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线下讲座《极致的光影和色彩》  时间:周日12:00~12:50  地点:北京国际摄影器材博览会 早安,我是叶梓,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2297天。 熟悉我的同学可能知道我在抖音上做直播的时候,主要是讲手机摄影课,有很多同学就会在课上问老师说:我应该去买什么样的手机?应该换什么样的手机?什么型号、什么品牌比较好?每到这个时候我就会在讲完课的时候给出一个观点,我说北宋的大文学家陈师道他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他说“善书者不择纸笔,妙在心,手不在物也。”什么意思呢?就是善于写作的人,他不管什么烂纸什么烂笔,他都能写出传世文章,这个文章的好坏和纸笔没有关系。他的后两句是解释他的第一句的观点,他说“妙在心手,不在物也”,意思就是艺术之美、作品之美,它美在审美——就是心,以及手——就是技巧,而不在于你去创作这个作品的工具。“妙在心手,不在物也”,你看,说得多好啊。 图片来源:pixabay.com 但是有一天我在讲这句话的时候,有一位网友就提出了质疑说:你敢说手机拍的比相机拍的还好吗?你看,遇到这样的挑战,你会怎么去回答呢?你会认同他的观点吗?那我来说说我的看法。 首先我们把摄影器材分...
Published 05/10/24
加入摄影早自习群,请加微信:nihaoyelaoshi(暗号:喜马拉雅) 你好,我是叶梓,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2294天. 五一假期大家去拍什么好东西了吗?我也出去露了个营,和家人一起拍了不少喜欢的照片,今天就就着其中两三张我用手机拍的长城来给大家讲讲一个摄影中的核心观念:用光。 ©...
Published 05/10/24
加入摄影早自习群,请加微信:nihaoyelaoshi(暗号:喜马拉雅) 早安,我是叶梓。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2283天。 昨天我们谈到审美的敏感力和钝感力的问题,今天我们就继续延续这个话题。昨天我们有谈到我和我媳妇的审美敏感力是通过长期学绘画来培养的,我们就经常见到一些同学的提问说:老师,我为了学好摄影,要不要学习绘画呢? Photo by Samuel Castro on...
Published 05/07/24
加入摄影早自习群,请加微信:nihaoyelaoshi(暗号:喜马拉雅) 早安,我是叶梓,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2292天。上 周很忙,忙得连觉都没得睡,所以一直没有录早自习,很久没见,甚是想念。那么我们现在来继续每天学一点摄影的知识,或者说是分享一点我关于摄影的感想。 © 叶梓 在和朋友们一起聊天的时候,我们发现我和我的妻子有一个现象,就是我们经常会赞叹某些东西的美,即便那些东西很小,比如说墙根的一小束野花,即便那个野花的周围都是泥土,或者就是一个墙面本身的颜色好看,或者是一块天空好看,我们都会由衷的感叹它好好看啊。然后我们的朋友就发出抗议,说哪儿好好看了?你们讲话也太夸张了,是不是?这种事情发生太多次了,以至于我们有的时候也在自己去思考这里面到底有什么差别。我们的朋友把它归结为南北方差异,他说北方人讲话通常没有那么夸张,你们南方就喜欢好好看、好好吃,喜欢用这种特别夸张的词汇。 ©...
Published 04/30/24
大家好,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2291天,我是咔图摄影教育中心的讲师李明。 上期跟大家分享了一点我对空镜头的看法,很多人都很喜欢,我今天就再补充一点,把我了解到的空镜头的用法分享给大家。上期我讲了空镜头一般的用法就是用于叙事、抒情、气氛营造、承上启下几种用途。还讲了空镜头在视频方面、在组照方面用了很多,尤其是大家常见的视频上。我经常参与一些视频的拍摄,像导演拍完人物的镜头后,总会交代摄影师再多拍一些需要的空镜,甚至有些时候是要求越多越好。因为空镜头在后期剪辑非常好用,你很多片子它有分镜,但是分镜拍着拍着最终它会是变的,它会跟着内容变的,而如果有适合的足够多的空镜,后期补救就会容易很多。但是在拍照中就有区分了,今天我就分使用场景跟大家聊一下空镜的拍摄。 © 李明 一般如果是有布置的大型活动,都会要求摄影师必须在活动开始前就要提前一些到场,拍点没有人的空镜,让人看到活动主办方细节的用心,看到这个场面的宏大,看到现场这种整齐的摆设,给人一种仪式感、期待感,甚至是一种虚席以待的感觉。 ©...
Published 04/30/24
加入摄影早自习群,请加微信:nihaoyelaoshi(暗号:喜马拉雅) 早安,我是叶梓,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2290天。 我拍摄李杜宇的照片 © 叶梓 尹小毅同学在前两天我发的一份我拍我媳妇的略带模糊的人像照片后留言,她说我拍了同类型的照片,我媳妇说虚成这个样子会不会拍照?冷暴力加白眼,老师有没有哄媳妇儿这方面的经验? © 叶梓 这个问题问的特别好,我们拍照有不同的目的,有的时候目的之间是有些冲突的。比如说有的照片是给自己看的,自己喜欢就好;有的照片是给别人看的,别人喜欢才是最终目的;还有一种照片是给甲方爸爸看的,所谓的商业片啊,这照片要卖钱的,肯定是以甲方为主要的判断的依据。如果这三个目的混淆在一起,那么就可能会出现各种拍摄上的纠结。 使用OPPO为抖音学员拍摄的颐和园下午茶 ©...
Published 04/30/24
早安,我是晏飞,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2289天。 今天早自习想介绍一种我们街拍的时候特别常用到的一种构图方式,叫做陷阱式构图。什么意思呢?比如说你看到一个特别好的场景,就是什么构图、光线、色彩你都觉得很完美,但独独可能就缺少了一个主角。那这个时候我们可能就会选择在这蹲守,就拿着相机一直对着它进行构图,等到这个主角的出现。这就好像是我们布置一个陷阱等着猎物出现一样的感觉,所以它叫陷阱式构图。具体我来给大家举两个拍摄的例子吧。 ©...
Published 04/29/24
加入摄影早自习群,请加微信:nihaoyelaoshi(暗号:喜马拉雅) 早安,我是叶梓,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2288天。 “7”同学又来提了一个问题,他说想请教一下,经常在评论区见到一个镜头的解析力怎么样怎么样,可以喂饱多少像素,那么镜头的解析力到底是怎么界定的?怎么才能知道它能不能完全发挥出我相机传感器的潜力呢?这两个问题我分别作答。 Photo by Fidel Fernando on Unsplash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叫解析力,解析力是对镜头的捕捉画面细节的能力的一种描述,它有自己的一个单位,叫做线对每毫米(lp/mm),意思就是说这支镜头把真实的世界的光线汇聚在一起,然后打在了一个比如感光元件上或者是胶片上,打在一个面上的时候,这个光线它到底能在1毫米里体现多少对黑白线条,就是一黑一白算一对,是吧?如果1毫米内最多这支镜头能够打上100对可以被分辨的黑白线条,我们就说它是每毫米100线对,这个数值肯定是越高,镜头的解析力就越高。 相机中的感光元件...
Published 04/28/24
加入摄影早自习群,请加微信:nihaoyelaoshi(暗号:喜马拉雅) 早安,我是叶梓,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2287天。 熟悉我的同学应该知道,叶老师既讲相机摄影课,也讲手机摄影课,面向不同的人群来讲不同的课程,那我自己平时会用相机拍照还是手机拍照呢?今天我们就来揭秘一下。其实答案并不难想出,就是我都会用,但是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器材,今天我就简单分享一下,大家可以做个参考,看看你的相机和手机到底应该如何来配套使用。 手机摄影 © 叶梓 首先根据我们拍摄的这个事情的重要程度,我会选择不同的题材。一般的生活记录,我觉得手机也是可以的。 相机摄影 © 叶梓 但是如果是特别重要的日子,比如说我女儿生日啊,比如说我去了一个梦寐以求的露营地或者去一趟长途的旅行啊,我都肯定会用相机来拍照。因为总觉得相机的效果还是更好一些,更可靠一些,也更不容易后悔一些。所以这是第一种情况,越重要的越用相机拍,生活记录用手机。 相机摄影 ©...
Published 04/28/24
加入摄影早自习群,请加微信:nihaoyelaoshi(暗号:喜马拉雅) 早安,我是叶梓,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2285天。我们继续来谈鱼眼镜头,今天来谈谈它的注意事项。 首先和所有的镜头一样,鱼眼镜头也会分自动对焦的和手动对焦的两种。我这支鱼眼镜头是手动对焦的,所以它便宜嘛。那如果是自动对焦,使用起来倒是没什么难度,如果是手动对焦的话,我就得嘱咐嘱咐你了,它的景深或许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大。 © 叶梓 比如说当光线偏暗,我拍的是室内的场景,我就会使用这支镜头的f/2.8的光圈来拍照,这个时候它的景深是比较小的,还是要精细的进行对焦的。所以我会打开相机的中心点放大功能,先放得非常的大,再手动的转动对焦环进行对焦,当目标的事物已经清楚了以后,我再缩小整个画面,看到整个构图,重新来构图拍照。我曾经以为像4mm这么超级广的镜头的焦距,应该不用再去对焦了才对,我还以为它天然的就是超焦距的,怎么拍都是清楚的,但是显然事实不是如此,对焦还是得手动的,非常小心的来做。 ©...
Published 04/25/24
加入摄影早自习群,请加微信:nihaoyelaoshi(暗号:喜马拉雅) 早安,我是叶梓,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2286天。 前两天有分享有关微距镜头的一个帖子,一位叫做“7”的同学就在问,他说:老师,如果不是微距镜头,但是又想来拍微距,我到底应该选广角还是选长焦呢?我说一般来说我们还是希望选长焦镜头来拍微距,是相对比较好用一点,主要原因就是可以离得远一点去拍微距,不用太挡光,不用太打扰我们拍的对象,但是具体的还是要看最近对焦距离和放大倍率。不过这两个概念都比较抽象,所以今天我们花点时间来大致了解一下。 七工匠 M35mm F1.4 镜头上的0.7为最近对焦距离 图片来源:七工匠官网 首先,每支镜头设计出来都有一个自己的最近对焦距离,也就是说近于这个距离,这个镜头就突然看不清东西了,没有办法正确的对要拍的东西进行对焦了。这个最近的对焦的距离限制是每个人都要去了解的,不然的话就可能会出现你在拍人的时候因为走得太近了,始终对不上焦,但是你又不知道是为什么的这种情况。 左下3支镜头最近对焦距离分别为0.3m、0.37m、0.25m ©...
Published 04/25/24
加入摄影早自习群,请加微信:nihaoyelaoshi(暗号:喜马拉雅) 早安,我是叶梓,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2284天。 © 叶梓 昨天是我女儿的生日,我们一起去了北京的环球影城,免不了呢我就拍了很多的视频和照片来纪念她这开心的一天。我突然有一个突发奇想的想法,像童年这么快乐的时光,如果用一种很平常的手法去记录,那是很难表达的,所以我就决定带上了一支特殊的镜头,叫做鱼眼镜头。 © 叶梓 我用这支镜头是七工匠4mm的鱼眼镜头,拍出来的照片就是你们现在看到的这些样子,非常的有趣,对不对?整个世界就扭曲成了一个圆形,像是从望远镜里看的世界,也像是从水晶球里看到的世界。画面变形夸张,人物也变得腿特别短,头特别大,所以就像是动画片里的人物。 ©...
Published 04/25/24
加入摄影早自习群,请加微信:nihaoyelaoshi(暗号:喜马拉雅) 早安,我是叶梓,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2280天。 有一位同学在今天的直播间里面提问,说老师能不能先把手机相机的操作给讲好,把那功能给讲好,学功能是最关键的,我们就学好了它才能拍出好照片。当时我就跟他回复了四个字,我说事情“恰恰相反”。今天我们就要谈一谈摄影学习有什么捷径没有,到底什么样的顺序才是更好的顺序。 我当时是跟他这么回复的,我说咱们如果一上来就去学功能或者学一个一个的操作功能的技巧,那么很容易就会感受到一种阻力,在学习过程中学一个忘一个,学到第三课的时候已经不知道第一课在讲什么了。一出去拍照的时候呢,更不可能把所有学过的技巧同时都用上了。这种学习其实就是大家最熟悉的小学生的学习方法,我给你一个字,你给我记一个字,也叫做死记硬背学习法。也不是不行啊,会学得有点费劲,有点累有点慢。 如果想更快的学好摄影呢,我给你一个建议,你可以跟着需求去学习技术。 首先我们是先想拍出来一个画面效果,或者想修出来一个画面效果,然后我们去学相应的这个技术。摄影里需求又分为以下三种常见需求: ©...
Published 04/24/24
加入摄影早自习群,请加微信:nihaoyelaoshi(暗号:喜马拉雅) 早安,我是叶梓,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2279天。 你平时拍照会更喜欢用什么样的镜头呢?很多人可能会说我喜欢用广角,有人说我喜欢用长焦镜头,但其实有一种镜头在生活中其实用的很频繁,但是却被我们忽略了,就是微距镜头。 © 叶梓 我们在生活中总是有很多小细节想分享给亲朋好友,比如说在公园遇到好看的花儿,或者吃饭的时候想把这个菜给拍下来,如果我们想把这些事物的细节给记录好,比如说它的质感啊,它的局部的状态啊,拍这些小特写的时候,十有八九你都得用到微距。 ©...
Published 04/24/24
大家好,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2278天,我是咔图摄影教育中心的讲师李明。听到我的声音又中招了,所以大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然后我也不知道我的声音怎么变成这样了。 © 李明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空镜头。空镜头,一个在组照和视频创作中经常会用一样的一种手法,用的好的话可以很好的提升你作品的氛围感和质感。但我发现很多摄影师虽然知道这个手法,但是不太会拍摄这些空镜头,所以今天跟大家好好聊聊空镜头的重要性。 空镜头一般我们指画面中不出现与剧情相关人物的镜头,就是没有出现人,所以我们空镜头空的是指人,主要拍摄的是自然景观和客观物品,所以也有人叫做景物镜头。这是目前我找到的关于空镜头的我觉得我比较认可的一种说法,大家有什么想法也可以分享在我们的评论区。 ©...
Published 04/24/24
加入摄影早自习群,请加微信:nihaoyelaoshi(暗号:喜马拉雅) 早安,我是叶梓,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2277天。 昨天有给大家推荐个展览,来自于UCCA的杉本博司的展览。那么有同学可能会好奇啊,说叶老师你在展览里面拍了点什么,有没有拍现场啊、展厅啊?我还真拍了一些,不过拍的照片可能跟你们想象的不太一样,因为我可能不太满足于简单的记录我来看过展这件事情,我希望能在他的作品的基础上,在这个布展的场景的基础上拍一点自己想要的东西,所以我就拍了以下这9张照片。 ©...
Published 04/23/24
加入摄影早自习群,请加微信:nihaoyelaoshi(暗号:喜马拉雅) 早安,我是叶梓,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2276天。 经常听人这么感叹艺术展览,说这也叫艺术?好像我也能拍!那为什么他的照片值1000万一张,我的照片却无人问津呢?难道真的是因为这些艺术家善于炒作?因为艺术是一种玄学,是一种运气,我只是运气不好,所以没有成为艺术家,没有被人发现,是这样的吗? 图片来源网络 今天我花了一下午的时间看了杉本博司的展览,在北京的尤伦斯艺术中心,杉本博司最著名的几个系列的照片都在这里有展出。 图片来源:ucca.org.cn 其中包括那些空空荡荡的剧院,剧院里银幕的部分因为长时间曝光变得一片雪白,是实打实的空间和完全看不到的剧本。 图片来源:ucca.org.cn 还包括那些对着蜡像拍摄的栩栩如生的肖像作品,包括一些模糊的建筑。 图片来源:ucca.org.cn 还有我印象最深的那些大海或者说是水面,看上去它太简洁了,简洁的好像都已经看不出是什么了一样。 整个展览中还有唯一的有色彩的作品,是杉本博司用棱镜把光给分解出来了,用光的衍射在宝利来胶片上形成的影像。你可能会想说...
Published 04/23/24
加入摄影早自习群,请加微信:nihaoyelaoshi(暗号:喜马拉雅) 早安,我是咔图摄影教育中心的讲师星明。今天打算聊一聊电影镜头。 因为之前我打算入手电影机嘛,所以我从去年开始就陆续淘了几个EF卡口的电影镜头,这样过渡期间我原来的相机也能用上这颗镜头。后来就有朋友看见我拍照的时候用的是电影镜头,就比较好奇这种镜头和其他种类的镜头有什么区别呢?今天我想就这个问题分享一下我自己的感受。 首先我觉得使用起来最直观的区别,就是对焦方式的不同。我平常用的相机的镜头,有的同时具有自动对焦和手动对焦功能,也有纯手动对焦的镜头。 七工匠35mm...
Published 04/19/24
加入摄影早自习群,请加微信:nihaoyelaoshi(暗号:喜马拉雅) 你好,我是叶梓,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2282天。 前两天有分享有关长焦微距广角微距的问题,是关于镜头的问题。有一位叫七星会的同学在后面留言,他就问为什么大家不喜欢用长焦100mm f/2.8那支微距镜头来拍人,反而大家更喜欢用135mm来拍人,100mm的微距镜头它有什么缺点吗? 佳能 RF100mm F2.8 L 微距镜头 图片来源:佳能官网 佳能 RF135mm F1.8 L镜头 图片来源:佳能官网 这里隐藏着很多的有关器材的小知识,我就简单跟大家做个分享。首先微距镜头在过去是只能用来拍微距的,它只能对焦在近处,不能正常的对远处对焦,哪怕一两米外三五米外的人物,它都没法对它进行对焦,所以我们就没有办法用它来拍人物,只能用它来拍近处的特别小的小东西。这样的微镜头当然就卖得不够好了,因为要拍那么小的东西要拍的那么大,这毕竟是一个少数派的需求。 佳能 RF100mm F2.8 L 微距镜头样片...
Published 04/19/24
加入摄影早自习群,请加微信:nihaoyelaoshi(暗号:喜马拉雅) 早安,我是叶梓,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2281天。 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为什么我们会害怕面对镜头呢?为什么有的人在拍照的时候他会觉得有点紧张,不自在,或者拍起来有点刻意感呢? © 叶梓 以我自己为例,我曾经是一个号称从来不面对镜头的摄影师,我想很多人在学摄影的时候跟我一样,我们喜欢拍别人,但是我们又反对别人拍我们。其实可以将心比心,我们面对镜头时的那种紧张感,其实或许就正是那些姑娘们,或者说是那些陌生人们在面对我们的镜头时的那种紧张感。 最近因为教学的需要,我经常的需要站在街头,有点社死的面对着我三脚架上的手机、相机来给自己录制视频。这个过程其实是蛮难熬的,一开始的时候真的是非常的难受,经常会磕巴,只要一想到有人正在看着我面对镜头,或者是看到镜头里自己的表现不太好,讲话不太通顺,头发被吹乱了或者衣服领子歪了,我的脑子就开始分心,开始乱了,然后可能会讲胡话,讲错话。最后就不得不把录像停下来,然后重新录一遍,又重新录一遍。我经常会花很多的时间去跟自己较劲,总想录到一条更完美的视频,或者给自...
Published 04/19/24
早安,我是叶梓,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2275天。 © 叶梓 今天想给大家分享一张前两天新鲜的刚拍的照片,是一堆鱼啊,我很喜欢这张照片,以至于拍了以后我直接就把它标成了我的图库里的四星级照片。今天呢我就先跟大家分享一下这张照片是怎么拍的,然后我们再来聊一聊为什么我这么喜欢这张照片。 首先这张照片是在北京的颐和园拍摄的,园子里有一个小小的水池子,里面有很多的鱼,肉眼看的时候你会觉得这些鱼特别的漂亮,因为它们是动态的一直在动,而我们的人眼又会特别留意那些正在动的事物,所以你会觉得你是能看清那些鱼的。 © 叶梓 但是当你真的拿出手机相机来拍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水面的波纹的反光真的很干扰我们去观赏这些鱼。你看,右下角那一大片蓝色的部分,其实就是反射的天空的光,左上角反射的是建筑的墙面的光,只有中间刚好处于屋檐的下边黑色的部分,只有那一些破碎的像是迷彩一样的小区块里面,能勉强看到几条完整的鱼,对吧,这就太可惜了。 偏振镜 ©...
Published 04/16/24
早安,我是叶梓,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2274天。 前几期我们有讲到关于构图里的线的构图的练习,当时我给大家展示了几种不同的线,说大家可以去按照这个思路去刻意的练习线的构成。那么接下来就轮到点的构成了。我们来看看点能在一张白纸上玩出什么花样来。 首先我们先明确一下点的定义,你不要只以为圆形的点叫点,三角形的不是点吗?只要它足够小,或者我们离它足够远,它就会形成一个点。所以点是没有大小,没有形状的,这是我在读大学的时候,我们的构成老师给我们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也是我们的第一课里的观点。有了这个观点以后,我们就可以把很多东西视为点了。 © 叶梓 比如说一条小鱼,只要它不是泥鳅那样特别长的,我们都可以把它视为一个点。这个小小的尼莫你是把它往上放一点还是往下放一点呢?放得高的时候,这个物体就会显出一种轻飘飘的感觉,感觉是浮在水里的,感觉是飘在空中的。但是如果你放的比较靠下比较低,它就会显得比较重,它的分量感是完全不一样的。 ©...
Published 04/10/24
早安,我是咔图摄影教育中心的讲师星明。 富士相机的直出图片信息 佳能相机的直出图片信息 昨天咔图深圳摄影会的鲲九九同学在群里发了一张图,她发现她的富士相机直出的jpg照片,dpi只有72。其实后来我也看了一下我的佳能直出照片也是72。因为通常打印照片的dpi会用到300嘛,所以她有点担心这么低的dpi打印照片的话会不会不够清晰。群里的朋友们呢也都积极帮她出主意啊,比如说先拍raw格式啊,然后后期再导成300dpi的图片,然后再打印。这个问题我一开始也懵住了,感觉这个问题好像是这么回事,但是仔细又一想呢,哎觉得哪不对。因为我之前是用直出的jpg打印过照片啊,也没发现有什么问题啊。包括如果一定要拍raw格式才能输出300dpi的图片用来打印的话,那富士相机的滤镜根本就没有用了呀,对不对?所以直觉上啊,我还是觉得这个肯定是不对的,我就在想那到底是哪不对呢? 高dpi(上)和低dpi(下)效果对比 ©...
Published 04/10/24
杨本业小红书账号:风光摄影阿本� 杨本业小红书账号:风光摄影阿本� 早安,我是叶梓,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2272天。 © 杨本业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张获奖作品,这一张作品很特别,他是我的学生杨本业获得的,他前几天在群里面给我们报喜,说这张获得了MPA,也就是全球手机摄影大赛2023年的风景和野生动物组的荣誉奖。我就迫不及待的把杨同学的喜讯转告给大家,让同学们一起加油。结果有同学就在向我提问说:叶老师,能不能帮忙点评一下这张照片。我想了一下,我点评是可以,但是最好的是不是应该杨同学自己来讲这张照片的的拍摄的心得,拍摄的思路呢?于是我就帮大家问了问他这张照片是怎么拍的,杨本业也非常热心地仔细地回答了所有的问题,我现在呢就把我的问和他的答分享给你们。 不过同学们,通过今天的早自习,你要预先知道你要学到的不仅是关于这张照片的拍摄,其实你还可以学到另一件事,就是如何提问。如果你喜欢一张照片,如果你有机会见到照片的作者,你到底应该问哪些问题?首先我们大体可以从器材、拍摄的场景和拍摄的思路三个方面下手来提问。 ©...
Published 03/26/24
加入摄影早自习群,请加微信:nihaoyelaoshi(暗号:喜马拉雅) 早安,我是叶梓,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2271天。 很多人在练习摄影的时候总是有一种感觉,说我不知道从哪开始练起,今天我给你提供一个思路,好吗?这是从我的大学的一门课程里面拓展出来的一种拍摄思路或者是练习思路。我呢曾经是一个艺术生,考美术,然后读大学的时候学的是设计。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就有一门课,叫做《构成》,光听这个名字觉得有点疑惑,对不对?不知道什么是构成。构成是构图吗?好像也不仅仅是构图,它还包括你拿什么东西去构成这个画面。我印象很深刻,当时老师给我们布置作业,第一天布置了你只能用点来画一幅画,这个点不限大小不限颜色甚至不限形状,但是它就得是个点。然后第二天的作业呢变成了只能用线,也同样的不限粗细不限大小不限颜色,但是你只能用线条来构成一个画面。第三天就允许你用面——也就是形状来构成一个画面。你看,整个世界它不管千变万化,最后落实到纸面上,不管是绘画设计还是拍照,它永远就是点线面,这是构成一个平面作品的基本要素。这个作业我还记得我当时完成得很好,老师还重点表扬了我,给了一个全系最高分。 所以...
Published 03/2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