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读书日前,来讲《如何阅读一本书》。 这本书的译者郝明义,在译者序中说,读到这本书的感受有二:第一是感到羞耻。自己作为做出版工作,与书为伍的人,直到44岁这一年才知道这本书,可说是无地自容。第二是何其有幸。正因为在出版业二十多年后才读到这本书,对于读书这件事上的思索和困惑,反而有了感触深刻的印证和总结,更体会到这本书历经几十年不褪色的经典之处。 我和他的感受一模一样。作为读书博主,还老教人如何读书,却直到这期节目前,才拜读到《如何阅读一本书》,有一种自己站在愚蠢之峰的感觉。但另一方面,也和译者一样,庆幸在多年自己摸索之后,读到这本书,对于书中所讲的其实要求很高的阅读方法,有了实践的印证和总结,发现自己已经做到了哪些,又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启发,额外做哪些。 所以,这本书适合所有读者。对于读书新人,早点看到这本书,能少走很多弯路,极大提高阅读效率,获得更多心智成长。对于已经读书多年的书友,读这本书一定会有更深的体会和感悟,并欣喜地发现能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进入可能多年未曾突破的下一读书境界。 希望带大家读完这本书后,我们都能用自己的话,回答出这三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读什么书?怎么...
Published 04/18/24
Published 04/18/24
本期跟大家一起读的是《超越百岁》。这是一本关于健康长寿的书。在健康这个主题下,我们也讲过不少书,从EP11《如何成为优秀的大脑饲养员》,到EP14《我们为什么要睡觉》,到EP25《更壮更瘦更强》,已经覆盖了健康三大支柱:饮食、睡眠、运动。在心理健康和情绪健康方面,讲过的就更多了。 但《超越百岁》就有本事,把我曾经讲过的这么多期的内容,都串起来,进入一个庞大但逻辑非常清晰的体系!但在庞大的同时,又非常细致,还很落地!它还厘清了很多我们其实并不真正了解的理念。比如,运动对健康很好,但到底有多好?都是通过什么原理达成的?再比如,断食、16+8这么流行,背后是什么原理?我们普通人值得尝试吗?更进一步:我们所说的「健康」到底是什么? 就真的内容之广、之深、之思考透彻、之真诚,都让人震撼。甚至可以说,这是我这几年读过最好的科普书,没有之一,因为它在我最在乎的话题「健康长寿」上,第一次给我真正整明白了,感觉好像第一次睁开眼睛看到了完全不同的层级。它也是少数当我看完之后,立刻就采取了转变程度颇大的行动的书。 如果我去年就读到它,它会成为我去年推荐的Top...
Published 03/14/24
注: 片头曲BGM已更新~ 这期是在老家录的,用的还是老话筒哦 本期提到的焦虑 vs 愧疚问卷,在微博「携隐」和公众号「携隐Melody」上找 --- 我终于更新啦!龙年的第一期,我们来讲「情绪」。 我觉得这个主题作为开年第一期,真的很合适。因为在过去一年搭建「人类使用说明书」的过程中,大家的反馈和提问中最高频出现的,就是和情绪相关的各种烦恼和困惑。从情绪波动大到希望自己用理性压过感性,从自我批判的焦虑到抑郁症的无力,从对情绪的刻板印象到一些常见误解,包罗万象。甚至知识星球的问题大,也有一半跟情绪相关。 本期讲的Lisa Feldman Barret所写《情绪》,提供了回答这些问题的理论基础。比如,我们为什么会产生情绪?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觉得「控制不住」情绪,以及情绪为什么似乎会出错?当我们深陷在某种情绪中的时候,能做点什么改善我们的感受呢?做一个感性的人真的不好吗?理性多大程度能影响情绪?还有,个人应该为自己情绪负多少责任?这期都会讨论。 最后,我们还会讲讲,抑郁症、焦虑症、甚至自闭症这些心理疾病的治疗上,有什么新的曙光。 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都能跟自己的情绪make...
Published 02/24/24
转眼到了2023最后一天啦。感谢大家一年来的陪伴。 今年这最后一期呢,就不讲书了,想跟大家聊聊天。聊聊这一年做纵横四海的各种感悟、发现。有什么是我当初就想到了的,又有什么是我在做这档节目之前完全没想过的。聊聊这一年来,因为做节目,自己的知识体系发生了什么让人意外的变化,打开了什么新世界。也聊聊明年的各种天马行空的想法(作为一个P人只有想法,还没有具体计划lol)。 希望这期播客陪伴大家进入新年,我们2024见~ 03:36 纵横四海今年的回顾 33:41 今年的第一个大收获:播客生态 48:37 今年的第二个大收获:知识框架 57:00 过往节目梳理: 59:37 【北极星】 01:14:25 【原生家庭&创伤】 01:27:04 【大脑神经学】 01:32:57 【身体】 01:35:46 【宇宙规律】 01:41:32 【职场】 01:46:45 我的2023 Top 1:进化游戏 02:07:05 我的2023 Top 2:边缘共震 02:15:06 我的2023 Top 3:知识融通 02:29:01 对明年的展望:新节目、直播、线下活动等 02:40:35...
Published 12/31/23
这么多年来,我最爱的两句话,第一句是「Everything has a price」(你们在往期节目里已经听过很多次了吧),第二句是「人的时间花在哪里是看得出来的」。 人的时间花在哪里,是看得出来的。这话真的太好了,简单朴素好用。你是什么样的人?看看你过去的时间都花在哪里。如果你花了很多时间救助动物,你就是一个爱护小动物的人;你每年都花很多时间去徒步、潜水、野营,那么你是一个喜欢户外的人;你花很多时间跟朋友聚会,你的人缘和情感账户一定不错;你花很多时间刷手机,刷剧,几乎可以预见你精力管理的四个账户可能都不太有盈余。 你是谁,是由你过去的经历所定义的(当然,新的经历正在不断发生,所以你也在不断重塑自己)。而过去的经历,是由你的时间花在哪里定义的。要怎么度过我们的时间,就是我们此生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今天这一期就来探讨:时间管理和快乐管理。 大家一直催我讲的我的时间记录也一并在这期讲啦~ 《时间贫困》本月12日已上线,复制链接即可加购啦️ https://u.jd.com/EQLp9lD 什么是时间贫困 00:06:50 什么是可支配时间? 00:19:22...
Published 12/16/23
作为一个热爱自主学习的人,我也算看了不少和学习原理相关的书。但看《大脑想要这样学》的时候,还是眼前一亮。因为这是难得的一本,全面覆盖基础教育的学习方法,也就是我们最熟悉的十年苦读的学习方法的书。从怎么听课,到怎么记课堂笔记,到课后要怎么复习,考试要如何准备,考后要如何复盘,甚至到学习中的拖延、分心、焦虑应该如何应对,都有详细的讲解。可以说是为学生党、考研、考公、考证党们量身打造的学习书了。 即使你不属于上述人群,也大概率仍是这本书的受众,因为说实话,我们的学习方法,都是在学校时期奠定的。即使出了校园,在我们要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时候,我们也是大致使用了校园学习方法:大量阅读、学习笔记、通过实践考核后进行复盘。但我们下意识延用的这些方法,有很多其实是非常错误的学习方法,也有很多是不适合高阶学习的方式。今天的节目就希望能非常详细地一一说明,这些错误的学习方法,已经耽搁了我们多少时间,应该如何修正。 毫不夸张地说,懂得了今天讲的四大黄金学习原则之后,就没有你不能变擅长的科目。所以虽然今天的节目可能因为想要彻底讲明白而显得有点啰嗦,也请大家给一点耐心听哦~ 【如何听懂课堂的内容】 00:...
Published 11/26/23
老粉都知道我在很多期节目里推荐过《工作细胞》这部番剧(B站)。我这么猛力推荐是因为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了解一下自己的免疫系统。人类是非常复杂的有机体,不读一下自己的身体如何运作怎么行呢?而免疫系统就可以说是除了大脑之外,身体最精妙、最复杂、最(体系)庞大、最有趣的部分了!它可不只是「白细胞在杀菌」,「抗体能治病」那么简单,它包含了两大阵营的战斗部队,各司其职的各种角色,一重重的防御设置,一波波的战斗攻击,精妙的沟通和运转,让人惊叹的运营智慧,简直是巧夺天工,造物神奇。 但很多人都没有看番剧的习惯,再加上,要用动画表现复杂的免疫系统,在科学的严谨性和系统性上,总会做出一些牺牲。所以今天给大家倾情带来《战斗细胞》~更全面、更系统、更细致地揭秘造物主花最多时间打造的,它最精密的作品之一:免疫系统(真的,早在人类出现之前,早在各种动物出现之前,甚至早在多细胞生物出现之前,造物主就开始打造免疫系统这个作品了,迄今几十亿年,你们说,它是不是造物主最精密的作品之一)。 这趟免疫系统之旅,不但能得到重要的健康知识,还保证能让你大开眼界!你可知道,我们的免疫系统拥有全宇宙最大的生物图书馆,能识别世界...
Published 11/05/23
不少听友希望我讲讲《掌控习惯》。这自然是一本该主题上的神作,但对我个人而言,有另一本关于习惯的书,影响更大更深远,因为它彻底改变了我对习惯的认知,同时也彻底颠覆了我对拖延、自律、自我察觉等的看法。这本书中提到的The Habit Loop,至今也还是我理解很多人类行为的基础。这本书是《习惯的力量》。 为什么同样的任务,大家能力精力也差不多,有的人做起来就似乎毫不费力,有的人就要耗尽心力?为什么有的人非常自律,有的人却在自律的道路上反复失败?为什么明知道食物有毒,杠杆通电,实验室的猴子还是会不断按下杠杆,吃掉食物?为什么说人类有时候就像被寄生虫控制的宿主,其实并没有任何自主行为能力? 今天的节目,就将从习惯的视角,来回答这些问题:希望听完这期节目后,你能够改掉身上令自己不满的坏习惯,摆脱各类软瘾,大幅提升工作效率,不再重复莫名其妙的失误。你能在各种习惯的建立和更替中,找到真正的自由。 本期内容: 00:03:32 改变我们对记忆认知的两个著名病例:HM和尤金 00:10:36 基底核 vs 三层或四层大脑模型 00:13:01 迷宫老鼠:一次次重复中,大脑的变化 00:16:00...
Published 10/22/23
小红书&公众号:携隐Melody | 微博:携隐 如果有想听的内容,欢迎给我们留言,添加vx入听友群:...
Published 09/19/23
小红书&公众号:携隐Melody | 微博:携隐 如果有想听的内容,欢迎给我们留言,添加vx入听友群:...
Published 09/03/23
在人类使用说明书中,肯定要为「搞钱」留出一席之地。但搞钱是一个极端复杂问题,也就是在每个个案中,都需要重新考虑各种因素,没有统一标准答案。如果一定要找出适用面广,无论什么背景、职业、人生阶段,都能获益的内容来讨论,那我觉得就是今天讲的这本书《金钱心理学》。 我特别喜欢这本书的理念:在投资理财,或者更准确地说,让自己的财富增长这件事上,最重要的不是硬技能、硬知识,而是是正确的心态,清晰而合理的认知。这本书就为我们总结了18条关于金钱、关于财富的心理原则。本期我们就来聊聊,到底金钱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我们用什么标准来衡量拥有多少钱就该「知足」,为什么聪明人也常常在理财上受骗上当或做出不理智的决策,聊聊我们脑中常常出现的关于金钱的各种困惑。 我们也可以通过这18条,重新审视我们自己对金钱的态度,对财富的认知,和人生规划的成熟度。听完这期节目,你不一定能学会如何搞钱,但一定可以在「财富增长」上,得到一些启发。 �小公告:今天我的第一次串台:和竹子火花四溅的对聊,也在竹子的「嗨咻」上更新啦。这是一期竹子和我,对于过往节目中提到的一些话题的闲聊,我们聊了理性和感性,讨论了各自在爱中的感悟和中外...
Published 08/17/23
关于爱的文学作品千千万,讲述爱的生物学原理的书,那可真是极度稀缺。所以读本期这本《爱的起源》,真是读得很过瘾,不但重新理解了进化,也更理解了人类的各种行为。比如,思乡为什么有时候那么难捱?为什么分手的痛苦,大过于大多数痛苦?为什么孤儿停止了生长,甚至自动死亡? 这一期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往期内容,包括EP7《你经历了什么》中提到的四层大脑模型,杏仁核警报系统,和大脑的奖赏桶理论,EP8《情商》中说到的「情绪是一种生存指令」,EP13《精力管理》中提到的人体节律和大自然的韵律对恢复精力的重要性,EP23《不原谅也没关系》中讨论的类似PTSD的「情绪闪回」,等等。这些都是基于这一期的进化原理,和大脑模型。 听完这一期,你会更明白,为什么从文学到哲学,从心理学到大脑神经学,从各种实验到我们自己的亲身体验,都在不断重复爱的重要性,不断强调爱的信念 — 即使受伤、即使痛苦、即使从未真正体会过爱的神奇,都要先相信爱,相信它对我们的生存、健康、长寿,至关重要。Fake it until make it。 也希望通过这期节目,让这个世界,更有爱那么一点点。 �本期内容: 3:52...
Published 08/03/23
手机上瘾,是全球范围内非常严重同时又非常被低估的一个问题。这就很诡异,都知道自己被手机偷了很多时间,很严重,又都觉得刷刷手机也很正常吧,低估问题的严重性。 所以到底手机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影响,这种影响到底有多严重呢? 本期读的《手机大脑》,是薄薄一本小书,但却在手机上瘾这个问题上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巨声。它揭开了那层「再刷一下也没关系吧」的面纱,向我们揭示手机是如何通过我们的「原始人类」大脑,刺激多巴胺和5-羟色胺疯狂分泌,从而全面控制我们的心智。在这种长期操控下,我们不知不觉地进入了「退行」:情商下降,智商下降,思维固化,仇恨升级。本应用于扎扎实实生活、学习、锻炼、追求自我提升和自我实现的精力,现在全被导向了无脑刷手机。 用上一期《寄生虫星球》中的话来说:我们成为了被手机寄生虫精神阉割,完全为它服务的僵尸。而手机寄生虫,也像上一期讲的许许多多进化顶端的寄生虫一样,完美地利用了宿主自体系统,对宿主进行操控。它不但改变了宿主行为,还改变了宿主的性格。 而这背后,是社交媒体,是虚假新闻,是一个又一个庞大的产业,每一个都在我们脑子里安了一个接口,一旦接上,就接通人类大脑的一系列本能反应,从而...
Published 07/20/23
今天读的这本书,是今年我读到最震撼的一本书。乍看上去,这本书可能跟以往的内容有一些不同。不过,听过《答读者问》那一期的朋友应该可以猜到,本期属于里面说的「世界规律」这个类目,而这个类目其实非常重要。如果我们都不了解身处世界的运转规律、主要构成,我们还有什么样的同伴,又怎么能真正使用好这个产品呢? 放眼看世界,看地球,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让我们把关注从自身和身边的一方小天地时不时转移开,移到更宏大的视角,看到更多的生命,意识到我们既重要,却又没那么重要。很多烦恼,都来源于过度关注自身,在意眼前。当我们把眼光放出去,让大自然的多样、进化的神奇、令人敬畏的生命震撼我们,将我们包裹其中,我们就会感受到一种新奇有趣又折服的生命力。 放下「这跟我眼前的烦恼有什么关系」的隔离感,打开你与生俱来但已被深埋许久的好奇心,来一起感受《寄生虫星球》带来的科学世界观的震撼吧! �本期内容: 00:49 为什么今天这本书深深震撼了我 03:01 12岁的坦布拉少年贾斯汀 04:25 昏睡病的罪魁祸首 08:44 为什么住在河边会变瞎 10:03 坦布拉:每个人都是闪闪发亮的寄生虫星球 13:12...
Published 07/13/23
本期我们继续来读《大脑喜欢听你这么说》的后6个认知原理。 上一期的6个原理我也都很喜欢,尤其是「多样化练习」和「组块和交错练习」。但这一期的6个原理我更有共鸣,因为它们都是我多年来在GMAT和MBA申请上最常见到的学习和自我认知误区,也是最阻碍大家发挥出自身全部潜力的认知误区。 我们将从「错误是最好的学习」开始,审视当下对错误过度惩罚的社会文化;然后来到「调取训练是加深记忆的关键」,理解什么是事倍功半的复习模式;接着看看Priming,看看广告是怎么「欺骗」我们的,前情提要为什么这么重要;下一部分来理解「到底什么叫故事」和故事的魅力;再接着理解什么是「适度的压力」,为什么它让我们变得更聪明;最后再增加一种练习模式:分散练习。 连同上一期,这12个认知原理是对《刻意练习》的绝佳补充,也是对《情商》、《你经历了什么》的进一步探讨,甚至还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为什么《母爱的羁绊》和《不原谅也没关系》中的疗愈步骤,都包括了「去感受你的情绪」。 不知道听完了这12个原理,大家最喜欢,或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个原理呢? �本期内容: 02:00 原理7:错误是修正大脑地图的唯一渠道 04:...
Published 07/06/23
在《纵横四海》这本「人类使用说明书中」,占大头的是关于大脑的使用说明。这不仅仅是因为大脑主宰着我们的几乎一切行为和决策,思想和反应,也因为人类关于大脑知道的太少了 —...
Published 06/29/23
从MBA时期到投行,我做过许多不同的性格测试、职业测试、心理测试。这么多年来,最好用的始终是MBTI。它让我理解跟我风格截然不同的朋友和同事,在沟通中切换到他们的语言;它让我理解我身边频繁见到的情侣矛盾,日常争吵;它也让我充分认知到我的优势,从而可以更好地发挥它,以及我天生不足的部分,从而可以使用工具来弥补它。 它能帮我们确定自己适合的职业,也能帮我们找到适合的伴侣;它能让我们知道目前做的事情看起来一切都好,但似乎缺了点什么的那个什么是什么;它能让我们更有意识地去组队打怪,把我们的潜力发挥到极致。 它不是玄学,也不是标签。它就像火是热的,冰是冷的一样,是一种科学属性的观察和总结。读一些看起来总有道理的类型描述对号入座,离真正解锁它的全部功能可太远了。 今天就通过MBTI创始人写的这本《天生不同》,和大家一起来真正了解MBTI。 �本期内容: 5:01 MBTI和滑雪有什么关系? 8:46 感知组:S vs N 19:59 判断组:T vs F 24:29 F是情绪化、非理性、逻辑能力差的代言人吗? 38:20 两性T vs F的比例 39:43 F vs...
Published 06/15/23
在健康铁三角(睡眠、饮食、运动)中,运动,尤其是健身塑型,是充斥最多谣言、迷思、误解的,因为它背后是一个巨大的健身及衍生商业帝国。从健身产业到减肥产业,从运动饮料到运动补剂,从健身房到健身app再到健身博主,这个庞大帝国中信息过载,鱼龙混杂,目不暇给。 这就导致太多人意识不到,健身像饮食和睡眠,也是一个要从零搭建的知识体系。 作为一个健身工作室的老板娘,我这些年听到了太多由于缺乏基础知识而产生的误解,比如能局部减肥吗,就是哪胖练哪儿?能快速减肥吗?靠节食减肥能不反弹吗?不想去健身房又想要练肌肉怎么办?坚持不下去怎么办? 希望这一期节目,能一次性扫清最常见的迷思,领大家踏入健身塑型的门槛。 老样子,先讲书,最后回答在群里征集的听友「减肥」问题。欢迎大家在留言区继续讨论~ �本期内容: 3:14 先理清一些概念:运动到底是怎么促进健康的? 11:57 当我们说「减肥」的时候,我们指的是什么? 16:24 为什么肌肉对减肥来说如此重要? 24:57 五大减肥误区 之 一:不涉及运动的「健康」减肥存在吗? 38:08 五大减肥误区 之 二:举铁会练成金刚芭比 46:27 五大减肥误区 之...
Published 06/08/23
纵横四海上线半年整,承蒙各位不弃,已经陆续上线了23期节目,覆盖了26本书(和一档综艺),今天来做第一期答听友问! 我们在8个读者群(现在已经有9个了),进行了一个星期的问题征集,收到了341个问题。这些问题真的都很棒,覆盖了许多主题,问出了很多真诚的疑惑。更好的是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过去节目的follow...
Published 06/05/23
本期读的《不原谅也没关系》是我读过原生家庭创伤和疗愈领域最好的一本书。好在什么地方呢?在它完成了系统化的「命名」。如果我们不知道我们面对的怪兽叫什么名字,我们就不知道该怎么应对和跟怪兽相处;如果我们一直在迷雾中穿行、迷路,我们就无法真正往前移动。现在,这团迷雾中的每一头怪兽,都有了名字,这团迷雾本身,也有了名字,它的名字叫CPTSD。 CPTSD,是一系列习得的行为模式,是一种一系列基本品质的发展任务未完成的心理疾病。这个定义中有三个关键词,第一个是「习得」,意味着这跟天生、性格都没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对自己的再抚育,改变这些行为模式;第二个是「发展任务」,告诉我们成年后遇到的诸多问题是因为某项能力、品质未完成发展(本应在长大过程中发展的),那现在的解决方案就是重新发展它们;第三个是「疾病」,意味着这是可以治疗,可以管理的。 4F反应、灵性治疗和身体治疗、哀悼的四个工具、悲伤与愤怒的共舞、情绪闪回、内在批判者、外在批判者….随着一个又一个怪兽或疗愈工具被命名,我们就不断明白应该怎么做。命名,像是把迷雾不断打湿,让它变成有形的泥淖,掉落在地。最终你虽然还在一片泥潭里,但你已经能看到这...
Published 05/26/23
本期讲的是自恋型和控制型的家长。可能是因为我的职业性质(留学接触很多高成就者),多年来我遇到了让我震惊数目的「焦虑的完美主义者」。不管他们在人生中已经成就了多少,他们脑子里始终有一个苛刻的批判者,让他们永远处在一文不值,人生失败,啥也做不好的焦虑中。我后来慢慢发现,他们都有一个NPD(自恋人格障碍)家长。 从本期听友的征稿中,大家可以看到,NPD家长对孩子的控制,虽然表现形式不同,都很窒息。有的从头管到脚,孩子成年了连自己的发型都决定不了;有的对孩子有过度的情感索求,「爸妈太粘我了怎么办」;有的对媳妇产生巨大的嫉妒,有的用「为你好」掩盖毒性极强的消极攻击和言语打压。正是这些枷锁,锁住了孩子发展出独立自我的任何机会。 NPD家庭的孩子,长大了都非常痛苦。人际关系失败,极度缺乏自信,觉得自己「太小了」没办法独立生活,也看不清自己是什么样的,不断重复有毒的亲密关系,还常常患上强迫症和中度抑郁。如果你也是这样的,该怎么办?有希望治愈吗?具体怎么做? 今天的节目来聊一聊。 �本期导航: 10:36 什么是自恋人格障碍NPD 36:20 NPD父母的十根毒刺:爸妈总是打击我 36:44...
Published 05/22/23
本期的两本书是《卡片笔记写作法》和《Building a Second Brain》,这是关于笔记系统,美亚上排名第一和第二的书。两个体系都很棒,尤其是《卡片学习写作法》,理念非常符合学习、思考、写作的特点。但两本书在怎么落到个人实操上,就不怎么好用了。实践门槛过高,实例有文化差异,落地的各种小瓶颈都没有讨论。 所以本期一半内容,是我自己根据多年积累总结的XY笔记系统。XY系统结合了上述两个体系的优点,去掉不实用的部分,增加了许多落地的小细节。最重要的是,它是建立在刻意练习理念上的,是刻意练习的实践衍生,是把刻意练习融合在整个笔记的过程中。 刻意练习是高效学习的元规律,笔记想要也变得高效、促发创意、帮助思考、让人过一段时间就得到一次大的跃升,也必须要符合这个元规律。这样的笔记,我觉得才是真正好用的笔记。 如同《清单革命》中所说,一个体系要真正产生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需要不断扫除落地中的各种细节瓶颈。期待大家在留言区讨论各种落地实践的挑战、困惑、解决方案、创意,我们一起来打造一个刻意练习笔记系统。 �本期内容: 13:12 误解1:笔记是用来储存信息的 35:52...
Published 05/12/23
�纵横四海破纪录,时长已经来到了4小时(讲到后面声音都哑了,大家见谅)。 这是一期重磅节目,它不但融合了四本书(《异类》、《哪来的天才》、《一万小时天才理论》、《刻意练习》),也融合了我多年来的读书、输出、分享,和个人快速成长的心得。是我对这个主题,最全面,最深入,最系统的一个总结。 光准备内容,就花了近一个月,熬掉了多少头发。 我可以把它做成两期,但我还是想把所有的东西,尽量放在一个框里。大家可以慢慢听,可能听得很累,信息量很大,但我保证,听完一定会有巨大的收获。 如果说到目前为止,有哪期节目的内容,能彻底改变一个人,我觉得就是这一期。 它是我们一生的功课,一切改造的根源,底层规律。 欢迎听完来讨论,我在读者群等你。 �本期导航: 00:41 四本书的叠加来由和各自的特点 14:24 「天才」到底是谁? 28:05 髓鞘是一个改天换地的魔法师 57:13 刻意练习1.0 之 秘技三式 1:14:01 学习最常见的三大错误 1:28:01 如何保持激情 1:53:02 提高要找什么样的导师? 2:08:53 天才公式 2:21:19 你能记住随机报出的82个数吗? 2:36:19...
Published 04/27/23
给大家讲了那么多道理和知识,本期来讲故事。 在一个普通的医院,普通的一天晚上,有一个打架受伤的病人被送进急救室。因为伤口很小,急救操作很简单,但他却差点没命,为什么? 在手术室,一台普普通通的手术正在进行,病人除了手术部位,无任何其他病史和健康问题,且正值壮年,身体强健,手术中也没有大出血,没有呼吸阻塞,没有做任何可能引起心跳骤停的操作,这又是发生了什么? 在重症监护室,医生费劲千辛万苦,从鬼门关救回来的一个病人,本来已经各项体征平稳,都准备拆管了,却突然连发高烧,差点又去到鬼门关,这又是什么引起的呢? 人类已知疾病有13000多种。也就是说,我们的身体,可以以13000多种方式出错,而人类要在6000多种药物,4000多种治疗方式中,寻找那一个最正确的组合方案。这个方案还必须根据情况,不断调整变动。 以重症监护室为例,每人每天平均要接受178项医疗处理。在这么复杂的情况下,出错率只有1%,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了,然而仅仅1%也意味着每人平均每天都会面临将近两次的错误。任何一次错误,都可能回天乏术。 我们已经进入了长达十几年的高强度培训和练习,专业分工比几十年前细化了十几倍的年代,...
Published 04/2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