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 听青年鉴藏家讲述金石碑帖的前世今生(上)
Listen now
Description
碑帖拓本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独树一帜的艺术形式。它在古代之所以能够一直发挥着多方面的作用,离不开历朝历代的收藏活动。经历了梁启超所说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之后,社会文化景观在某种意义上已被重塑。但是,碑帖作为古代文明的产物,在当代社会仍然有它自己的位置,受到像本期嘉宾一样的年轻人的关注,被他们收藏、研究,不断焕发新的光彩,成为我们回顾民族历史的一扇窗口。 本期话题成员 主持人: 邢冬妮 嘉宾: 唐雪康 复旦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 陈博洋 文物出版社编辑 麦   根 艺术史博士 —时间轴— 02:21- 碑帖是什么? 11:16- 碑帖收藏与研究始于何时? 21:44- 访碑有何意义? 36:07- 相比于潮玩,为什么碑帖鉴藏的年轻受众少? 56:18- 善本碑帖因何而“善”? 另类潮玩&过气网红:金石碑帖的前世今生(上) 以下是本期内容节选(根据音频内容整理) �   北宋:碑帖收藏与研究的第一次高潮  麦:虽然金石学兴起于宋代,但是,碑帖收藏活动不完全等同于作为一门学问的金石学。根据比较可靠的史料,收集碑帖的活动唐代就有了,例如,韩王李元嘉就大量收集碑帖拓片,只不过他的目的大概不是用于学术研究。所以应该说,碑帖收藏的行为可以追溯到唐代甚至更早,但只有到了宋代,才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化风气。  唐:那个时候是不拿碑帖当文物的,毕竟当时去古未远。金、石要区分,北宋人主要关注金,即钟鼎彝器,而不是石。关注钟鼎彝器,也并不是关注拓片,而是关注原器。北宋人只是把碑帖当作资料,欧阳修写《集古录跋尾》,他不需要拓片,只需要文字,他就可以写题跋。  陈:我记得李清照《金石录后序》里面讲到,金兵打过来,她往南逃,由于带不走太多东西,她必须丢弃一些文物,但她丢弃是有顺序的,具体记得不太清楚了,好像她是先把一些普通刻本丢掉,然后丢画,画丢的可能是一套的那种,再丢的是没有款识的青铜器,再扔监本书,最后实在拿不动了,才开始丢青铜重器。在金和石里面,我们会觉得吉金文字更高古,宋代人是不是也有这种想法?因为李清照最后才丢带铭文的青铜器,毕竟那个东西本身是很重的,按道理来说逃难的时候应该先把最重的扔掉,但是因为上面有文字又很古老,比那些画古老,所以哪怕它最重,李清照也要最后才丢。这种越古越推崇的观念,放眼后代,可能还多多少少有一定的继承。 (编者按) “建炎丁未春三月,奔太夫人丧南来,既长物不能尽载,乃先去书之重大印本者,又去画之多幅者,又去古器之无款识者。后又去书之监本者,画之平常者,器之重大者。凡屡减去,尚载书十五车。至东海,连舻渡淮,又渡江,至建康。青州故第,尚锁书册什物,用屋十余间,期明年春再具舟载之。十二月,金人陷青州,凡所谓十余屋者,已皆为煨烬矣。” ——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麦:宋代人在收集青铜器的同时,其实也大量收集石刻拓片,我举几个例子。比如,欧阳修在《集古录目序》里就提到,泰山、峄山、会稽的刻石和汉魏以来的名碑都要“因其石本,轴而藏之”,石本就是拓片,他要把拓片裱成卷轴来妥善收藏。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也讲,她年轻的时候和她丈夫赵明诚经常去相国寺买石刻拓片。其实,不仅像欧阳修、赵明诚、李清照这样的上层知识精英收藏碑拓,就连
More Episodes
「听完这期内容,没人会说你不懂书法了...」 金石碑帖的价值之所以影响多种学科门类,离不开历朝历代的收藏活动,如今,受到像本期嘉宾一样的年轻人的关注,被他们收藏、研究,又将会焕发怎样的光彩? 本期话题成员 主持人: 邢冬妮 嘉宾: 唐雪康 复旦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 陈博洋 文物出版社编辑 麦   根 艺术史博士 —时间轴— 02:21- 碑帖与拍卖行征集 07:05- 题跋行为开始于何时 12:19- 题跋多少与收藏人群的关系 15:40- 好题跋需具备的几个条件 21:12- 最差的题跋 27:50-...
Published 01/24/21
Published 01/2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