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68 | 藝術和虛無主義:我們為什麼要活著?
Listen now
Description
本集節目探討了藝術與虛無主義的主題,並嘗試從不同的哲學家和藝術家角度中尋找對生活意義的解答。 首先,丹麥哲學家齊克果。他主張存在的意義無法僅靠理性思考得到答案,而是需要回歸內心和信仰。這讓我想起了馬克·羅斯科的《無題(黑色和栗色)》,這幅畫深沉的色彩讓人感受到內心深處的情感共鳴,彷彿在呼喚我們重新審視內心的真實感受。 接著,叔本華他認為人類的痛苦來自無盡的欲望。對抗虛無主義的方法之一是通過審美,另一種則是禁欲。Odd Nerdrum的《冰島溫泉》正是這種審美的最佳體現。欣賞這些藝術作品時,我們能暫時逃離現實的煩惱與跳多利益思考,感受到片刻的寧靜與安慰。 尼采提出了權力意志的概念,鼓勵我們自我超越和創造。舟越桂的《另一個人面獸身像》激發了我們對自我的深層反思,這件作品充滿了力量和美感,讓我們感受到精神上的突破,激勵我們勇敢追求自己的夢想。 沙特則強調自由選擇的責任,他認為人的存在是由我們自己創造的。就像《機動戰士鋼彈UC》中的獨角獸鋼彈一樣,它象徵著面對無限可能性的勇氣,提醒我們每個人都有能力改變自己的命運。 最後,卡繆提醒我們接受生活的無意義,享受當下,並在小事中找到存在的價值。無論是與朋友的歡笑,還是日常生活中的點滴,這些都是我們可以找到的意義,這樣就很足夠了。生活的美好就在於那些細微的瞬間,那些讓我們感到溫暖和幸福的時刻。 希望這次的討論大家會喜歡。 #虛無主義 #哲學 #podcast #藝術 #藝術新聞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 Episodes
在這集節目中,我們邀請到了藝術家陳永賢,討論為什麼藝術家會選擇使用自我影像作為創作主題。陳永賢分享了他在攝影、紀錄和創作中的經驗,強調了人際互動和建立關係的重要性,並回顧了不同時期攝影的門檻及其對藝術創作的影響。 其中還有臨時挑戰,提姆丟出了一些著名的肖像類作品,包括保羅·高更和安迪·沃荷。陳永賢即席高水準發揮,分析了他們如何透過自我影像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受。這些藝術家的作品展示了他們對光影的捕捉、日常生活的關注以及自我認識的深刻反思,凸顯了自我影像在藝術表達中的獨特價值。 日常生活作息,包括早起運動和參觀展覽,這些點點滴滴。都展現出藝術家的生活態度和創作理念的密不可分。...
Published 06/19/24
Published 06/19/24
面試,是我們人生中都曾經面對過的一場考試。不管是求學中或求職,面試常常都捉模不定,卻又是關鍵時刻。在這一集裡,我們將模擬一場藝情指揮中心的面試,由我們輪流扮演面試官和應徵者。 這集帶來了 Damien Hirst 作品年代不實所引發的小危機,和總統就職典禮主視覺的簡單討論。除此之外因為前陣子的面試祭典結束,想讓聽眾們看看我們酷酷的面試內容,除了簡單的問答還有情景題,想知道藝情指揮中心面試都準備甚麼節目以及各自的應試風格,都放在這裡~ 歡迎你到我們的網站來逛逛,裡頭有每集節目的封面和國內外藝術新聞和情報,還有各種社群平台可以追蹤並分享給你的朋友們。...
Published 06/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