kat 經營的 Instagram|重構閱讀Simon 個人的 Medium輸出的方式:漢堡理論 、ORID 框架、多種輸出方式《沒有快捷鍵》 S2EP3 Kat 聊聊在 iCHEF 如何進行交付商業思維學院 ⏰ 每周日準時上線,記得鎖定 AAPD 和 No Shortcuts ! 想要更多?在這裡找我們吧: 📕 產品設計實戰課程:https://hahow.in/cr/uiux-figma 💬 留言給我們:https://open.firstory.me/user/noshortcuts/comments 👋🏻 寫信投稿提問:[email protected] 🧠...
Published 06/04/23
【《沒有快捷鍵》有兩個主題「職場」&「日常」,本集節目是「職場」系列 】 想成為設計師卻沒有實戰經驗嗎? 本集節目邀請到「Aha!雙北女子」,他們在去年 Unblock 舉辦的「獨角獸設計師養成計劃」從將近 70 組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贏得評審青睞,獲得第二名的榮耀!這樣的成績遠遠超乎他們當時的預期,他們將聊聊在比賽中的致勝關鍵,以及在這場旅程中的升級打怪之路,一起來進入他們精神時光的冒險中吧! (本集 Unblock 沒有贊助 X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Emma 講座 《未竟之路:從讀古文到 UI/UX,非本科系轉職的挑戰與解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集重點 02:16 歡迎來賓 Nelly、Zoe、Elisa! 05:40 參加設計競賽的初心 07:38 如何挑選團隊成員才能發揮最大價值? 09:32 挑戰快速在短時間內建立團隊默契 13:30 挑選產品題目的策略 17:29 遇到的挑戰與克服 20:00 成功脫穎而出的關鍵 22:49...
Published 05/28/23
【《沒有快捷鍵》有兩個主題「職場」&「日常」,本集節目是「日常」系列 】 你總是想做到最好而感到焦慮嗎?在行動前,腦海中總是會浮現對美好結果的想像,然而最常發生的故事是:為了達到根本不可能的目標而感到深深的挫敗,不斷的否定內耗了自己。 Meta 的企業文化第一條是「Move Fast」—今天能做到就不要等到下週再開始,做完永遠比做完美更好!設計產品時,我們深知 MVP 與反饋、迭代的重要,如果把 MVP 運用在人生上會怎樣呢? 本集相關資料 文章|生活太忙碌時,給自己一段休耕期吧Podcast|設計遊牧 Dastion 在準備作品集和面試稿時都在聽的節目Podcast|曼報Podcast|下一本讀什麼 ⏰ 每周日準時上線,記得鎖定 AAPD 和 No Shortcuts ! 想要更多?在這裡找我們吧: 📕 產品設計實戰課程:https://hahow.in/cr/uiux-figma 💬 留言給我們:https://open.firstory.me/user/noshortcuts/comments 👋🏻...
Published 05/21/23
你總是在面試後收到感謝信嗎?有時甚至在面試當下,就已經感受到面試官對你沒興趣了,到底問題出在哪? 今天很開心邀請到設計遊牧的 Jasmine 和新雅一起來聊聊,他們在兇猛的美國職場歷經了千錘百鍊的面試經驗,提煉出最實用的秘訣,告訴你面試官最想聽到的是什麼,讓你在他的心裡印象深刻。 —————— ✦ 千人報名的《用產品思維做 UI 設計的 3 個心法 》講座回放影片 🔗  https://pse.is/4xwea4 ✦ 40 天 UI 設計線上實戰營 🔗 https://pse.is/4x37fk —————— 節目重點 00:00 歡迎來賓 Jasmine 和新雅! 03:51 美國求職策略大不同,刷存感很重要 13:33 網站作品集的重點到底要放哪裡? 19:03 用一個爛事去講述一個好聽的故事 26:20 如何找到符合自我定位的職位 34:09 海外求職的研究員求職條件有多嚴苛? 38:34 我就爛!如何面對持續被拒絕的低潮 45:57 美國科技巨頭超複雜的面試流程 54:17 聽眾QA:「面試官明顯對我的回答沒興趣怎麼辦」...
Published 05/14/23
最近 Simon 的電腦螢幕壞了,靠電腦吃飯的設計師生產力瞬間下降許多 剛好順便來聊一下日常使用的工具有哪些 分享提高生產力的小秘訣 你有沒有一些愛不釋手的工具呢?歡迎和我們分享! 🙌🏼 ✦ 本集聽眾 QA:「上班很痛苦,要不要離職?」 本集相關資料 超多實用的軟體訂閱服務 Setapp |透過此連結可免費試用 1 個月|專注旅人產品開發日記瀏覽器 Arc截圖工具 CleanShot X快捷鍵工具 Raycast錄影即時上傳 Loom更多有趣的工具 Product Hunt書籍推薦 《獨立工作者,現在開始為自己工作》 ⏰ 每周日準時上線,記得鎖定 AAPD 和 No Shortcuts ! 🎧 收聽節目:https://linktr.ee/noshortcuts 想要更多?在這裡找我們吧: 📕 產品設計實戰課程:https://hahow.in/cr/uiux-figma 💬 留言給我們:https://open.firstory.me/user/noshortcuts/comments 👋🏻 寫信投稿提問:[email protected] 🧠...
Published 05/07/23
最近又到了畢業求職潮,空氣中充滿著各種作品集教學 總能若有似無的嗅出一些套路的味道 如何在千篇一律的軀殼中注入自己的靈魂? 面試官在看作品集時,真正想看到的究竟是什麼? 這集我們邀請到 KK Company 的 Experience Design AVP — Mark 他會分享在招募時最想看到的內容,還有最喜歡的人才特質 希望大家都能做出滿載著獨特靈魂的作品集 —————— ✦ 免費線上講座 《用產品思維做 UI 設計的 3 個心法講座 》 x 《實戰營說明會》 🔗 說明會報名頁 https://pse.is/4x688y ✦ KK company 職缺資訊 —————— 節目重點 (01:38) 歡迎來賓 Mark! (03:13) 探索與跟隨內心的職涯:從電機到設計再到 PM 又轉回做設計主管 (17:55) 都是文字的履歷,也要想辦法展現個人特質! (19:51) 兩分鐘定生死!如何帶給面試官深刻的初次印象 (20:55) 使用套版網站會被扣分嗎?要注意的魔鬼小細節 (24:12)...
Published 04/30/23
嗨!這系列是一個新的嘗試 想和大家閒聊嗑瓜談日常 主要會和 AAPD 的團隊夥伴來一起聊聊 【本系列和訪談節目是分開隔週上線喔!】 - 本集介紹 這一陣子最火紅的話題肯是 AI 了 掀起各行各業的恐慌,到開始漸漸滲透入我們的日常 作為一個產品設計師來說,還在摸索與它和平共處的道路中 心中帶著一些疑惑來聊聊這個話題 結果又不小心越聊越正經 本集提到的資料 AI 生成的 UI 設計工具 AI 設計稿生成 builder.io主打可以上傳 wireframe 生成設計稿 uizard.io在 Figma 中自動給予下一步的建議 Genius用文字生成 UI 畫面 usegalileo.ai相關討論文章 The Future of Product Design – Top Predictions Around AI, VUI, Design Process, and MoreAI 浪尖上的設計師,會有什麼影響?AI 時代,設計師的價值不再是「做設計」裁員半數原畫師 ⏰ 每周日準時上線,記得鎖定 AAPD 和 No Shortcuts !...
Published 04/23/23
《沒有快捷鍵》第三季來囉 ✨ 這一季中,我們希望能陪伴聽眾,一起走過產品設計師的成長路上風景, 從如何起步、累積經驗,到後來漸漸成為資深設計師的旅途 那我們就出發吧! — 第一步,首先要成產品設計師!入門路徑百百種,有的人試著自學零成本轉職成功,也有的人選擇上 bootcamp 在短時間內拼出一條路;而賭注最大的,就是直接出國留學了吧!肯定許多人心中無限嚮往,卻在和現實的拉扯中陷入了迷惘。 本集節目邀請的來賓 — Olivia 曾經是一位多益沒考到 300 分的工業設計師,後來的他從美國十大名校畢業,目前在美國擔任 Senior UX Designer。是什麼因素讓他決定把自己逼到沒有退路,毅然踏上尋夢之旅?一起來聽聽他的精彩旅程吧! 節目重點 (01:07) 歡迎來賓 Olivia! 一到美國工作就遇到 covid (02:50) 被台灣職場嚇到跑去美國求學轉職 (09:23)英文從小爛到大,居然成功考上美國前十名校 (13:13) 準備英文和作品集蠟燭兩頭燒,應該要如何配速? (14:00) 美國產品設計系都在學什麼?選校指標居然是這個!...
Published 04/16/23
薪水=你的價值? 年底到了,許多人正準備著尋覓下一份更適合自己的工作,理所當然的期盼著工作越換越好,薪水越換越多,而公司願意支付給你多少薪水,也代表了他們認為你能夠為組織帶來多少價值,該如何評估自己的合理價值呢?面對談判薪水的階段時,該運用什麼策略以達到自己的期望?薪水重要,卻不是最重要,除了薪水之外,還有哪些值得衡量的面向呢? 這集節目我們邀請到了設計界的前輩:四神湯的 Shandy 和威勳來和大家一起聊聊,話題從身為設計師如何展現自我價值,到海外工作的薪資結構和生活成本。本季最終回,用歡樂的談話陪伴大家新的開始! 來賓相關資料 威勳 的 LinkedIn威勳 的 MediumShandy 的 LinkedInShandy 的 Medium 來賓提到的資料 四神湯 discord開放平台:開放設計資源資料庫《FBI 談判協商術》市場行情網站:HiredLevels.fyiGlassdoorSalary.design 本集重點 (00:02:28) 歡迎來賓 Shandy 和威勳! (00:03:48) 要如何衡量及展現設計師的價值? ...
Published 12/18/22
「有 93% 的企業主表示軟實力將是他們決定最後要雇用誰的關鍵因素」這集我們來聊聊身為一個設計師需要具備的軟實力有哪些。隨著產品設計產業的成熟和演進,設計師角色的定位變得能夠在產品的前期參與策略和決策的過程。所以設計師在能力的要求上也會不僅僅是要達到有好的專業技能,同時也要兼具許多的「軟實力」來幫助自己更好的推進設計方案,並且在團隊中產生影響力。 這集節目我們邀請到了兩位來賓 Yuki 和 Blair 來和大家分享他們的經驗,他們是如何透過提高軟實力成為更成功的設計師! 來賓相關資料 Yuki 的 FacebookBlair 的 YouTube 頻道 來賓提到的資料 方格子|知識分享與交流平台Blair 的 IG|分享在國外職場超好用的單字片語Unblock 的溝通三部曲Notion|好用的筆記產品Figjam|數位白板工具 本集重點 (00:02:28) 歡迎來賓 Yuki 和 Blair! (00:03:45) 設計師都在設計嗎?越資深越碰不到設計? (00:06:30) 對設計師來說軟實力是什麼?要如何測量? (00:13:58)...
Published 12/11/22
設計師與 PM 的關係是一種雙向關係,雙方都是為了做出更好的產品而努力,然而由於這兩個角色在職能上和產品專注面向的不同,思考的角度也很不一樣。在戰場上,設計和工程希望一個能夠擋刀擋箭擋隕石的金剛 PM,老闆和客戶希望 PM 像奇異博士一樣自由掌控時間,創造無限大的空間,PM 在多方角力夾擊下如何帶領團隊團結一心? 這集邀請到 Ginger 和 Jacob 分別代表著 PM 和設計師的角度來聊一聊合作經驗,透過了解 PM 這個角色的目標和難題,期待未來在設計和產品管理之間找出平衡並一起打造理想的產品。 來賓相關資料 Ginger 野薑設計工作室創辦人Jacob 的 Podcast 虎爛台 本集提到的資料 隕石開發瀑布開發敏捷開發敏捷研究 本集重點 (00:02:23) 歡迎來賓 Ginger 和 Jacob! (00:03:42) 為什麼不能直接設計?專案、產品管理存在的理由 (00:06:20) PM 的主要職責?PM 和設計的工作範圍該如何切分?不要讓頭銜決定你的思考界限! (00:14:02) 怎樣能算是一個「好的 PM」? (00:16:08)...
Published 12/04/22
「為什麼和我學到的不一樣?」在學習產品設計與開發時,認識到產品設計流程和思考架構的理論知識,但在現實工作的場景中,往往因為許多資源上的限制必須要捨棄掉理想的設計流程,沒有做到「標準」的設計流程就無法做出完美的產品嗎?在產品初期,為了避免一下子投入過多的資源,常常使用最小可行的方案(MVP)驗證想法,而在使用 MVP 時又該如何兼顧良好的體驗呢? 這集節目邀請到的 Vic 和 Lynn 來和大家分享他們過往的經驗,如何在理想設計和 MVP 中取得平衡! 來賓相關資料 Vic 的 LinkedInLynn 的 LinkedIn 來賓提到的資料 產品設計框架雙鑽石模型Vic 分享最常使用的設計思考方法|同理 Empathize| 訪談 Interviews 脈絡訪查 Contextual inquiry 角色扮演 Role-playing 出聲思維法 Think aloud |定義 Define| How Might We Rose, Thorn, and Buds |構思 Ideate| 瘋狂 8 格 Crazy 8 |Prototype &...
Published 11/27/22
不管是已經成為設計師,或是正在準備轉職的你,一定都曾苦惱過「我應該選擇什麼樣的公司?」小公司 vs 大公司、顧問接案 vs 自有產品,以及產業類別等等,世界上有超過一百過個職缺,不可能每個都一一嘗試。於是在深夜獨自爬文,換了一次又一次的關鍵字,試圖在別人的故事中找到黃金解法,然而在大部分的時間裡,只能找到更多的疑問和焦慮。那該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呢? 雖然如何做出對的選擇不見得有所謂的標準答案,但這集節目邀請到了 Minyu 和 Janice,來和大家分享關於過去在求職或轉換職涯的過程中,如何做出心中「正確」的選擇。 來賓相關資料 Minyu 的 LinkedInMinyu 的 portfolioJanice 的 Facebook 來賓提到的資料 匿名職場情報 Blind職場情報 Glassdoor職場情報 求職天眼通找 Minyu 當 mentor 本集重點 (00:02:12) 歡迎來賓 Minyu 和 Janice! (00:10:30) 選擇公司時,影響的因素有哪些? (00:15:18) 如何知道自己適合的公司類型?給新鮮人的建議...
Published 11/20/22
才剛迎來秋天舒爽宜人的氣溫,還來不及享受這份悠閒舒適,心情已隨著世界各處正在經歷的大裁員時代,邁入凜冬。也許,在這波亂流中,有些新的機會正在悄悄出現,幾年後回過頭才發現,原來當時是塞翁失馬,只要將自己隨時準備好,春天再遲終究會到。這集將目光看向未來,聊聊尋找工作時的準備與規劃、面試時有什麼樣的策略以及心態上如何調整。 盼望在寒氣中帶來一些暖流,陪伴正在尋找工作機會的你! 來賓相關資料 Lori 的 LinkedInEden 的 LinkedIn 來賓提到的資料 在 APDList 上找 Lori 諮詢Eden日本代購Lori 提到的英國求職平台 Otta 本集重點 (00:02:16) 歡迎來賓 Lori 和 Eden! (00:05:47) 如何提高履歷被看見的機會?經營個人形象大大加分! (00:22:40) 如何做個人作品集?新手設計師履歷的重點是展現「潛力」 (00:27:49) 面試前的準備功課,如何成為避雷大師 (00:34:01) 國內/國外的面試流程哪裡不同?小心「聊聊」陷阱! (00:45:24)...
Published 11/13/22
終於成為 UX/UI 設計師!⋯⋯然後呢? 學習過程中所理解的理論知識和實際工作的內容可能還是會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剛入行時常常會因為不熟悉工作流程或合作方式而感到非常挫折。你要怎麼面對利益關係人和同事的質疑呢?把握黃金試用期,打敗冒牌者症候群,一步一步成為有名有實的產品設計師。 今天的來賓 Zoe, Jarvis, Stephanie 各自在不同的設計職涯階段,但同樣是以新人的樣貌進入一個新的環境,他們將分享菜鳥實戰第一現場,有什麼樣的小技巧來幫助自己快速上手工作流程,並且慢慢在團隊組織中發揮價值和影響力! 來賓相關資料 Zoe 的 MatterStephanie 的 MediumJarvis 的 LinkedIn 來賓提到的資料 Prodigi 業界設計師帶你做產品(限定:澳洲的大學生)平面設計、工業設計、建築設計轉UX的作品集該怎麼做? 本集重點 (00:02:33) 歡迎來賓 Zoe、Jarvis、Stephanie (00:05:08) 初次進到 UI/UX 工作領域,與幻想有落差嗎? (00:07:50)...
Published 11/06/22
你總是給工程師用不到的文件?工程師要的你都沒有給? 在打造產品的過程當中,設計師和工程師的協作關係一直都是非常密不可分的,也唯有彼此的緊密合作才能創造最佳的使用體驗。但是設計師的創意腦和工程師的邏輯腦是兩種不種的思考機制,因此常常會由於彼此在工作中所著重的面向不同,而產生溝通上的挑戰與彼此不理解,最終演變成「設計一時爽,開發火葬場」,而要如何避免這樣的情況呢? 這集節目邀請到了三位來賓 Kat、 Jill 和 Hanyu ,一起來聊聊他們是如何和工程師協作,過程中有什麼小訣竅和心得,最終工程設計一起攜手開發出良好體驗的產品! 來賓相關資料 Kat 的 LinkedInJill 的 LinkedInHanyu 的 LinkedIn 來賓提到的資料 WOO Network野薑設計官網互動設計工具 Principle製作動畫工具 Lottie程式碼效果 CodePen製作圖表的程式碼 Chart.js版本控制工具 Github專案文件管理工具 Confluence免費學習程式平台 Codecademy 本集重點 (00:02:33)...
Published 10/30/22
相信許多設計師在進行產品設計時的常常會遇到一個痛點,就是不知道什麼樣的設計是好是壞,推出之後是否能夠真正為產品或使用者帶來價值,因此在產品開發的過程中,許多團隊也開始導入不同的研究方式來驗證與衡量設計,讓我們的設計決策變得更加精準。 這集邀請到了兩位來賓 Tim 和 Doppler 來分享他們過往的經驗,他們是如何透過使用者研究和 A/B 測試來驗證設計,讓做出來的產品可以真正受使用者喜愛。研究除了能為使用者帶來價值之外,還能為自己的作品集加分、向公司爭取資源、化解部門的紛爭、替公司節省開發成本。 歡迎收聽本集節目,一起拋開通靈之術,了解使用者研究和 A/B 測試,拿下設計的話語權! 來賓相關資料 Tim 的 LinkedInDoppler 的 LinkedInDoppler 的 Medium 來賓提到的資料 Tim 與妻子的國外生活分享 林小姐與提姆的日常特斯拉租車體驗 USPACE客群分流工具 Cloud AutoML 本集重點 (00:01:37) 歡迎來賓 Tim 和 Doppler (00:04:12)...
Published 10/23/22
✨「沒有快捷鍵」第二季回來了,這季節目將聚焦在產品設計領域和職場中會遇到的真實情境與挑戰,透過邀請不同背景與經驗的來賓們,來進行一場深度的交流與對話,讓多元的觀點和想法進行有趣的碰撞,並且和聽眾們一起探索產品設計職涯的可能性與下一步!! 而第一集的主題是「一人設計師」,由於在臺灣中小企業、新創公司佔大多數,也因此造就了許多一人設計師環境,也就沒有同儕前輩和比較的對象、也沒有人跟你聊職涯成長,這時候要如何善用資源,讓自己成長來適應工作強度、甚至創造設計價值提高影響力呢? 這集邀請 Abby 和 Charlie 分享他們在一人設計師的環境中,一路走過無邊無涯的自學焦慮,到為自己打造職涯的成長路徑,一步一步朝理想中的設計人生前進。他們同時也分享了在面對高壓、孤獨、精疲力盡的時候,該如何適度「放棄」,調整心態,讓自己可以面對人生的風雨和困難。如果你也正在迷惘中孤軍奮戰,相信透過這集的分享,能夠帶給你許多收穫! 來賓相關資料 Charlie 的 MediumAbby 的 Medium 來賓提到的資料 ProtoPie 原型製作工具Friends of Figma...
Published 10/16/22
本集節目邀請到畢業於資訊工程學系,先後任職於 Plurk(噗浪)、Mozilla、Amazon 擔任全端網頁工程師 Mimin,曾待過小至十人的新創,也蹲過大至十萬人的跨國企業;做過後端、 Web 前端,也做過全端的他,究竟是什麼因緣際會讓他決定在 2018 年加入 Google 擔任Senior UX Engineer ( 使用者經驗工程師 ),讓 UX 領域成為他工作的核心!一起來聽聽看吧! 本集節目的知識點含量很多,Mimin 將會與我們分享在 Google 擔任 UX 工程師工作日常、團隊合作和職涯規劃,如果你對設計及工程很興趣,想要用技術去解決產品的問題,並在設計與工程中間扮演橋樑的角色,那你千萬別錯過這集節目! Mimin的相關連結 Google 的 UX Engineer( 使用者經驗工程師 )在做什麼?如何成為 UX Engineer? 本集重點 (00:01:13) 來賓自我介紹 ——— 歡迎在 Google 擔任 UX Engineer 的 Mimin! (00:06:20) 從職位定義、工作內容和角色定位分享在台灣鮮少見的 UX...
Published 05/15/22
這集節目邀請到了在日本設計職場深耕多年的夏音(Natsune)來跟大家分享她的職涯經歷,她的經驗非常豐富,從網頁設計、UI 設計到架構規劃師和顧問,小公司和大企業都經歷過,也帶領過好幾人的設計團隊。這集的主題會圍繞在在日本職場的心得感想、設計文化與風氣,如何跟日本客戶溝通合作、設計流程的差異等等。 相信這集的分享會對許多聽眾有所幫助!如果對日本設計工作感到好奇,這集就一定要聽下去囉! 夏音的相關連結 設計師的憤怒——分享日本的專案設計流程2022轉職新趨勢丨台灣女孩在日本,從加班社畜到亞馬遜高薪延攬丨與頂尖設計師合作的秘密丨陳思婷丨UI/UX丨使用者介面丨Freelancer 本集重點 (00:01:11) 來賓介紹——歡迎夏音! (00:02:54) 畢業於日本多摩美術大學情報設計研究所的夏音,在 IT 公司 teamLab 擔任網頁設計師所負責的工作內容有哪些?有參與到策展的部分嗎? (00:06:30) 從第一份網頁設計師的工作,後來轉職去顧問公司 Goodpatch 專做 UI 設計師的原因? (00:14:55)...
Published 05/01/22
這集節目我們邀請到了在台灣曾在跨國企業(IBM, Garmin)工作的資深 UX 設計師 Muse,她致力於創造數位產品設計體驗,現居住於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並任職於德國的自行車公司 Canyon。Muse 時常在 Medium 上分享使用者體驗的相關知識,希望將自己的經驗和觀察分享給更多人。 這次她要來與我們聊聊在歐洲求職的經驗,以及在面試前的準備,包含求職策略以及要如何有效率的溝通,如果你正在開始準備面試作品集、甚至有在思考海外職涯,那你千萬不要錯過這集節目! Podcast 裡提到的主題相關文章 設計職三刀流:除了當Manager,UIUX Designer 還有哪些 Career Path?關於提問的技巧 - 如何把問題問對、問好? Muse 寫過的文章主題 歐洲 UX Design 求職(上):最難的挑戰是英文能力?給想踏入 UIUX 產業學生的一封信 章節重點 (00:01:03) 來賓介紹——歡迎 Muse! (00:03:28) 在偏顧問策略公司的 IBM 擔任 UI/UX 設計師的工作項目與內容有哪些? (00:08:53) 後來到...
Published 04/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