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般若Ep08|什么是正念?
Listen now
Description
「宇宙般若」是「照见合作社」新推出的播客,将与另一档播客「柴米油盐诗酒花」交替更新。 在「柴米油盐诗酒花」里我们以每个ta为镜,对谈“现实生活”;照见自我,大胆说出自己的内心独白。 「宇宙般若」是我们探讨“精神世界”的栏目。分享我们从占星、塔罗、炼金术、哲学、宗教、历史、心理学、艺术和神话中寻找到的内在逻辑,尝试听懂宇宙的语言。 两个播客,从精神和生活的不同维度,借由自然规律的道来指导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术。最终,找到内在和外在世界的平衡点,学会以更稳定的内心拥抱现实世界。 什么是正念? Hi,我是April。从这期播客开始,我会持续更新一些有关正念和冥想的音频。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每日冥想和正念练习,帮助我获得了对自己的“观察者视角”和“不请自来的灵感”。 这让我可以时刻稳定地处于当下的生活中,不被“过去”影响,不为“未来”焦虑,只是简单地跟随自己的内心,把自己手里的事情完成,去和身边的人深度联结。 广义的正念,是一种生活方式。 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被理解为沉浸式的工作,吃饭,读书,写作,听音乐;在交谈时能够专注地倾听回应,而不是频繁被手机or其它事物吸引注意力。 你是否能跟当下正在面对的人事物建立起一对一的“你—我”关系,取决于你的专注力。 专注能够带来我们“在一起”的良好感受,这个良好的感受可以带来“亲密感”,感到亲密是我们作为人,获取幸福和满足的情感体验。 这是正念生活带给我们最直观的好处。 有一句很诗意的广告语,“身未动,心已远”。讲的似乎是对远方的憧憬,对踏上旅途的向往。但仔细想想,如果总是身体处于当下的空间环境,而心一直在望向远方;处于这种身心分离的状态,真的能够让自己感到舒适,平衡,喜悦吗? 佛教六祖坛经里有这样一个故事,六祖慧能来到广州的法性寺,正好赶上印宗法师给弟子们公开讲解《涅槃经》,忽然刮起一阵风,让寺庙周围的旗幡随之飘动起来。听法的一位僧人于是感慨道:风在吹动;而另一位僧人则反驳他:明明是幡在飘动。 两人为此激烈地争辩了起来。 这时候六祖惠能拦下他们,解释道—“非是幡动,非是心动,仁者心动。”这并不是风在动,也不是幡在动,而是因为你们的心在动。 这个“仁者心动”,智慧地解释了“心无外物,物以心生”。我们的心借助自身的经验,编造出一个个“故事”,让我们忽略事物的全面性,而笃信自己认定的某种现象或某个事物其中一个侧面解释。 故事里那两个僧人的心跑掉了,做不到安住在当下,全身心地面对自己正在做的事——“听经修法”;类比我们的日常生活,可以从中领悟到,专注除了可以帮助提高效率,还有更重要的一个作用,那就是让我们保持稳定,不为外界的杂音影响,感到焦虑,作出“内卷”or“躺平”等消极抵抗。 这是正念生活带来的第二个直观好处。 保持清醒,才有可能理智地提醒自己,无论处于任何条件or环境里,我们仍然是有其它选择的。 如果只用一句话来解释正念,我会把它形容为“有意识地对当下的觉察。” “当下” — 是正念的重点。我们可以从念这个文字的结构来理解先祖造字的用心和智慧。“念”,上面是今天的今,下面是心脏的心,合在一起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今天的心”,“此时此刻的心”,“当下的心”。 这就是当下的定义了。 你的心就在当下,专注在此时此刻,哪里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