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更:走在悬崖边上,全球气候治理下的人类迷局
Listen now
Description
这一期我们邀请到了北京大学博士生郭超艺来聊一聊最近气候变化界的重磅事件:10月31日至11月12日在英国格拉斯哥举办的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这次大会上发生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包括巴黎协定细节的谈判、气候雄心的确认和增强、甲烷减排倡议、印度的碳中和计划、中美联合声明等等,我们今天的讨论围绕着这一会议解读气候变化国际发展的历史沿革、今日新闻和未来展望。 嘉宾介绍 01:22 嘉宾自我介绍 03:29 中国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有何感受? 04:45 嘉宾科研方法: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CGE 第一部分:三十年来的国际气候治理和会议 06:10 什么是NDC(国家自主贡献)? 07:45  1992-1997全球气候变化治理的草创阶段 10:51  1997-2009 京都议定书的签署和落实和摇摆 11:30 2009-2015 从哥本哈根COP15到巴黎协定的前夜 12:20 国际气候协议如何保证大家会遵守协议? 15:30 2015至今 后巴黎协定时代的气候治理 20:32 巴黎协定自主贡献体系下的国家减排 第二部分:COP26的召开和重要新闻 23:50 国际气候变化会议怎么开? 33:45 COP26有什么大新闻? 35:40 南非与欧美国家85亿美元的帮助减排俱乐部 39:30 甲烷减排:为减排争取时间 第三部分:未来国际气候治理的展望 41:40 后COP26时代,全球气候治理如何发展? 44:45 巴黎协定为何有效?全球气候会议有什么作用? 51:54 气候变化会议中的谈判领导力:有些很强,有些拉胯 碳笑风生关注全球和中国的能源转型、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特别是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科学、技术、政策、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问题。大家可以在小宇宙播客、喜马拉雅、QQ音乐、Podcast等平台收听我们,我们同步更新的微信公众号“环境科学与政策”会有更多的专业讨论。大家也可以通过留言或在微信公众号“环境科学与政策”联系我们。 开场、转场、结尾音乐来自The Podcast Host and Alitu: The Podcast Maker app.
More Episodes
本期录制于2024年2月初。欢迎大家考古对称的“第6期:人在麻省,学的环境,刚刚毕业”。 01:00 答辩结束的第一感受是什么?各国答辩走形式还是动真格? 04:13 答辩委员会的选择:外校还是本校? 06:50 为什么选择国外读环境政策博士? 08:13 读博前想象的科研vs实际的博士科研 12:30 读博最困难的时候?最迷茫的时候?研究遇到的挫折? 17:26 出国读博前后人生规划的差别? 20:06 有没有怀疑自己的能做出什么贡献?如何给社会作出贡献?如何定义贡献? 28:56 读博的高光瞬间?痛苦时刻?想过quit吗? 38:07 如何和沮丧相处?peer...
Published 04/18/24
Published 04/18/24
本期我们关于非洲电力普及和电力脱碳的机遇和挑战。嘉宾吴越子是哥伦比亚大学机械系在读第五年的博士生。他与非洲当地政府和企业合作,应用数据和模型,探索非洲农村地区的能源系统如何发展。 01:56 你的学术背景是什么?为什么研究非洲的电力普及? 第一部分 非洲电力系统介绍 05:52 非洲的电力系统是什么样子?非洲电力的普及率如何? 11:14 非洲电力的体系如何?电力来源如何?电网形态如何? 16:31 各国政治稳定性和电网有何关系? 18:39 非洲居民的用电需求是什么?猜猜非洲居民一年用多少度电? 26:07 非洲未来的电力需求如何? 第二部分:电力普及与电力脱碳 29:00...
Published 0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