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3一期由“女科技人员”与“女博士”带来的 Girls Power!
Listen now
Description
 【循环往复】第十三期邀请了来自微软公司的算法研究员Serina、英国牛津归来的经济学博士Shery以及【星空漫谈】的制作者MASA来和大家从对“女科技人员”与“女博士”的刻板印象聊起~ 在节目开始之前我想首先声明一下: 我们这期所提倡的Girls Power 绝不是对女性学历和背景的追捧,而是想要鼓励更多女性可以突破以往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积极加入到那些由男性主导的领域中去。因为行业中男女性比例的不平等可能也会造成由此引发的社会性别不平等问题 在这里我将引述一段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执行干事办公室首席顾问 塞西莉亚·乌加兹·埃斯特拉达女士去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女性菁英论坛中的致辞:    “如今,女性在获得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相关的工作机会方面仍然面临重重挑战和阻碍。在创新和技术变革仍由男性主导的情况下我们不能否认性别偏见的存在 例如:在网上搜索首席执行官的照片时,算法显示只有11%的首席执行官为女性。然而 格兰特·索顿的研究显示,全球仅29%的高级职位由女性担任,人工智能领域约20%的工作由女性担任。在制造业,需要人工智能技能的职位只有15%的女性担任 开始得到广泛应用的智能技术,比如虚拟数字助理,可能会使有害规范永久化。例如:研究表明儿童在与女性角色的语音辅助系统互动时缺乏普遍的礼貌,且他们可能将这样的行为转向现实生活中的女性 在汽车行业,安全带、头枕和安全气囊都是根据模拟男性体型的假人碰撞测试数据设计的结果导致女性受到的保护较少。因此,女性在车祸中严重受伤的可能性比男性高47%,死亡的可能性比男性高17% 如果女性持续在STEM方面的任职人数不足,并且没有机会带领产业变革,人工智能将会扩大性别偏见,而我们则需要承担相关风险。此外,由于女性从事低技能和常规制造业工作的比例过高,人们担心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将取代更多女性的工作,而非男性” 部分剧透: 【04:00】 前几年大家围绕“女程序员”及“女博士”的身份有一些刻板印象和很有意思的讨论,这样的讨论中隐含了哪些性别偏见? 【6:05】 从之前大家调侃“男人、女人、女博士”,“女博士”被看为有些贬义的第三类性别,到最近“女博士”在相亲市场上受欢迎,看起来大家对这个身份感知有一些很大的转变 但其实这里有对这个身份的“”前提:从“女博士”或许会有性格缺陷,到女博士有更好的工作从而可以平衡家庭 这种被指摘的性格缺陷会不会是男性在智识上被女性超越感到的不舒服,成为了“女博士”被指摘性格缺陷的原因? 【13:00】 长久以来社会文化影响了女性的职业定位,比如去做老师,让很多女性自觉或不自觉的接受来自家庭和社会的规训 从小时候对男女生粉蓝色分类,到以娃娃与机械类玩具分性别接触培养,男女生在思维方式与擅长领域中渐渐分化 或许这种分化不是来自天然性别属性,而是来自成长过程中的人为引导? 【19:30】 在梁鸿老师的《梁庄十年》中,村子里常常对“不一样”的人,尤其是女人,给予最多的关注和非议。这种不友好非议却是来自村子里的其他女人,一种女性对女性,集体无意识的压迫 就连作者本身也后来才意识到自己书写的女性只以XX家媳妇的从属身份出现,而没有自己的名字和职业 【22:10】 独行疾,众行远,女性要相互鼓励 女性想打破自己的笼子,
More Episodes
本期对谈成员: 蒋荣耀   深圳晚报社会新闻中心主任 ...
Published 10/11/23
Published 10/11/23
Vol.34我邀请了TOPYS的创始人与MINDPARK创意大会的发起人老黄,来跟大家聊聊这场聚集了全球顶尖创意大脑的盛会,以及广告创意对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今年的MINDPARK2023创意大会延续了往年的风格为大家邀请到了与电影《蜘蛛侠:纵横宇宙》合作的创意工作室、中国本土电影《中国奇谭》的总导演、来自瑞士的模块家居品牌USM的可持续发展总监以及设计界绝对的摇滚明星施德明等30位全球顶尖的创意人与商业领袖在这场为期3天的创意思维盛会中,以“多重视角,多维创新”为主题,以“先锋论坛、创意在发生、创意之夜、大师班、大师1V1、主题工作坊、创意城市、创意城市指南、品牌实...
Published 09/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