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中医小妙招,防治感冒!几个简单步骤,让你远离感冒带来的困扰,让你的冬日生活温暖又健康。跟我一起,用生活智慧,把健康带回家!
Published 12/29/23
想穿越神秘的中医世界?揭秘一位47岁女性神奇痊愈历程!北方寒冬汗流浃背背后竟藏匿慢性肾炎,中医是如何巧妙破解体虚阳气不足之谜?让我们一起探索手腕处"脉"的秘密,驰骋在方药的海洋。 病例:女,47岁,头面部经常出汗十年,走路时、吃饭时汗更多,并且逐年加重,甚至寒冬腊月,仍然头汗不止,近两年伴有眩晕耳鸣,心烦失眠,腰膝酸软,出汗时头面部有明显热感,测体温却并不高,形体消瘦,舌红少苔,脉沉细数。相关检查:尿蛋白(++),西医诊断为慢性肾炎。辨证:肝肾不足,阴虚自汗。治法:滋养肝肾,涩精敛汗。 方药:浮小麦35克,煅龙骨(先煎)、煅牡蛎(先煎)、黄芪各30克,淮山药25克,生地黄、山萸肉、白芍药各20克,芡实,枸杞子、菟丝子各15克,15剂,每日1剂,水煎,3次分服,服药15剂后,头面部经常出汗症状消失,蛋白尿(+),精气神转佳。效不更方,再服20剂后,不仅头面部经常出汗症状消失,而且眩晕耳鸣,心烦失眠,腰膝酸软等症状也消失,尿检尿蛋白阴性。
Published 12/24/23
病例:女,36岁,黄褐斑9年,27岁怀孕后两颊开始出现少量淡黄褐色斑,产后有所加深。产后15周放置曼月乐环以后,一直月经量多,周期基本正常。9年来多方治疗,黄褐斑不但没有消除,面颊部黄褐斑范围反而逐渐增大、色素加深,面色萎黄,疲倦乏力,情绪欠佳,胃口差,失眠多梦,大小便基本正常,舌淡少苔,脉弦细弱。辨证:肝气不舒,营血亏虚。治法:疏肝解郁,和营补血。 方药:黄芪、党参各20g,熟地、生地各15g,当归、川芎、白芍、赤芍、阿胶(烊化)、香附、砂仁各10g,15剂,每日1剂,水煎,3次分服,服药15剂后,月经量减少,情绪转佳,黄褐斑渐淡,效不更方,继续服药后30剂,黄褐斑逐步消失,黄褐斑再未出现。多仙膏善后,解决疲倦乏力,情绪欠佳,胃口差,失眠多梦,2个月后,吃也香甜,睡也安然,元气满满,遇事不心烦。 探秘中医如何攻克困扰女性的黄褐斑之谜!西药激光只是昙花一现,传统中医调理气血、方药外敷双管齐下,可有奇效?女性的颜值危机,中医能否扭转乾坤?听我讲述真实病例经历,用古老智慧点燃美丽希望!
Published 12/22/23
病例:男,39岁,1年前遭受巨大精神打击,受刺激以后,情绪很不稳定,很快发现后头部有铜钱大小脱发,半个月后病情越来越严重,不仅出现多处脱发,而且眉毛、胡须也开始脱落。曾在多家医院诊疗,均诊断为斑秃,先后用胱氨酸片、维生素、养血生发丸等药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此次就诊时:头发、眉毛、胡须均已脱落,心情郁闷,长吁短叹,食欲不振,头晕乏力,失眠健忘,舌红苔薄白边有瘀点,脉沉弦细。辨证为:肝郁血瘀,毛发失养。治法为:疏肝解郁,养血化瘀。 逍遥散加减:当归、丹参、茯苓各20g,黑芝麻、制首乌各30g,桃仁、柴胡、香附、白蒺藜各10g,白术、柏子仁、白芍各15g,甘草5g。15剂,每日1剂,水煎,3次分服。服药15剂后,情绪渐好,夜能安眠,胃口大开,头晕好转,头部可见细小淡黄毛发生出。效不更方,再服30剂,头部细小黄色毛发变黑变粗变浓密。汤药停服,以上方10倍量制作成蜜丸,每天2次,每次9克,半年后满头乌发,眉毛胡须复生,疾病痊愈。
Published 12/18/23
病例:男,42岁,两年来咳嗽不止,时轻时重,并且经常感冒,一旦感冒则咳嗽加重,少痰或无痰,频频汗出,食欲差,饭后胃胀。自患病以来,中西止咳药几乎服遍,能够减轻症状,但不能根治。近日受凉,咳嗽加重,舌嫩少苔,脉数无力。辨证为:久咳伤肺,脾肾不足。治法为:益气养阴,敛肺止咳。 方药:党参20克,焦三仙各15克,米壳、天冬、麦冬、桑白皮、浙贝母、桔梗、乌梅各10克,阿胶(分3次冲服)9克,五味子5克,5剂,水煎,每日1剂,3次分服,服药后咳嗽止。考虑到是久咳病人,为善后将前方每味药量等比例增加10倍,做为散剂,每次冲服3克,每日2次,用后咳嗽一直未发生。
Published 12/10/23
病例:女,39岁,2年前某天无明确诱因而突然夜间起床,手舞足蹈,发病时呼之不应,半小时后逐渐平静,汗出肢冷,面无表情,然后可以正常入睡。第二天精神疲惫,问起前夜情形,茫然不知,平时心慌易惊。受精神刺激后易复发,短则3-5天发病,长则一两个月发病,大小便正常,舌淡红苔腻,脉滑数。脑CT、磁共振、脑电图、脑血流图等检查均无异常改变。 甘麦大枣汤加减:浮小麦60克,甘草10克,大枣9枚,柏子仁、五味子、麦冬、天冬、玄参各15克。5剂,水煎,每日1剂,3次分服。服药5剂后,精神焕发,心情大好。因病人有出差任务,故汤药停服,改用多仙膏,每次服1袋,每日3次,服2个月后,吃也香甜,睡也安然,元气满满遇事不心烦。停服3个月,梦游至今未复发。
Published 12/07/23
病案:女,43岁,神经衰弱20年,经多种中西药治疗仅能缓解一时,经常头昏,心悸,胸闷,失眠,记忆力减退,两肋胀痛,胃口差等等。本次发病10天,头昏失眠,神疲乏力,目光呆滞,严重时甚至出现哭笑无常,舌淡,脉弦细。 方药:百合15g(碾碎),龙眼肉10g(切碎),阿胶、莲子肉、淮山药各5g(碾碎),银耳、白扁豆、薏苡仁、小麦各30g(碾碎),大枣5个(去核),冰糖25g(碾碎),加水2斤先煎甘草10g半小时,去药渣,再加入其它药材熬成浓粥,每日1剂,分早晚2次连渣尽服。半个月为1疗程。用药粥治疗3个疗程,症状全部消失。善后改用多仙膏,每日3次,每次1袋,3个月后,吃也香甜,睡也安然,元气满满,遇事不心烦。
Published 12/03/23
病例:女,53岁,胃胀,嗳气,反复发作10余年,每遇情志不遂或饮食不节则复发。2个月前因生气后胃胀,嗳气症状加重,同时伴有反酸、嘈杂、饭量极小,饮食稍多则胃胀,嗳气症状加重,曾服雷米替丁、胃复安等药治疗无效,无呕吐及腹痛等症状。但是情绪郁闷,睡眠很差,大小便基本正常,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细。胃镜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辨证:胃虚气逆。 方药:生赭石30g,山药30g,白术10g,白芍10g,炒麦芽30g,鸡内金15g,吴茱萸10g,黄连5g,木香9g,砂仁5g,海螵蛸10g,炙甘草10g,5剂,水煎,每日1剂,3次分服。用药5剂,症状减轻过半,可是一但生气或者食量稍多则病情反复。效不更方,继续服10剂,用药后胃病症状基本消失。胃镜提示:胃内炎症消失。汤药停服,改用多仙膏,主要解决情绪郁闷,睡眠很差,以及剩余的胃病情况,多仙膏每次服1袋,每日3次,服2个月后,吃也香甜,睡也安然,元气满满遇事不心烦。
Published 12/01/23
病例:男,47岁,糖尿病16年,空腹血糖10.5mmol/L,腹胀、嗳气、总有饱腹感、反流、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舌淡苔白滑,脉弦滑。上消化道钡透示:胃内有潴留胃液及食物残渣,胃扩张,胃蠕动减弱,排除胃部占位、溃疡、幽门梗阻等疾病。中医诊断:胃痞。西医诊断:糖尿病胃轻瘫。曾服用西沙比利15mg/天,有效,但是用药后经常出现低血压,故停服。 六君子汤加减:党参30g,白术15g,茯苓25g,陈皮15g,半夏9g,甘草10g,竹茹10g炒谷芽15g,佩兰10g,焦神曲、焦山楂、焦麦芽各15g,7剂,日1剂,水煎3次分服,每次服150ml,早中晚饭后半小时各1次,7天后胃肠道症状消失。
Published 11/26/23
病例:女,8岁,嘴唇干燥、痒痛6天,患儿平时有用舌头舔嘴唇习惯,口干,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中医诊断:唇风。西医诊断:慢性唇炎。用慢性唇炎膏,外涂治疗3天而愈。 慢性唇炎膏:桃仁10g,打细粉,猪大油20ml,入热锅化开,趁热加入桃仁细粉,搅匀,装入空唇膏管中,放冷成膏,每日3次,涂患处。
Published 11/24/23
病例:女,8岁,嘴唇干燥、痒痛6天,患儿平时有用舌头舔嘴唇习惯,口干,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中医诊断:唇风。西医诊断:慢性唇炎。用慢性唇炎膏,外涂治疗3天而愈。 慢性唇炎膏:桃仁10g,打细粉,猪大油20ml,入热锅化开,趁热加入桃仁细粉,搅匀,装入空唇膏管中,放冷成膏,每日3次,涂患处。
Published 11/23/23
病例:女,56岁,4天前早起一睁开眼睛,突然感觉头晕,片刻后感觉天旋地转,头昏脑胀,闭眼休息5分钟后,勉强起床去卫生间,几次险些跌倒,恶心呕吐有痰涎,马上看西医,诊断为美尼尔氏证,用药3天,疗效不佳。遂求助于中医,患者头晕目眩,脘腹痞闷,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胃纳不馨,夜寐不安,舌淡苔白腻,脉濡滑。 辨证为:胃虚痰浊,清阳不升。治法为:和胃化痰,升清降浊。 旋覆代赭汤加味:旋覆花(布包)、茯苓、党参、生姜各15g,代赭石30g,炒枣仁20g,姜半夏、远志、厚朴、陈皮、枳实各10g、炙甘草5g,大枣5枚,5剂,水煎,日1剂,3次分服。服药5剂,嗳气呕吐、脘腹痞满症状减轻,食欲增加,眩晕好转,效不更方,续服5剂,痊愈。
Published 11/19/23
病例:女,32岁,产后3月乳汁少,月经未回潮,初产妇,刨宫产。产后1周内,奶水基本够用,以后奶水渐少,两乳不胀,疲乏无力,胃胀泛酸,时有晨起干呕恶心,大便干结,小便正常,舌淡边有齿痕苔薄腻,脉细弱。 辨病:产后缺乳。辨证:气血不足,乳汁不下。治则:益气养血,通络下乳。 方药:王不留行30g,当归20g,炒白芍15g,川芎、炒白术、灸黄芪、党参、制半夏、陈皮、皂刺、茯苓、炒甲珠、漏芦各10g,3剂,日1剂,水煎,3次分服。复诊,乳汁未见明显增多,上方去皂刺10g,加桔梗、淫羊藿、肉苁蓉各10g,3剂,日1剂,水煎,3次分服。药后乳汁明显增多,满足婴儿吸吮。效不更放,按照原方再进3剂巩固疗效。
Published 11/17/23
病例:女,49岁,1月前因家务纠纷而出现情绪低落,疲乏无力,阵发性心前区闷痛不适,休息后可缓解,怀疑自已有严重的心脏病频繁就医,但相关检查均无明显异常,严重失眠,月经紊乱半年,量时多时少,时有血块,乳房胀痛,胃口差,大小便正常,舌淡苔白厚,脉细弱。 诊断为更年期抑郁症。中医辨证属肝脾不合,阴阳失调。二仙汤加味:仙茅、黄柏各12g,知母、仙灵脾、巴戟天各9g,当归15g,柴胡10g、香附10g、郁金10g、白术15g、佩兰10g、荷叶10g。10剂,水煎,每日1剂,3次分服。服药10剂后,阵发性心前区闷痛、睡眠差、食欲差明显改善,情绪逐渐稳定。继服10剂后,恰逢经期,月经量中等、无血块,乳房不胀痛,心前区无闷痛,睡眠、食欲、情绪基本正常。 汤药停服,改用多仙膏善后,每日3次,每次1袋,2个月后,吃也香甜,睡也安然,元气满满,遇事不心烦。
Published 11/15/23
病例:女,49岁,1月前因家务纠纷而出现情绪低落,疲乏无力,阵发性心前区闷痛不适,休息后可缓解,怀疑自已有严重的心脏病频繁就医,但相关检查均无明显异常,严重失眠,月经紊乱半年,量时多时少,时有血块,乳房胀痛,胃口差,大小便正常,舌淡苔白厚,脉细弱。 诊断为更年期抑郁症。中医辨证属肝脾不合,阴阳失调。二仙汤加味:仙茅、黄柏各12g,知母、仙灵脾、巴戟天各9g,当归15g,柴胡10g、香附10g、郁金10g、白术15g、佩兰10g、荷叶10g。10剂,水煎,每日1剂,3次分服。服药10剂后,阵发性心前区闷痛、睡眠差、食欲差明显改善,情绪逐渐稳定。继服10剂后,恰逢经期,月经量中等、无血块,乳房不胀痛,心前区无闷痛,睡眠、食欲、情绪基本正常。 汤药停服,改用多仙膏善后,每日3次,每次1袋,2个月后,吃也香甜,睡也安然,元气满满,遇事不心烦。
Published 11/15/23
病例:女,52岁,1年前丈夫突然去世,悲伤痛哭数日,以致咽喉疼痛,声音嘶哑,不久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中时有刺痛,急躁易怒。先后求医,按照梅核气、咽炎、神经官能症等用药,服半夏厚朴汤方三十余剂,效果不理想。 目前仍然自觉咽中如有异物,吞咽干涩刺痛,胸中时有刺痛,急躁易怒,面黄唇紫暗,心悸头昏,饮食欠佳,舌黯红而光、舌根部有瘀点,脉弦涩细数。 血府逐瘀汤加减:党参20g,赤芍药、桔梗各15g,桃仁、当归、红花、枳壳、牡丹皮、沙参、麦冬各10g,柴胡、生甘草各5g,5剂,每日1剂,水煎,3次分服,服5剂之后,症状减轻,续服5剂,诸症消失。改服用多仙膏善后,每日早中晚各服1袋,治疗3月后停药,吃也香甜,睡也安然,元气满满,遇事不心烦,生活如常人。
Published 11/09/23
病例:女,45岁,顽固性失眠3年。近3年来因疫情原因,生意惨淡,经济负担较重,遂出现失眠,曾就诊于西医,用安定、舒乐安定治疗,药量逐渐加大,效果却未见加强,近半年来每晚服3片安定片,勉强能有3小时睡眠,白天极为困倦疲乏,精神萎糜,心情烦躁,无法正常工作生活,舌淡红苔白,脉弦细。 方药:浮小麦60g,代赭石(先煎)、茯苓、山药各25g,酸枣仁(捣碎)、香附、川芎各15g,知母、法半夏、牡丹皮、大枣、甘草各10g,5剂,每日1剂 ,水煎,3次分服。服药5剂后,每夜减少安眠药1片能入睡,睡眠时间约4小时。继用本方10剂后,完全停用西药,每夜都能自然入睡,睡眠时间约6~7小时,白天精气神正常。 因其工作繁忙,难于坚持服用汤药,改服用多仙膏善后,每日早中晚各服1袋,治疗3月后停药。此后,无论工作劳累,还是压力大,都能正常入睡,生活如常人,真是,吃也香甜,睡也安然,元气满满,遇事不心烦。
Published 11/05/23
病例:女,45岁,顽固性失眠3年。近3年来因疫情原因,生意惨淡,经济负担较重,遂出现失眠,曾就诊于西医,用安定、舒乐安定治疗,药量逐渐加大,效果却未见加强,近半年来每晚服3片安定片,勉强能有3小时睡眠,白天极为困倦疲乏,精神萎糜,心情烦躁,无法正常工作生活,舌淡红苔白,脉弦细。 方药:浮小麦60g,代赭石(先煎)、茯苓、山药各25g,酸枣仁(捣碎)、香附、川芎各15g,知母、法半夏、牡丹皮、大枣、甘草各10g,5剂,每日1剂 ,水煎,3次分服。服药5剂后,每夜减少安眠药1片能入睡,睡眠时间约4小时。继用本方10剂后,完全停用西药,每夜都能自然入睡,睡眠时间约6~7小时,白天精气神正常。 因其工作繁忙,难于坚持服用汤药,改服用多仙膏善后,每日早中晚各服1袋,治疗3月后停药。此后,无论工作劳累,还是压力大,都能正常入睡,生活如常人,真是,吃也香甜,睡也安然,元气满满,遇事不心烦。
Published 11/05/23
阑尾炎外敷膏:黄柏10g,大黄10g,乳香10g,延胡索10g,甘草5g,冰片5g,打成细粉,过150目筛子,加人工麝香2g,医用凡士林50g,调成膏剂,外敷右下腹麦氏点处,也就是在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外用8cm医用纱布敷盖,脱敏胶布固定,每隔24小时更换1次,7天为1疗程。 病例:男,32岁,慢性阑尾炎3年,经常在打篮球后或过量饮食后,右下腹部出现隐隐作痛。最近半年减少运动后体重增加,右下腹部隐痛加重,胃口差,便秘。2天前体检,右下腹有局限性压痛,钡灌肠检查发现阑尾狭窄变细,不规则,间断充盈,诊断为慢性阑尾炎。阑尾炎外敷膏使用1疗程,右下腹疼痛及右下腹压痛消失,胃口大开,排便正常,无其他自觉症状。
Published 11/02/23
六味芝麻油:人工牛黄、血竭、白芨、紫草、珍珠各10g,烘干、粉碎过150目筛,加冰片5g和匀,再加入芝麻油,按中药粉与芝麻油1:4的比例配比,装瓶密封7天后可以使用。 病例:男,36岁,间断便血,肛门疼痛1年。大便干燥时肛门疼痛剧烈,排便困难,便后滴血,颜色鲜红。截石位6点肛管见陈旧性梭形裂口,压痛明显。因惧怕手术,要求保守治疗。 治法:芒硝30g,硼砂15g,白矾10g,加水5斤,煎20分钟,坐浴10分钟,擦干,然后患处涂六味芝麻油,每天3次。每次换药时,视裂口大小均匀涂在创口上,外敷医用纱布,脱敏胶带固定。3天后复诊,肛门疼痛出血症状减轻。效不更方,继续治疗1周,肛门疼痛消失,裂口合。叮嘱其清淡饮食,禁食辛辣,保持大便通畅。
Published 10/29/23
方法1:炒山药30g,枸杞子10g,炒鸡内金5g,烘干打成细粉,用开水浸泡为粥状,加蜂蜜调味作早餐吃,小儿酌减。 方法2:生鲜山药100g切碎丁,枸杞子10g,隔水蒸熟后,加蜂蜜调味作早餐吃,日1次,小儿酌减。女,78岁,脾虚泄泻,大便不成型5年,经常因为情绪刺激发病,久病体虚,伴有腰膝酸软无力,身体消瘦,小腹冷痛,经常服用止泻药、健脾药未能治愈,苔薄白,脉沉细。按照方法2,服10天以后,消化吸收功能明显好转,饮食量增加。再服用10天,症状消失。 男,10岁,消化不良2年,面黄肌瘦,便秘与腹泻交替,大便3-4次/天,或者3-5天不排大便,经常感冒,多方治疗未愈。按照方法1,服1个月后病情大为改善,所有症状好转。
Published 10/26/23
关节炎热敷方:伸筋草15g,透骨草15g,威灵仙15g,当归20g,红花15g,川芎15g,赤芍、白芍各15g,独活10g,防风10g,乳香、没药各10g,续断10g,粗盐,100g,将上药用半斤高度白酒拌匀,然后装入缝制好的布袋。按照同样方法,制做另一个药袋。使用时,将两个药袋,放入蒸笼,蒸热后,用毛巾包裹放于患病的膝关节处,温度以能忍受而不烫伤为度,一般在60度左右,10分钟后,换另一个药袋热敷,两个药袋交替使用。一般每日热敷2次,每次1小时左右,1个药袋可用3天,9天为1个疗程。药袋用完之后,要及时放入冰箱冷藏保存。
Published 10/23/23
病例:女,36岁,新产,自然分娩后10天,胸闷不舒,喉间有异物感,疲乏无力,乳汁少,频频叹气,舌淡胖,脉弦滑,查无心脏病以及呼吸系统疾病。 方药:郁金10g,枇杷叶10g,泽兰10g,藕节15g,半夏10g,厚朴10g,黄芪10g,党参15g,瓜蒌10g,薤白10g,大枣3枚,甘草10g。10剂。水煎,每日1剂,3次分服。 服药2剂后,胸闷、喉间异物感、疲乏无力等症状明显减轻。服药10剂后,疲乏无力基本消失,乳汁基本够吃,胸闷不舒、喉间异物感、频频叹气等症状基本消失。汤药停服。 改用多仙膏,服用3个月,吃也香甜,睡也安然,元气满满,遇事不心烦。
Published 10/19/23
秋季腹泻:取云南白药1g与75%医用酒精调成稠糊状填于脐窝处,用风湿止痛膏贴在脐周封严,每日1次,连续2-3次即可。 痔疮:取云南白药用酒调成糊状,涂于患处,每日3-5次,尤其适用于初发期外痔。 褥疮:将云南白药粉溶于75%医用酒精中调成稀糊状,用棉签蘸取糊状药液,涂抹患处,每天3-5次。最好是清创后用紫草油涂搽褥疮创面,再外敷云南白药,并且用无菌纱布覆盖,隔日换药1次。 冻疮:将少许云南白药均匀洒在冻疮溃烂面上,若溃烂面较大,可多洒些药粉,防结痂粘连纱布,同时用消毒纱布包扎;未破溃者可用酒调云南白药为糊状,外敷冻疮处,同时注意局部保暖,一般用药2-3次可愈。云南白药对早期红斑型冻疮效果最佳,对水泡型和坏死型也有明显效果。 口腔溃疡:取少许云南白药洒在黏膜溃疡面上,或用湿棉签蘸云南白药后搽敷溃疡面,每日3-5次。一般患者在用药当日即可见效,2-3天就能愈合,较重的溃疡5天左右可以愈合。 带状疱疹:云南白药适量用香油调成糊状,直接敷于患处,以能全部覆盖皮损为度,每日2次,7天左右皮损结痴愈合。 烧烫伤:将云南白药以香油调成稀糊涂于患处,每日3次,有止痛、促进伤口愈合和减少疤痕形成的...
Published 10/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