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21春节假期闲聊的中国历史与考古
Listen now
Description
循环往复Vol.21我再次邀请到之前跟大家聊过唐宋古建筑的薛卓老师,在春节假期期间与大家聊一聊关于研究中国历史的那些有趣故事 00:02:00 说起“中国历史”这个庞大的词汇,大部分人脑海里首先浮现出的是博物馆中出土的文物和史书中对各个历史时期人物的记载 但这种从博物馆中认识历史的方式可能对历史认知造成一定的混淆 我国的博物馆往往以文物类型来排列,比如壁画展、瓷器展、金石展。但这种分类方式容易把朝代混淆,比如明清的青花瓷看起来也差不多。这会使不同朝代的区别变得不再明晰 我们课本上秦始皇、汉武帝,等形象大部分来源于汉代画像砖的拓片,汉画像砖其民俗性和大规模模印的流通性,造成我们对真实历史的认知混淆,成为后代帝王相的典型模板。这样的模板式信息存在于历代的帝王图之中,侍女图之中,陶瓷画之中,这样模糊的信息积累多了就容易产生一个很大的误解——我们称之为“朝代循环论” 19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经提出中国历史、古代埃及历史都是一样的,每一个朝代都遵循内在的相同模式——因为农民起义而结束,新的土地贵族崛起。又是因为旧有的中央集权,没有办法继续维持对地方贵族的管束而没落。这种循环史观带有一定的西方历史优越感 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学者内藤湖南不想顺从于这种简单的循环论,通过阅读整理大量史书及第一手资料,按社会制度给中国历史重新分类,提出了在当时备受争议的“中国的中世纪” ——从南北朝至唐末为中国的中世纪 00:15:20 从唐朝到宋朝人们的经济制度、社会制度、文化制度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唐宋变革论” 宋朝制度不是袭唐,而是反唐 “唐朝重武,宋朝文官制度”这个结论的得出不是史书的明确记载,而是内藤湖南比较研究的结果 00:25:20 宋朝的去军事化 赵匡胤是地方贵族“拥兵自立”的直接受益者 使唐朝覆灭的“安禄山”兵变与长达五十多年的五代混战是否是宋朝释兵权的考量 “杯酒释兵权”的故事是真的吗?如何用一杯酒释了一千年的兵权 00:31:10 唐末所有的“武人”脸上都有刺青,在连年战乱中作为身份标识 宋朝建立后的第一项法令就是取消“刺青”制,把当时所有武人脸上的刺青硬生生刮掉 在“杯酒释兵权”这个温和故事的背后是整个社会从底层开始的暴力的去军事化 宋朝的科举录取人口扩招 仁宗之后,宋的社会制度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只是在王安石变法政策方面左右摇摆。最剧烈的变化发生在赵匡胤和赵光义两兄弟执政时期:每年的科举考试都会发生变化,科举录取人数每年都在扩招,去容纳社会上的流动人口,以文人社会取代武人社会,从而达到去军事化的目的,从武不再能实现阶级跨越,但从文可以 00:39:12 宋朝文官众多,且制度奇葩。宋朝有一种“称呼”的制度:一个官员由有官、职、称呼三个部分组成。“官”代表名头,比如财务部长。“职”代表层级,比如一品、二品。“称呼”代表具体的工作内容,比如:扫大街 在这样的构成中“称呼”代表了你具体的工作内容 宋朝文官犯了大案,一般“官”和“职”不会改变,但是称呼会变。这就是苏轼虽被贬海南还可以“日啖荔枝三百颗”的原因——苏轼的“职”未变,依然是五品官,领与之前相同的俸禄,只是“称呼”改变,让他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这也是宋朝只有失意文人,而不像唐朝是落魄文人的原因 这样的官僚体系会滋生非常庞大的文官“蠹虫”群体,形成了庞大的统治阶级派系网络
More Episodes
本期对谈成员: 蒋荣耀   深圳晚报社会新闻中心主任 ...
Published 10/11/23
Published 10/11/23
Vol.34我邀请了TOPYS的创始人与MINDPARK创意大会的发起人老黄,来跟大家聊聊这场聚集了全球顶尖创意大脑的盛会,以及广告创意对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今年的MINDPARK2023创意大会延续了往年的风格为大家邀请到了与电影《蜘蛛侠:纵横宇宙》合作的创意工作室、中国本土电影《中国奇谭》的总导演、来自瑞士的模块家居品牌USM的可持续发展总监以及设计界绝对的摇滚明星施德明等30位全球顶尖的创意人与商业领袖在这场为期3天的创意思维盛会中,以“多重视角,多维创新”为主题,以“先锋论坛、创意在发生、创意之夜、大师班、大师1V1、主题工作坊、创意城市、创意城市指南、品牌实...
Published 09/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