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有感授把拔的育兒日誌,第八集上線囉!這次邀請到Ivana媽咪,常常需要一人分飾兩角,加上兩個孩子都是男生,年齡又相差五歲多,關關難過😫關關過。疫情期間透過網路平台錄音,音質部分還請見諒! 《Ivana媽咪背景》 我們都是當了爸媽,才開始學習為人父母,感謝孩子來到我的生命,讓我學會真正無私的愛!Ivana是寶弟幼兒園同學的媽媽,因為老公常常需要出差,所以很多時候必須自己帶孩子、照顧他們、教導他們。本身也是職業婦女,工作也很常需要加班,因此卡在工作和家庭中間,非常的辛苦。但是,她還是非常專注於陪伴和溝通,不管自己再累再煩,還是堅持用力用心的跟孩子互動、交流、談話、同理。 《對孩子的期許》 🌻健康、快樂的成長(所謂的健康,包括身、心、靈) 🌻在不違背公理正義、不犯法、不害人的前提下,能為所欲爲 🌻明目張膽!有判斷是非的智慧,以及面對挑戰的勇氣! 《育兒感想》 教養之路就像打怪,過完一關,還有一關。 《議題》 「黑臉、白臉,你要用哪一張臉來面對孩子?」 父母其實更應該在孩子面前示弱,除了能讓他同理妳的處境,也能示範如何處理情緒低潮。 適時的跟孩子道歉,更能讓他學習承認...
Published 06/19/21
👨有感授把拔的育兒日誌,第八集上線囉!這次邀請到Ivana媽咪,常常需要一人分飾兩角,加上兩個孩子都是男生,年齡又相差五歲多,關關難過😫關關過。疫情期間透過網路平台錄音,音質部分還請見諒! 《Ivana媽咪背景》 我們都是當了爸媽,才開始學習為人父母,感謝孩子來到我的生命,讓我學會真正無私的愛!Ivana是寶弟幼兒園同學的媽媽,因為老公常常需要出差,所以很多時候必須自己帶孩子、照顧他們、教導他們。本身也是職業婦女,工作也很常需要加班,因此卡在工作和家庭中間,非常的辛苦。但是,她還是非常專注於陪伴和溝通,不管自己再累再煩,還是堅持用力用心的跟孩子互動、交流、談話、同理。 《對孩子的期許》 🌻健康、快樂的成長(所謂的健康,包括身、心、靈) 🌻在不違背公理正義、不犯法、不害人的前提下,能為所欲爲 🌻明目張膽!有判斷是非的智慧,以及面對挑戰的勇氣! 《育兒感想》 教養之路就像打怪,過完一關,還有一關。 《議題》 「黑臉、白臉,你要用哪一張臉來面對孩子?」 父母其實更應該在孩子面前示弱,除了能讓他同理妳的處境,也能示範如何處理情緒低潮。 適時的跟孩子道歉,更能讓他學習承認錯誤。 ...
Published 06/19/21
👨有感授把拔的育兒日誌,第七集上線囉!這次邀請到老婆Mandy一起訪問加拿大🇨🇦認識的共同好友Chris媽咪。疫情期間透過網路平台錄音,音質部分還請見諒! 《Chris媽咪背景》 有感授把拔在溫哥華就認識到現在十幾年的老朋友。直腸子,有話直說,有義氣,熱於助人。本身單身的家庭背景,小時候常常需要負責照顧弟弟🧍‍♂。媽媽忙於工作,無暇顧及感受,又期待Chris必須把弟弟照顧好,導致長久以來情緒和感受壓在心中。 自己結婚生子後,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時常必須一肩扛起照顧責任,戴著「盡責全職媽媽」的帽子,被傳統觀念賦予種種的「理所當然」,把自己綁死在許多的「本來就該如此」,搞得自己不快樂,家裡也烏煙瘴氣。 後來經過一陣反思,告訴自己要去想「我擁有什麼」和「我接下來可以怎麼做」。把思維轉換,多去想美好的事物,放自己一馬,放掉沒必要的堅持,多花時間照顧自己的感受,做些讓自己快樂的事情。把自己心態和心情調整好,才能有心力去好好照顧孩子的感受。 《教養目標》 1. 在自己能力範圍內,為所在乎的人著想 2. 自主負責 3. 不拘小節 🧍‍♀《喬西姊姊 -...
Published 06/05/21
👨有感授把拔的育兒日誌,第七集上線囉!這次邀請到老婆Mandy一起訪問加拿大🇨🇦認識的共同好友Chris媽咪。疫情期間透過網路平台錄音,音質部分還請見諒! 《Chris媽咪背景》 有感授把拔在溫哥華就認識到現在十幾年的老朋友。直腸子,有話直說,有義氣,熱於助人。本身單身的家庭背景,小時候常常需要負責照顧弟弟🧍‍♂。媽媽忙於工作,無暇顧及感受,又期待Chris必須把弟弟照顧好,導致長久以來情緒和感受壓在心中。 自己結婚生子後,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時常必須一肩扛起照顧責任,戴著「盡責全職媽媽」的帽子,被傳統觀念賦予種種的「理所當然」,把自己綁死在許多的「本來就該如此」,搞得自己不快樂,家裡也烏煙瘴氣。 後來經過一陣反思,告訴自己要去想「我擁有什麼」和「我接下來可以怎麼做」。把思維轉換,多去想美好的事物,放自己一馬,放掉沒必要的堅持,多花時間照顧自己的感受,做些讓自己快樂的事情。把自己心態和心情調整好,才能有心力去好好照顧孩子的感受。 《教養目標》 在自己能力範圍內,為所在乎的人著想 自主負責 不拘小節 🧍‍♀《喬西姊姊 -...
Published 06/05/21
👨有感授把拔的育兒日誌,第六集上線囉!這次接續EP5越洋訪問澳洲的朋友,收音品質還請見諒。重點會放在「放手」、「誠實」和「負責任」 還記得我的兩個小孩第一天去幼兒園和小學🏫,第一次學游泳🏊‍♀️,第一次去海灘踩浪花🌊,第一次學直排輪,他們從一開始緊張興奮,到突破恐懼。每個小小成果都會大叫:「爸媽,你們看!」,每次目標達成都會等不及說:「我成功了,你有看到嗎?」一路上孩子非常需要父母不斷地鼓勵建立信心,而父母也要認真地給予肯定,讓孩子感受到 I’m proud of...
Published 05/28/21
👨有感授把拔的育兒日誌,第六集上線囉!這次接續EP5越洋訪問澳洲的朋友,收音品質還請見諒。重點會放在「放手」、「誠實」和「負責任」 還記得我的兩個小孩第一天去幼兒園和小學🏫,第一次學游泳🏊‍♀️,第一次去海灘踩浪花🌊,第一次學直排輪,他們從一開始緊張興奮,到突破恐懼。每個小小成果都會大叫:「爸媽,你們看!」,每次目標達成都會等不及說:「我成功了,你有看到嗎?」一路上孩子非常需要父母不斷地鼓勵建立信心,而父母也要認真地給予肯定,讓孩子感受到 I’m proud of...
Published 05/28/21
迪士尼的經典卡通「海底總動員」中,小丑魚爸爸Marlin因為Nemo從小右鰭發育不良,深怕兒子受傷,所以從小到大無微不至的照顧和過度保護。直到有一天Nemo意外被捕走了!Marlin踏上尋兒之路,為了一絲希望,鼓起勇氣跨越整個海洋,也跨出自己的舒適圈。最終,找到Nemo後發現,原來兒子已經有能力照顧自己了。 Marlin就像許多父母的寫照,從小看著孩子長大。小的時候怕他們吃不飽睡不飽,進學校怕他們被排擠被霸凌,再大一點怕他們交到壞朋友學壞,許多的擔心,就像是一個防護罩把孩子保護在我們認為的舒適圈裡。但是,當我們不得不踏出去時,才猛然發現我們所謂的威脅可以讓孩子學到「勇氣」,未知對孩子來說是「新奇」,糾紛是學習「互賴」的機會。孩子,其實早就已經準備好去探索這個世界。父母只需要給他們一句加油和一個擁抱,就夠了。 Gloria媽咪為了給孩子一個快樂成長的環境,毅然決然的從臺灣搬到澳洲🦘。這一次聊了很多,所以拆成兩集跟大家分享,前半集會聊到⋯ 1. 怎麼引導孩子換位思考建立同理心? 2. 怎麼有原則又靈活地與孩子約法三章? 3. 怎麼讓孩子「教」出自信心? 4....
Published 05/19/21
迪士尼的經典卡通「海底總動員」中,小丑魚爸爸Marlin因為Nemo從小右鰭發育不良,深怕兒子受傷,所以從小到大無微不至的照顧和過度保護。直到有一天Nemo意外被捕走了!Marlin踏上尋兒之路,為了一絲希望,鼓起勇氣跨越整個海洋,也跨出自己的舒適圈。最終,找到Nemo後發現,原來兒子已經有能力照顧自己了。 Marlin就像許多父母的寫照,從小看著孩子長大。小的時候怕他們吃不飽睡不飽,進學校怕他們被排擠被霸凌,再大一點怕他們交到壞朋友學壞,許多的擔心,就像是一個防護罩把孩子保護在我們認為的舒適圈裡。但是,當我們不得不踏出去時,才猛然發現我們所謂的威脅可以讓孩子學到「勇氣」,未知對孩子來說是「新奇」,糾紛是學習「互賴」的機會。孩子,其實早就已經準備好去探索這個世界。父母只需要給他們一句加油和一個擁抱,就夠了。 Gloria媽咪為了給孩子一個快樂成長的環境,毅然決然的從臺灣搬到澳洲🦘。這一次聊了很多,所以拆成兩集跟大家分享,前半集會聊到⋯ 怎麼引導孩子換位思考建立同理心? 怎麼有原則又靈活地與孩子約法三章? 怎麼讓孩子「教」出自信心? 怎麼適時的放手讓孩子展翅飛翔? 讓我...
Published 05/19/21
孩子小的時候,父母總是忙於照顧基本需求,把屎把尿,餵奶哄睡。當下,我們總是會閃過一個念頭,期盼他們可以快點長大,自己走路,自己吃飯,自己上廁所,自理所有事情。這樣我們就出運了!但是,殊不知,孩子越來越大,生理上可以自理,心理上確需要更多關注。行為和思想上,也需要利用生活中每一次的事件,花時間和心力多溝通,建立親子關係的心理安全感和信任基礎,才能讓孩子願意找你談心事。 你是否覺得孩子學校有什麼事情都不會跟你說? 你是否覺得孩子總是把你的話當耳邊風? 你是否覺得孩子過於依賴父母導致無法獨立思考、判斷對錯? 我還記得我小時候,「獅子王」在戲院上映,我永遠記得爸爸帶著我去看這部電影🎬。不知道是單純喜歡這部片,還是因為是爸爸陪我去看的關係,我打從心底覺得這是迪士尼最好看的作品,前前後後看了十次吧。現在回想起來,可能真的是因為小時候爸爸常常忙於工作,大部分時間都是媽媽陪伴,難得會有跟爸爸獨處的時間,加上電影情節是描述父子關係,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特別感動,也特別羨慕有木法沙這樣的爸爸。後來看了許多文章,證明父親在孩子心理成長的路上,其實扮演了極重要的角色,尤其是那種「安定」和「安穩」的...
Published 05/14/21
孩子小的時候,父母總是忙於照顧基本需求,把屎把尿,餵奶哄睡。當下,我們總是會閃過一個念頭,期盼他們可以快點長大,自己走路,自己吃飯,自己上廁所,自理所有事情。這樣我們就出運了!但是,殊不知,孩子越來越大,生理上可以自理,心理上確需要更多關注。行為和思想上,也需要利用生活中每一次的事件,花時間和心力多溝通,建立親子關係的心理安全感和信任基礎,才能讓孩子願意找你談心事。 你是否覺得孩子學校有什麼事情都不會跟你說? 你是否覺得孩子總是把你的話當耳邊風? 你是否覺得孩子過於依賴父母導致無法獨立思考、判斷對錯? 我還記得我小時候,「獅子王」在戲院上映,我永遠記得爸爸帶著我去看這部電影🎬。不知道是單純喜歡這部片,還是因為是爸爸陪我去看的關係,我打從心底覺得這是迪士尼最好看的作品,前前後後看了十次吧。現在回想起來,可能真的是因為小時候爸爸常常忙於工作,大部分時間都是媽媽陪伴,難得會有跟爸爸獨處的時間,加上電影情節是描述父子關係,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特別感動,也特別羨慕有木法沙這樣的爸爸。後來看了許多文章,證明父親在孩子心理成長的路上,其實扮演了極重要的角色,尤其是那種「安定」和「安穩」的感覺...
Published 05/14/21
👨有感授把拔的育兒日誌,第二、三集的有感TRUE綜整特集BR1上線囉!祝大家母親節快樂❤️節目最後有彩蛋喔🥚 Kira和Laura媽咪的分享,讓我們更知道怎麼處理孩子情緒、認識情緒、駕馭情緒。也讓我思考了一些問題: 1. 我們是否能陪伴孩子多一些?忽略少一些? 2. 我們是否知道孩子在想什麼?在乎什麼? 3. 我們是否知道孩子有什麼困難?什麼痛點? 4. 我們是否已經盡全力幫助他們了? 5. 我們是否在要求孩子時,先管好自己的情緒? 6. 我們是否有以身作則,讓孩子有學習的榜樣? 7. 我們是否願意放下手機,和孩子多講幾句話,多看他們幾眼,多懂他們的心情? 8. 我們是否有給孩子一個安定安穩的生活,讓他們心中充滿安全感去面對自己的情緒? 我們一起來反思一下吧!看看有沒有一些方法,提醒我們自己多陪孩子聊聊天,安排固定時間和孩子分享感受。歡迎大家留下你們的感觸、想法、方法、反饋喔! #有感授把拔的育兒日誌 #駕馭情緒 #言教不如身教 #認識情緒 #陪伴成長 #習慣說出感受 音樂: For Now 音樂家: Gabriel 網址:...
Published 05/08/21
大家還記得迪士尼的經典卡通「冰雪奇緣」中,Elsa如何從一開始試圖壓抑自己的魔法,甚至把自己與外界隔絕。到後來,她高唱主題曲Let It Go,放掉束縛但卻冷凍了世界。最終,她意識到自己對魔法不認識而造成的恐懼和不安,才是造成一切失控的主要原因。一路上,因為Anna不斷的鼓勵和支持,用愛融化了冰。 其實,Elsa駕馭魔法的過程,就像是我們孩子在學習駕馭情緒一樣。在生氣的時候,孩子會試著壓抑它或把自己關起來生悶氣。在玩瘋的時候,會得意忘形的大叫亂跑而影響別人。慢慢地,透過不斷練習與情緒相處,加上父母愛的鼓勵和支持,才能更有機會幫助孩子認識情緒,學會掌控情緒。 - 想知道我們身為父母,怎麼像Anna一樣,幫助孩子跟情緒當好朋友嗎? - 想知道怎麼降低孩子情緒失控的因素嗎? - 想知道怎麼透過專業評估和早療改善孩子情緒問題嗎? 這次節目邀請到Laura媽咪來跟我們分享,育兒路上的心路歷程 1. 她如何意識到孩子情緒需要幫助呢?然後採取哪些行動呢? 2. 她如何透過評估、早療課程幫助孩子駕馭情緒呢? 3....
Published 05/06/21
大家還記得迪士尼的經典卡通「冰雪奇緣」中,Elsa如何從一開始試圖壓抑自己的魔法,甚至把自己與外界隔絕。到後來,她高唱主題曲Let It...
Published 05/06/21
人是情感的動物,不過,往往我們很多時候都太急於處理事情及問題,而忽略了感受。到最後,我們對情緒越來越陌生,然後變成無感。當人與人之間,少了感受的溫度,誤解和代溝就會相應而生。因為,同理不見了。 我們都知道,情緒需要出口,如果孩子不習慣說出情緒,就沒辦法認識情緒,不認識就不會懂,當然就會管不住、管不了、管不著。所以,情緒一來,就會不知所措,亂了陣腳。 想知道怎麼讓孩子感同身受嗎? 想知道怎麼讓孩子認識情緒嗎? 想知道怎麼讓孩子學會同理嗎? 這次節目邀請到Kira媽咪來跟我們分享,育兒路上的轉變 1. 她如何在工作與家庭之前抉擇,是什麼事件打醒曾經是個工作狂的她呢? 2. 她如何以身教和陪伴讓孩子不只看到父母努力的一面,也讓孩子發現父母也有脆弱面? 3. 她如何理性地處理孩子情緒崩潰的狀況,並且認知與孩子對談的重要性呢? 讓我們一起來聽聽Kira媽咪和她兩個寶貝,法寶哥哥🧍‍♂️和米果妹妹🧍‍♀️的故事吧! 音樂: Balloon 音樂家: @iksonmusic
Published 05/02/21
人是情感的動物,不過,往往我們很多時候都太急於處理事情及問題,而忽略了感受。到最後,我們對情緒越來越陌生,然後變成無感。當人與人之間,少了感受的溫度,誤解和代溝就會相應而生。因為,同理不見了。 我們都知道,情緒需要出口,如果孩子不習慣說出情緒,就沒辦法認識情緒,不認識就不會懂,當然就會管不住、管不了、管不著。所以,情緒一來,就會不知所措,亂了陣腳。 想知道怎麼讓孩子感同身受嗎? 想知道怎麼讓孩子認識情緒嗎? 想知道怎麼讓孩子學會同理嗎? 這次節目邀請到Kira媽咪來跟我們分享,育兒路上的轉變 她如何在工作與家庭之前抉擇,是什麼事件打醒曾經是個工作狂的她呢? 她如何以身教和陪伴讓孩子不只看到父母努力的一面,也讓孩子發現父母也有脆弱面? 她如何理性地處理孩子情緒崩潰的狀況,並且認知與孩子對談的重要性呢? 讓我們一起來聽聽Kira媽咪和她兩個寶貝,法寶哥哥🧍‍♂️和米果妹妹🧍‍♀️的故事吧! 音樂: Balloon 音樂家: @iksonmusic
Published 05/02/21
大家好!歡迎收聽有感授把拔的育兒日誌,我是大寶。有一個八歲的兒子叫寶弟,一個六歲的女兒叫晴晴。 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國中二年級就出國留學,先到新加坡四年,所以有機會在國際學校接觸世界各地來的同學,其實我以前是一個閉俗的宅男,後來在國外的環境接受到許多鼓勵,最後,變得比較開朗,而且在畢業典禮舞會上獲選為prom king。 後來,我移民到加拿大🇨🇦然後在那邊唸完大學和研究所,也是那段時間讓我自己克服上台做簡報的恐懼,然後也意識到化繁為簡的重要。社交上,我體驗到如何與不同文化的人互動,了解如何融入外國人的生活圈。我透過不斷觀察和練習,努力讓自己成為人與人之間的橋樑。 回台後,我曾擔任成人幼兒英文老師,在外商企業中,歷經十多年人資學習與發展經驗,透過教練技巧幫助人覺察潛力並自主成長。擁有GCDF全球職涯發展師證照,可透過對話協助找出需求,自我探詢生涯價值。將「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和「情境式領導」兩套經典理論活用在育兒路上,證明只要有正確正向思維就能養成好習慣,只要認知「沒有最好的領導方式,只有最適合的領導方式」就能與孩子靈活互動,打造像朋友般的親子關係。 還記得「The...
Published 04/24/21
大家好!歡迎收聽有感授把拔的育兒日誌,我是大寶。有一個八歲的兒子叫寶弟,一個六歲的女兒叫晴晴。 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國中二年級就出國留學,先到新加坡四年,所以有機會在國際學校接觸世界各地來的同學,其實我以前是一個閉俗的宅男,後來在國外的環境接受到許多鼓勵,最後,變得比較開朗,而且在畢業典禮舞會上獲選為prom king。 後來,我移民到加拿大🇨🇦然後在那邊唸完大學和研究所,也是那段時間讓我自己克服上台做簡報的恐懼,然後也意識到化繁為簡的重要。社交上,我體驗到如何與不同文化的人互動,了解如何融入外國人的生活圈。我透過不斷觀察和練習,努力讓自己成為人與人之間的橋樑。 回台後,我曾擔任成人幼兒英文老師,在外商企業中,歷經十多年人資學習與發展經驗,透過教練技巧幫助人覺察潛力並自主成長。擁有GCDF全球職涯發展師證照,可透過對話協助找出需求,自我探詢生涯價值。將「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和「情境式領導」兩套經典理論活用在育兒路上,證明只要有正確正向思維就能養成好習慣,只要認知「沒有最好的領導方式,只有最適合的領導方式」就能與孩子靈活互動,打造像朋友般的親子關係。 還記得「The...
Published 04/2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