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31当一个数字游民想要追求稳定且世俗的生活
Listen now
Description
本期对谈成员: TORY  ​ 约翰霍普金斯 大学 艺术史与国际关系专业 世界探索者 Solo Traveler 旅居全球25+国家 现于南非某NGO探索数字游民式生活 阿鲸 《循环往复》播客节目制作者VOL.31我邀请了之前在做公益采访时认识的小伙伴Tory,本期节目最初想聊的话题是关于国内外的共识社区的现状、可持续状态等问题,包括国内外的青年组织还有年轻人的一些最新的想法。之所以邀请Tory是因为她一直在国外上学、旅居,也参与了很多国内外的社区实践但距离我们上周聊过一次后,我们俩的状态也发生了一点点改变,所以这一期不再聚焦于社区的一些专业性问题,而是从我们自身作为体验者的观点出发,来聊一聊我们对这些社区的感受~ 部分剧透——音频时间轴 数字游民概念的诞生及国内风潮 00:02:42 90 年代日本和美国最先推出数字游民概念,因为疫情的原因这股风潮刮到国内。数字游民群体的诞生给予了大家一个在“躺”和“卷”之间的中立选择 作为已经践行这种生活方式多年的数字游民,在生活中依然感受很多困惑00:04:34这种生活方式虽然看上去比较自洽,但其实内心深处是比较拧巴和纠结的。我最大的人生希望是想要稳定、安稳的生活。我想要婚姻、要孩子,但是我却踏上了一条好像是在追寻人生价值意义的流浪之路这样一种居无定所,在外面飘的生活状态很不利于长期亲密关系的形成。我最近也在反思说我究竟需要找一个什么样的人,才不会在路上感觉到很孤独?这个答案是一个社区吗?还是一个特定的人?我很爱我现在的生活,我觉得它能让我看到世界。我可能每两三个月就会换一个地方,我也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收入能支持我在外面的花费。但这之后我到底想要什么样的方式才能让我觉得人生很有意义?我觉得应该是人与人的关系 看过世界,然后呢? 00:07:55我能明显感觉到我现在的游民生活其实是有点逃避的意味在里面。我没有真正体验过亲密关系,如果有人对我散发好感,我十有八九的反应是会把他推走。我潜意识认为即使我不把他推走,我自己这样子居无定所的生活方式也会把他推走 可能也是害怕得到,或者就是害怕真正在一起时的厌烦,这可能跟原生家庭也有关系。我不敢说我真正喜欢美国或者中国这两个国家的生活和工作的节奏,我想有自己的一番天地,所以我还在找寻。美国和中国都有一些我不想面对的人和事,所以在外面我好像得到了自由,但同时也有那么一丁点可怜 共识社区是否会成为寻找深度链接关系的可能? 00:10:44我发现我跟在路上遇见的人都聊不深入,或者说我已经很厌烦对陌生人无缘无故的敞开心扉,或者聊一些真正在乎的事情,我不觉得他们会懂。跟他们的交集也仅限于打打招呼,然后一起去酒吧,一起上课。我在国外的一些所谓的社区,有点体验不到太深入的连接 我有点讨厌美国文化中他们所谓的 small talk,那些寒暄和无聊的话题。说实话,如果你不是在一起共创(比如说现在做的实习就是在帮当地的一个 NGO 组织进行一项艺术慈善拍卖活动)一起做一些有创造性的工作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有效的连接  00:15:06——00:20:37我在云南和海南当地社区旅居的感受社区在提供链接之前可能首先是一个自我充电的驿站 新的创业想法:向外国人兜售中国本土文化的“体验价值” 00:24:28-00:27:18对比起在国外的游民生活,这个创业路径其实是完成了某种角色的互换。当回到自己的土地上,做一个非常扎实的在地文化输出者,这个
More Episodes
本期对谈成员: 蒋荣耀   深圳晚报社会新闻中心主任 ...
Published 10/11/23
Published 10/11/23
Vol.34我邀请了TOPYS的创始人与MINDPARK创意大会的发起人老黄,来跟大家聊聊这场聚集了全球顶尖创意大脑的盛会,以及广告创意对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今年的MINDPARK2023创意大会延续了往年的风格为大家邀请到了与电影《蜘蛛侠:纵横宇宙》合作的创意工作室、中国本土电影《中国奇谭》的总导演、来自瑞士的模块家居品牌USM的可持续发展总监以及设计界绝对的摇滚明星施德明等30位全球顶尖的创意人与商业领袖在这场为期3天的创意思维盛会中,以“多重视角,多维创新”为主题,以“先锋论坛、创意在发生、创意之夜、大师班、大师1V1、主题工作坊、创意城市、创意城市指南、品牌实...
Published 09/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