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期:对话普林斯顿:深度解读美国碳中和技术路线
Listen now
Description
这一期我们邀请到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后张川博士(个人主页:https://chuanzhang1990.github.io/)。张川博士是普林斯顿大学安德林格能源与环境中心的能源系统分析小组的博士后研究助理。他博士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联合培养博士项目。研究兴趣集中在能源系统建模、环境评估和经济学分析。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主导的报告《 Net-Zero America》(净零美国,报告网址:https://acee.princeton.edu/rapidswitch/projects/net-zero-america-project/ )研究了美国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可行性、成本、行动路径和其他环境影响。这一报告在2020年12月正式发布,张川博士是核心作者之一。今天的播客我们就与张川博士一起聊一聊碳中和如何实现,能源模型如何模拟碳中和实现路径,以及中美碳中和实现的对比。 【本期内容】 第一部分:美国如何实现碳中和 01:00 “众里寻他千百度”:从能源动力工程到能源转型研究 03:15 报告研究的设计:回答美国碳中和实现争议 05:20 核心结论:2050年美国碳中和目标可实现、可承受 【注】07:30秒处ReferenceCase (不以2050碳中和为目标) 下的能源系统总成本占GDP比重应为3%,相应的加速电气化情景下能源系统总成本占GDP比重应为4%;访谈原文中提到的2%,3%系为口误。 09:13 美国怎么去实现碳中和——六大关键环节! 15:35 只用光风水电,能实现碳中和吗? 18:40 生物质、氢能、碳捕集、基础设施:这些技术要怎么发展? 【注】19:30秒处应为末端用能的液体燃料而不是化石燃料。 29:30 学商政界对这份报告的反馈 31:10 一句话总结碳中和实现路径:容易和难减排的技术同时发力 第二部分:碳中和路径怎么算出来的:能源模型 33:11 搭建一个探索碳中和路径的能源模型需要几步? 36:12 报告为什么要设置五个主要情景? 41:05 这么多情景,那我们怎么选走哪条路线? 44:20 各行专家们都有碳中和实现的设计,为什么我们还需要能源模型? 46:25 能源模型怎么模拟技术的发展?万一核聚变突然成熟了?  51:10 成本最优的模型,我们怎么让路径更可靠、公平、可行? 60:00 各类电力能源模型这么多,到底要选哪个模型? 第三部分:中美碳中和研究和路径的对比 62:50 对中国的启示:中国综合能源模型的建立和数据公开 67:00 中美对比:一张蓝图干到底还是大家自己来发挥? 78:30 中美对比:未来能源系统的相似和不同、优势和劣势 87:43 中美气候合作,未来能做什么? 碳笑风生关注全球和中国的能源转型、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特别是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科学、技术、政策、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问题。大家可以在小宇宙播客、喜马拉雅、QQ音乐、Podcast等平台收听我们,我们同步更新的微信公众号“环境科学与政策”会有更多的专业讨论。大家也可以通过留言或在微信公众号“环境科学与政策”联系我们。 开场、转场、结尾音乐来自The Podcast Host and Alitu: The Podcast Maker app.
More Episodes
本期录制于2024年2月初。欢迎大家考古对称的“第6期:人在麻省,学的环境,刚刚毕业”。 01:00 答辩结束的第一感受是什么?各国答辩走形式还是动真格? 04:13 答辩委员会的选择:外校还是本校? 06:50 为什么选择国外读环境政策博士? 08:13 读博前想象的科研vs实际的博士科研 12:30 读博最困难的时候?最迷茫的时候?研究遇到的挫折? 17:26 出国读博前后人生规划的差别? 20:06 有没有怀疑自己的能做出什么贡献?如何给社会作出贡献?如何定义贡献? 28:56 读博的高光瞬间?痛苦时刻?想过quit吗? 38:07 如何和沮丧相处?peer...
Published 04/18/24
Published 04/18/24
本期我们关于非洲电力普及和电力脱碳的机遇和挑战。嘉宾吴越子是哥伦比亚大学机械系在读第五年的博士生。他与非洲当地政府和企业合作,应用数据和模型,探索非洲农村地区的能源系统如何发展。 01:56 你的学术背景是什么?为什么研究非洲的电力普及? 第一部分 非洲电力系统介绍 05:52 非洲的电力系统是什么样子?非洲电力的普及率如何? 11:14 非洲电力的体系如何?电力来源如何?电网形态如何? 16:31 各国政治稳定性和电网有何关系? 18:39 非洲居民的用电需求是什么?猜猜非洲居民一年用多少度电? 26:07 非洲未来的电力需求如何? 第二部分:电力普及与电力脱碳 29:00...
Published 0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