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每季的《哲學有偈傾》都會安排一些比平常抽象與艱澀的題目,挑戰觀眾的思維。今季的重量級挑戰,我們會談「語言哲學」。 語言與思考密不可分,更是哲學不可或缺的工具。反省這件工具的性質、操作等,則是語言哲學的任務。語言固然有眾多不同的面向和功用,語言哲學的涵蓋範圍亦因而甚廣。而這一集,主持則會集中探討「專名」(proper name)的問題:為何一個專名可以指稱一個殊別事物?專名的「意義」(meaning),是否就是它所指稱的對象?哲學家弗雷格(Frege)與克里普克(Kripke)對這問題,又分別有何看...
Published 09/01/19
Published 09/01/19
哲學的一個可愛之處,是在於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情,都可以成為哲學的反省對象。今集《哲學有偈傾》,主持以「打機」為題,探討真實與虛擬的分界、虛擬關係的價值,與虛擬世界開展出的新可能。 電子遊戲的角色、事件,以至整個虛擬世界,是否稱得上「真實」?我們應以甚麼準則,判斷對象是否「真實存在」?「真實存在」是否就擁有較高的價值?抑或,模仿真實的事物(例如畫作)與虛擬世界,其價值亦是無可取代?電子遊戲中的人際關係,只是現實關係的一種延伸與替代,還是一種全新的人際關係模式? 主持: 楊俊賢(柏林洪堡大學/倫敦國...
Published 08/25/19
Published 08/25/19
《莊子》的〈逍遙遊〉固然是家傳戶曉的經典,但到底何謂「逍遙」? 這種人生境界是種不受任何限制的生活方式,還是如郭象所言,是指理解自己性分後,人所秉持的「適性逍遙」的人生態度? 鯤鵬的故事,是喻意人應像鯤鵬一樣,展現自己不斷超越固有觀點的能力,還是想說明,不論是鯤鵬、蜩或學鳩,只要能了解自己的性分,一樣能活得逍遙? 在日常生活中,這種「逍遙」的人生智慧,又可以如何落實? 主持: 吳啟超(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高級講師) 鄺雋文(牛津大學博士生) 李敬恆(明愛專上學院人文及語言學院高級講師) 鄭周鳳(香港...
Published 08/18/19
Published 08/18/19
旅行,仿佛已經成為許多香港人生活的一部分。有的旅程,僅為出走休憩,有的,卻旨在尋覓自己;有的離開,是想從日常中逃逸,有的,卻希望回歸人生意義的中心。 古時「旅行」的概念,與現在有何不同?在全球化下,旅行是否仍是認識世界的必要條件?相較於從書本、遊記中學習,離開自己的「家」到「異域」中碰撞,能帶給我們多一點甚麼? 主持: 楊俊賢(柏林洪堡大學/倫敦國王學院博士生) 鄺雋文(牛津大學博士生) 劉灝軒(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碩士) 嘉賓: 吳蚊蚊(旅行寫作人)
Published 08/11/19
Published 08/11/19
有人說,音樂就是情感的語言。聽到輕快的節奏,我們會感覺到音樂傳達出的喜悅;聽到沉穩的節奏,我們又仿佛能與當中的憂鬱共鳴。但何以音樂能表達出情感? 表達主義主張,作曲者或演奏者的真情實感,就是音樂作品的情感泉源;喚醒理論則主張,音樂能喚起哪種情感,要由聆聽者的感受決定。兩種立場,何者比較可取?聽音樂時,聆聽者被喚起的情感,又是否全然是生理反應?個人歷史與社會文化在其中是否有一定的角色? 主持: 楊俊賢(柏林洪堡大學/倫敦國王學院博士生) 鄧文韜(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助理講師) 許家裕(香港中文大...
Published 08/04/19
Published 08/04/19
今天的香港,逼令我們對法律有更多的反思。某條法律的具體意思,固然是我們最常關注的問題,但究竟「法律」本身是甚麼?先撇開具體的法律條文,我們應該如何理解法律的本質? 有的哲學家認為,法律需要跨過一定的道德標準才能稱得上是法律,有的哲學家卻主張理解法律不需達到任何道德標準,也是法律。兩種理論,各自有何理由?法律和道德,究竟是有着內在的關係,使得所謂「惡法」根本稱不上是「法」,還是兩者根本是截然不同的事? 主持: 楊俊賢(柏林洪堡大學/倫敦國王學院博士生) 陳希敏(國立中正大學哲學系碩士) 劉灝軒(...
Published 07/28/19
Published 07/28/19
一個地方容納外人——不論是難民還是移民——時,除了經濟等實質考量外,是否有道德和政治的原則必須跟從? 以香港為例,從前是難民社會,是否就代表現在我們也有道德責任收容難民?有說收容難民是基於人道原則,這說法是否成立?又有說,我們不過幸運地出生於安定繁榮的社會,而既然人皆有追求幸福和安穩的權利,我們又憑甚麼拒絕難民? 家庭團聚是申請移民常見的原因。這是否一個合理的理由?家庭團聚是否基本人權? 主持: 鄺雋文(牛津大學博士生) 洪恩(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碩士) 嘉賓: 盧斯達(評論作者) 張超雄(立...
Published 07/21/19
Published 07/21/19
不少學者都嘗以「天人合一」來概括中國哲學,但這概念應該如何理解?徐復觀指出,周代政權出現憂患意識,人的地位初步覺醒。余英時亦說,到了春秋戰國,普羅百姓開始意識到個人的地位,人的地位在中國思想中全面抬頭。 然則,何以在人覺醒後,中國思想仍嚮往一個看似神秘而超然的「天」?天,是指生生不息的大自然,還是一個形而上的價值象徵?儒家思想何以提出人透過道德實踐,可以「知天」?道家思想中,又何以要透過「坐忘」來契合天? 主持: 關灝泉(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博士生) 吳啟超(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高級講師) 鄺雋文(...
Published 07/14/19
Published 07/14/19
上集「神存在嗎?」我們以兩個論證為中心,討論上帝是否存在。今集,我們從歐陸哲學的向度,以祈克果和馬希翁為指引,探討除了作為人的認識對象外,「上帝」還可如何與人的生命扣連。 祈克果何以會提出「信心的跳躍」?馬希翁又如何從不同的畫作與林林總總的宗教經驗出發,「證明」上帝存在?宗教經驗到底是甚麼一回事?以此進路揭示出來的上帝,又有何特別之處? 主持: 楊俊賢(柏林洪堡大學/倫敦國王學院博士生) 鄧文韜(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助理講師) 甘朗賢(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碩士) 許家裕(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博士生)
Published 07/07/19
Published 07/07/19
「神是否存在」一直是西方哲學中歷久常新的課題,二千多年來爭論不休。「設計論證」認為世界比鐘錶複雜億萬倍,指出倘若我們認為一台精巧如鐘錶的機械必有其設計者,則我們應該接受更為精巧的世界亦需有一個具智慧的設計者,而神就是最符合這特質的存在。「罪惡問題」則指出既然世界充滿苦難與罪惡,則一個全知、全能、全善的上帝不可能存在,否則祂必會知道、並且有能力和意願去除這些罪惡。 今集,我們請來兩位教授,從正反兩面的立場,與兩位主持圍繞着上述兩大課題,激辯一番。 主持: 楊俊賢(柏林洪堡大學/倫敦國王學院博士生)...
Published 06/30/19
Published 06/30/19
今集,鹽叔和阿泉伙同六位哲學素人,圍繞兩大問題激辯一番。 「我們有沒有義務守法?」:法律的本質是甚麼?當某法律與道德抵觸時,我們是否就有義務違法?還是守法本身就有其價值? 「現代人是否太着重自我?」:現代社會着重個人自由,而有人說這往往引至個人主義、甚至自私。那麼「自我」和「自私」是否可以區分開來?着重自我又會否引至自私? 主持: 楊俊賢(柏林洪堡大學/倫敦國王學院博士生) 關灝泉(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博士生)
Published 06/23/19
Published 06/23/19
談到西方現代哲學史,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有關「知識基礎」的爭論,是不能繞過的課題。 笛卡兒由摒棄經驗知識開始,以方法懷疑(methodological doubt)引出「我思故我在」,嘗試為所有知識找出一個絕對基礎。斯賓諾莎與萊布尼茲跟隨他的步伐,各自發展出精密的哲學系統。 但洛克卻認為,人的心靈只是一塊白板,唯有經驗的刻印方能成為一切知識的基礎。這個思路由巴克萊繼承,並在休謨手上發展得淋漓盡致,成為一種以經驗為尊的哲學,卻又引來懷疑論的危機。 主持: 楊俊賢(柏林洪堡大學/倫敦國王學院博士生)...
Published 06/16/19
Published 06/16/19
今集《哲學有偈傾》,終於名正言順,和觀眾講講佛「偈」。 談到「佛」,很多人直接便視之為一種宗教。但從哲學的角度出發,我們又可以如何剖析「佛」?佛陀作為「覺者」,由他開啟出來的佛學,是一種怎樣的學說?佛學中的「苦」、「無常」、「無我」,該作何解?「緣起」,何以引出「性空」?「業力」又為甚麼「不可思議」?在複雜紛陳的概念背後,佛學透顯出來的,是怎樣的關懷? 主持: 吳啟超(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高級講師) 許家裕(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博士生) 關灝泉(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博士生) 嘉賓: 陶國璋(香港中文...
Published 06/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