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35 访谈|永安里五棵松牡丹园,那些擦身而过的地铁站名
Listen now
Description
本期嘉宾:户力平。北京史地民俗专家,著有《北京地铁站名掌故》《光阴里的老北京》等书 你可能每天都坐地铁,但对于熟视无睹的地铁站名,不一定明白它名字的由来。 这次,我们请来北京民俗专家户力平老师。户老师对北京史地文化研究多年,尤其出过一本奇特有趣的书《北京地铁站名掌故》,书中对北京地铁20多条线路的300多个站名的由来,进行了系统介绍。 哪些站名起得贴切?哪些站名叫得不妥?哪些地名曾经改过名字?听完这期节目,今后你再坐地铁,体会可能又添了几分。另外,或许在我们说到某个站名的时候,你正好经过那个地铁站。 在本期节目中你会听到: 1.你是怎么想起来研究北京的地铁站名的? 2.地铁站名的命名原则是十六个字,“符合历史,照顾习惯,体现规划,好找好记”,具体怎么理解? 3.你说北京站名的特色是“记住乡愁”,具体表现在哪些站名?其他城市比如上海的地铁命名,不带有这种特点? 4.一个地铁站最后起什么名字,到底是怎么决定的?很多地铁站名的由来有三四种说法,我们该信哪个? 5.再介绍一些有特色的站名,比如五棵松为什么没有保住?上地为什么叫上地?牡丹园站名不是因为种牡丹?芍药居附近没芍药?北京根本就没有叫分钟寺的寺? 6.在你眼中,有没有可以改得更好的站名?反过来说,一旦约定俗成,还有没有更改的必要? 节目索引: 08:02 北京地铁里曾经有份报纸,叫《北京娱乐信报》 16:51 公主坟这个地名,在北京至少有二三十个 22:05 牡丹园这个站名,并不是因为附近盛产牡丹 33:45 地铁3号线,其实很早就规划好了 43:47 地铁口那五棵松树,当年为什么没保住? 58:24 这个地铁站名,我认为是北京最美的站名 1:01:33 当年把居民安排在永安里居住,大家还总想搬走 1:13:36 上地上地,原来就是上升之地 1:30:06 三五年以后,北京地铁总里程将超过1000公里 本期主持人:郑捕头 本期剪辑:郑捕头 封面设计:杨明 相关素材:《前门情思大碗茶》《开往春天的地铁》音乐片段 “西四五条”是一档文艺评论及访谈类播客节目,各大音频平台均可收听。欢迎订阅,欢迎留言。 进听友群请加微信:xisiwutiaofm “西四五条”公号:西四五条
More Episodes
本期嘉宾:欧阳志刚。中国文艺观察者,微博@欧阳志刚正在搞创作 我们的经典重温系列继续。 冯小刚的电影我们说过很多,这次我们说说他执导的电视剧《一地鸡毛》。这是一部既反映生活也表现职场生态的剧集,陈道明扮演的大学毕业生小林,最开始进职场时意气风发,充满个性,经过多年的碰壁和磨合,慢慢地失去棱角,最后变得不那么“可爱”了。小林终于变成了老林。 如果存在平行宇宙,另一个小林会一直存在吗?会活成什么样? 在本期节目中你会听到: 1.你最早看《一地鸡毛》是什么时候?第一印象如何? 2.和后来的冯小刚作品相比,这部剧有什么不同? 3.剧中有哪些你印象深刻的剧情和台词?如何评价单位的小林、老张、老孙...
Published 05/26/24
Published 05/26/24
这是一期串台节目,也是一期重温经典节目。在一个伸手不见六指的夜晚,我们和友台《银杏树下》促膝对谈,详解大部头经典刑侦剧《刑事侦缉档案》。 《刑事侦缉档案》是TVB1995年起拍摄的刑侦电视剧,前三部由陶大宇、郭可盈、梁荣忠主演,第四部由古天乐、陈锦鸿、宣萱主演 。 节目主要展开对前三部剧集的盘点和梳理。除了拆解扑朔迷离的案情,推理迷普洱猫老师还侦查出,剧中哪些案件来自日本推理小说,案件背后存在哪些社会问题。 本期节目对话者:《西四五条》主播小静,《银杏树下》主播普洱猫 在本期节目中你会听到: 1.《刑事侦缉档案》当年在TVB刑侦剧中,处于怎样的地位? 2....
Published 05/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