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超级英雄启示录
Listen now
Description
以漫威为代表的超级英雄电影,无疑代表了当代电影作为后现代社会“视觉奇观”的巅峰状态。但是仅仅归结于视觉糖果和爆炸特效,并不能完全解释我们对于超级英雄的依恋,否则很难解释我们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走进影院去看这些毫无现实根源的人物。从心理学角度上讲,我们之所以爱看超级英雄拯救世界,是因为每个人内心都住着一个超级英雄,那就是与那个谨小慎微、循规蹈矩、世俗计较的“自我”,以及难以控制欲望与自利冲动的“本我”、相对的“超我”。超级英雄大片之所以成功,商业运作、管理统筹、技术工艺样样重要,可是这些都不是真正的核心,电影最重要的依然是故事和人物。超级英雄电影的人物都是由漫画而来,细细梳理会发现,漫威的起落直观地反映着美国社会的变迁和国际时势的异动。
More Episodes
 十年了,我们到底应该怎样纪念地震,怎样记忆灾难? 想起两年前,唐山大地震四十周年纪念日的时候,在《新京报》上读到过的一段话: 回望这场灾难,不是为了以灾难纪念灾难,以一种痛去承接另一种痛,而是为了于温故中缅怀那被灾难夺去的一个个曾盛开的生命,也感受寓于“向死而生”中的人性力道和“人是目的”的分量。 逝者为生者承担了死亡,生者承担灾难的记忆,举凡天灾,莫不如此。唐山大地震过去整整40年了,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当年出生的婴儿,如今也进入了不惑之年。历经40年的风雨,我们发现,人性才是可以穿越一切的价值,对个体价值的守护,才是我们面向一切灾难的起点。 所以,同样的,面对汶川...
Published 05/13/18
 十年了,我们到底应该怎样纪念地震,怎样记忆灾难? 想起两年前,唐山大地震四十周年纪念日的时候,在《新京报》上读到过的一段话: 回望这场灾难,不是为了以灾难纪念灾难,以一种痛去承接另一种痛,而是为了于温故中缅怀那被灾难夺去的一个个曾盛开的生命,也感受寓于“向死而生”中的人性力道和“人是目的”的分量。 逝者为生者承担了死亡,生者承担灾难的记忆,举凡天灾,莫不如此。唐山大地震过去整整40年了,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当年出生的婴儿,如今也进入了不惑之年。历经40年的风雨,我们发现,人性才是可以穿越一切的价值,对个体价值的守护,才是我们面向一切灾难的起点。 所以,同样的,面对汶川...
Published 05/13/18
十年了,我们到底应该怎样纪念地震,怎样记忆灾难? 想起两年前,唐山大地震四十周年纪念日的时候,在《新京报》上读到过的一段话: 回望这场灾难,不是为了以灾难纪念灾难,以一种痛去承接另一种痛,而是为了于温故中缅怀那被灾难夺去的一个个曾盛开的生命,也...
Published 05/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