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太平天国 鸦片战争以后,由于清政府的软弱无能,国外毒贩开始向中国大量运销鸦片。白银的继续外流,加上外国廉价工业品也随之大量涌入,致使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手工业者和农民纷纷破产,失去生计。于是,破产的农民和战争遣散后的兵勇开始发动起义。在公元1840年到公元1850年间,两广和两湖地区,农民起义战争爆发数量最多。这其中,一个叫太平天国的农民起义应运而生,而他的领袖叫洪秀全。 洪秀全,公元1814年出生于广东花县。他原本是个读书人,曾多次参加清朝的科举考试,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因此,洪秀全把自己对当时社会制度的不满,和广大人民的苦难联系起来,开始探索救国救民之路。 公元1836年,洪秀全认识了名叫粱发的基督徒。粱发送给洪秀全一本名叫《劝世良言》的书,正是这本书,使得洪秀全走上了起义的道路。洪秀全仔仔细细阅读了这本书,并以此为基础,创立了“拜上帝会”。之后,洪秀全又花了两年的心血写成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书籍文章,开始对广大下层人民宣传教义。洪秀全说,人人都是上帝的儿女,应该平等相爱。上帝派我到人间解救你们的苦难,所以,我们要团结起来,夺回自己的权利。 ...
Published 04/07/20
Published 04/07/20
第一次鸦片战争 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冬,道光帝派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次年6月,林则徐将查缴的200多万斤鸦片,在虎门销毁,是为虎门销烟。 英国政府因为利益受损而十分恼怒。于是,利用这次事件,英国借口保护通商,并在美国的支持下,准备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 虎门销烟后,林则徐也知道,英国人远道而来,费用高昂,必难长期与中国对抗。同时还探听到,义律军费不足的密报,进而对随时爆发的战争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他命令关天培严密防守各个隘口,不给敌人以可乘之机;组织盐商和潮州商人募捐战争费用,从强健仇洋的农民当中募集水勇5000人备战;同时在虎门周围水域安放铁链、木排等防御设施,准备了大量的小型战船、火攻船等,林则徐从外洋采购了一批新式武器,包括200台新式火炮,甚至还买到一艘美国的火轮船,以便士兵学习攻船技能。 所有这些战争准备,在传统战争的范畴内已属周详备至,以致林则徐本人也不无骄傲地乘船到狮子洋,检阅海上各兵种协同攻占的演习。为激励官兵士气,林则徐检阅之际公布了悬赏令:凡杀白种人一名赏银200两(白种人指的是欧洲人),杀黑种人一名赏银100两(黑种人指的是...
Published 04/07/20
Published 04/07/20
林则徐虎门销烟 公元1820年,道光帝继位,但他所接下来的,可是父亲嘉庆帝留下的一个烂摊子。而以道光的才智和魄力,是无法开创一个新的局面的。但他又不想让祖宗的基业毁在自己手里,所以仍然兢兢业业,恪守祖制,力图振兴衰败的清王朝,可道光的才华既不及祖父乾隆,又精明不如曾祖雍正,胆略更是不如高祖康熙,所以想要重振雄风,实在是勉为其难。 此时,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邻近中国的印度和缅甸都已成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等西方列强在中国推销商品,企图占领中国市场,但却受到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的限制,也受到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结构的抵抗。英国政府用外交手段打开中国大门的尝试失败之后,便增派商船到中国沿海进行走私活动,后来竟用卑鄙的手段向中国输入鸦片。 英国商人通过东印度公司,把成批的鸦片运往中国。而且英国商人每年都从中国赚走大量的白银。仅道光帝执政的前15年,就有6000万两以上的白银外流,致使国库空虚、财政枯竭。更为严重的是,鸦片给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也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无数百姓因为吸食鸦片上瘾,被搞得倾家荡产、家破人亡。很多清朝士兵也吸食鸦片,致使根本没有力气打仗,军队的战斗力大打折扣...
Published 04/06/20
Published 04/06/20
嘉庆暴毙 白莲教起义又称"川楚白莲教起义", 是在嘉庆元年(1796年)至九年(1804年),湖北、四川、陕西三省,以白莲教为组织形式的农民反抗封建压迫的起义。白莲教起义军在历时九年多的战斗中,占据或攻破州县多达二百零四个,抗击了清政府从十六个省征调来的大批军队,歼灭了大量的清军,击毙副将以下将弁biàn四百余名,提镇等一﹑二品大员二十余名,清政府共耗资军费二亿两,相当于清政府四年的财政收入。这次起义使清王朝元气大伤,而此后,清王朝的统治也逐渐走向了衰落。 嘉庆皇帝亲政后,虽然惩处了大贪官和珅,但吏治的腐败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夏,嘉庆帝率领大批随员、名优艺妓,浩浩荡荡向木兰进发,不久抵达热河,安顿于避暑山庄,开始了木兰秋狝(xiǎn)。但谁也没想到,就在这一年的七月二十五日,嘉庆帝在毫无任何预兆的情况下,突然离开了人世。 皇帝驾崩,热河行宫立即封锁消息,避暑山庄大门紧闭,限制所有人员出入。直到二十七日,留京的王公大臣才得悉噩耗。而嘉庆帝猝死的原因,却没有人知道。于是,民间就产生了各种版本的推测和传说。 其中一个普遍的说法是遭雷劈而死。话说嘉庆...
Published 04/05/20
Published 04/05/20
巨贪和珅 乾隆继位之初,励精图治,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国家的统一等许多方面,都取得了重大建树,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国家安定,经济繁荣,国库充实,国家政权也出现了自清军入关以来,空前巩固和强盛的局面。但是,随着盛世的到来,乾隆皇帝逐渐陶醉在“盛世圣绩”的歌功颂德之中。于是,他开始了挥霍无度的享乐生活,而且在他的纵容和影响下,朝廷上下奢靡之风日长,吏治日趋败坏,官员贪污,兼并土地的现象日渐严重,自然灾害也频繁发生,广大农民的生活状况愈加的恶化。乾隆中期以后,清朝的统治虽然已达到全盛的顶点,但在其背后,却隐藏着深刻的社会危机。 据统计,从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到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共计30年的时间里,累计查办惩处的贪污大案多达21起。可是惩处归惩处,贪污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杜绝,属于治标不治本,这问题的根本就出在乾隆皇帝自己的身上。乾隆本人十分追求奢华,这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出巡,乾隆在位期间效仿康熙帝,前后共6次南巡,5次西巡,而且每次出巡的花费都十分巨大,可谓劳民伤财;二是大兴土木,斥巨资在全国各地建造宫殿名园。这样一来,各级官员就不得不搜刮民财,给百姓带来深重的...
Published 04/05/20
Published 04/05/20
Published 04/05/20
Published 04/04/20
十全老人 乾隆继位后,继续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以巩固帝国的统一。这也是乾隆一生中重要的实践活动。他在位期间,先后领导了10次重大军事行动:两次平定准噶尔,两次金川之役,以及平定大小和卓之乱,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缅甸之役,安南之役以及两次抗击廓kuò尔喀之役。因此,乾隆晚年曾自我总结,说自己一生有“十全武功”,并自称为“十全老人”。 准噶尔部是我国西北地区的厄鲁特蒙古诸部之一。康熙中期以后,该部崛起,先后兴兵进犯喀尔喀、青海和西藏等地。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定和统一,康熙、雍正两朝都曾先后对西北用兵。康熙曾三次亲征噶尔丹。噶尔丹被击败后,他的侄子策布阿拉布坦在西北仍然拥有很大的势力,并控制了新疆、西藏和青海等地。策布阿拉布坦死后,他的儿子噶尔丹策零继续统帅准噶尔部。由于清政府的军事打击,准噶尔部的进犯活动有所收敛。恰巧,在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后,准噶尔上层贵族发生了争夺汗位的内乱。在这种情况下,乾隆趁机攻占了伊犁。噶尔丹策零的外甥阿睦尔撒纳,先是向清廷投降,后来又再次反叛。于是,清军第二次出兵,这一次,彻底清除了准噶尔部的反叛势力。 在平定了准噶尔部上层贵族的叛乱后,乾隆...
Published 04/04/20
Published 04/04/20
秘密建储 清代从康熙朝开始,继续沿用中原各王朝立嫡长子的做法,来确定皇位继承人。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康熙下诏册立嫡长子胤礽为皇太子。康熙一生有很多的子女,在位时间又长,而过早地公开册立太子,造成了皇帝和太子之间、太子和诸皇子之间的诸多矛盾和纷争。后来矛盾竟然激化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致使皇权受到了威胁,政局也因此动荡不宁,因此,康熙帝不得已两次废黜皇太子胤礽。 到了康熙晚年的时候,诸皇子们为了储君之位,展开了残酷的争夺,甚至到了手足相残的地步。这不但严重影响了政局的稳定,也让康熙本人心力交瘁,痛心不已。实际上,册立储君和皇位继承权的问题,一直都是历朝历代,最高统治集团内部一个最大的矛盾。本身经历过储位之争的雍正帝,为了避免骨肉相残的悲剧再次发生,便决定寻求一个办法,来解决这个历史性难题。 雍正在登基后不久,便在乾清宫召集各王公大臣,一起来商议立储的新办法。雍正对众大臣说,想当年父皇因为储位的事情,太子立了又废,废了又立,弄得心神憔悴。朕认为立储乃是关系到朝廷长治久安的大事,终归要有个预先安排,列位臣工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 大臣们都不敢对如此重大的事情随意发表意见,...
Published 04/03/20
Published 04/03/20
Published 04/03/20
严猛治国 雍正帝继位后,大开杀戒,重刑处理了一批贪官污吏。而年羹尧案就是其中的一桩。年羹尧原籍安徽怀远。兄年希尧亦曾任工部侍郎。他的妹妹曾是雍亲王胤禛的侧福晋,雍正继位后被册封为贵妃。雍正继位之初,让年羹尧掌管抚远大将军印。同年,青海罗卜藏丹津叛乱,年羹尧率军征讨,很快平息了战乱。 在此之前,年羹尧因为平定西藏和郭罗克之乱有功,已经先后受封三等公和二等公。此次平定青海叛乱,筹划周详、出奇制胜。雍正喜出望外,晋升年羹尧为一等公。此外,还赏给年羹尧的儿子年富以爵位,此时的年羹尧威镇西北,又参与云南政务,成为雍正在外省的主要心腹大臣。 年羹尧自恃功高,骄横跋扈之风日益严重,在官员往来中趾高气扬、气势凌人:赠送给属下官员物件,下属需要北向叩头谢恩,这不仅是无臣礼,而且有大逆之嫌,发给总督、将军的文书,本属平行公文,却擅称“令谕”,把同官视为下属;甚至蒙古扎萨克郡王额附阿宝来见他,也要行跪拜礼。 年羹尧还结党营私,排斥异己。当时在文武官员的选任上,凡是年羹尧所保举之人,吏、兵二部一律优先录用,号称“年选”。许多混迹官场的拍马钻营之辈,眼见年羹尧势头正劲、权力日益膨胀,都竞相奔走其门...
Published 04/03/20
Published 04/03/20
Published 04/02/20
 雍正继位 康熙一生共有儿子35个和女儿20个,长大成人的儿子有20人,女儿有8人。其余的都英年早夭。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皇长子、次子、三子、四子、五子、七子、八子等皇子都已成年,他们被封为郡王、贝勒。这些皇子们各树一党,并且在暗中展开了激烈的储位之争。 早在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康熙便册立两岁的皇子胤礽为皇太子。而胤礽性情暴躁且贪婪,令康熙感到失望,曾被两度废立。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大臣也都牵扯进来,就连索额图这样的重臣,也因为力保太子而被处死。 在储位之争中,皇四子胤禛参加的并不算早,乃是在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之后。胤礽被囚禁,胤禛作为看管人之一,他揣摩康熙对胤礽的态度是恨铁不成钢,并不是要把胤礽置于死地。所以,胤禛决定不对胤礽落井下石,而是保护胤礽的正当利益。康熙一度不让看守人代转胤礽的奏言。胤礽曾说,父皇批评我的话我都接受,只是说我弑逆实在冤枉,这句话关系重大,胤禛甘冒风险为其转奏。康熙听说后,取消了胤礽颈上的锁链。这件事令胤礽直接受益,对康熙正确理解废太子的心意也有益处。胤禛这一手棋是两面讨好,还令盘观者感到他讲兄弟情义,获得了很多好评。 胤禛三...
Published 04/02/20
Published 04/02/20
Published 04/01/20
千古一帝 自明朝以来,沙皇俄国就开始向我国东北部的黑龙江流域逐步扩张。明朝末年,清朝忙于入关,放松了对北部边境的戒备,沙皇俄国趁机开始进犯我国黑龙江地区。他们在那里烧杀抢掠,荼毒百姓,遭到了当地各族人民的强烈抵抗。 康熙即位之初,由于鳌拜专权,主少国疑,政局十分混乱,沙皇俄国便乘虚而入,潜入中国领土,占领了雅克萨。雅克萨在今天的黑龙江呼玛西北,漠河以东的黑龙江北岸。俄军占领雅克萨后,在尼布楚(贝加尔湖以东地区)修建碉堡,并向当地居民征收大量的赋税,建立了殖民据点。沙皇俄国采用了两面手法:一方面,派遣侵略军蚕食中国领土,一方面派使臣到北京进行恐吓和讹诈。当时,康熙对此均不予理睬。 到“三藩之乱”的时候,沙皇俄国又占领了黑龙江的大片土地,到处建立侵略据点,掠夺了大量的土地和矿产资源。同时,又于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派使团来北京讹诈。俄国使团在北京耶稣教会的传教士那里窃取了大量情报。回国后,他们向沙皇建议,派出2千名正规军进驻贝加尔湖以东的黑龙江流域。沙皇接受了这个建议,立即增兵远东,以雅克萨为巢穴,派兵分路侵扰,以扩大在黑龙江流域的侵略范围,并建立了更多的侵略据点。 对...
Published 04/01/20
Published 04/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