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08. 纳博科夫的彩色螺旋|说吧,记忆!
Listen now
Description
朋友们好!欢迎收听「昨日之海」第8期~ 这一期的主角是普洱和47都很喜欢的作家纳博科夫,我们选择的作品是他的自传小说《说吧,记忆》 祝我们都有留住回忆的幸运~ 聊到的内容: 纳博科夫的三个“标签”1:32 永远的流亡者 8:05 “变态”的作家 9:42 捉蝴蝶的人 说吧,记忆!11:47 记忆与“确证” 12:14 另一媒介:照片与《明室》 16:29 把被困住的时刻引向无限 18:34 自传写作:人生是一场隐喻 25:50 以写作为中介,是回忆还是小说? 26:32 诗人的心:联觉与感官 30:54 第一首诗的孕育 36:24 细节抑或象征? 40:37 写作与记忆的螺旋 42:33 俄耳甫斯的禁令 45:43 用虚构抢救有关O女士的记忆 53:13 下期预告~安吉拉·卡特《明智的孩子》 提到的📖: 纳博科夫《洛丽塔》《防守》《爱达与爱欲》《普宁》 罗兰·巴特《明室》《文艺批评集》 波德莱尔《通感》 布赖恩·博伊德《纳博科夫传》 附书摘: “天还要过好几个小时才会黑,一切——天空、高高的花朵、静止的水面——将会保留在永恒的黄昏的悬想状态之中,远处草场上母牛忧伤的哞叫声,或某只小鸟更为感人的啼叫声只是加深而不能消除它;这是从河流下游以外传来的鸟声,那儿有大片雾蒙蒙的蓝色泥炭藓沼泽,由于其神秘和遥远,卢卡维什尼科夫家的孩子们给它取名为亚美利加(America)。” “无数这类琐事在发生着——所有这一切都在形成事件的瞬间的和透明的有机体结构,而诗人(坐在纽约州伊萨卡的一把草坪椅上)则是这一切的中心。” “隆冬一个严寒的下午,深棕色的昏暗袭入室内,逐渐变成令人压抑的黑色。黑暗中,这儿或那儿,一个铜拐角、玻璃或光滑的红木的表面反射出街上零星的灯光,街心高高的街灯的球形灯罩内已经发出了微弱的亮光。薄雾般的影子在天花板上移动。在寂静之中,一片菊花瓣落在大理石桌面上的干涩的声音使人神经一震。” “皮沙发上方的椭圆形镜子里满是窗子反射出来的映像,舅舅正坐在沙发上贪婪地读者一本破旧的书。渗透在我的记忆中的是一种安全、安乐和夏季的温暖的感觉。那个鲜活的现实变成了今天的幽灵。镜子里满溢着光明;一只大黄蜂飞进了房间,撞在天花板上。一切都应该如此,什么都不会改变,永远也不会有人死去。” “非常美,非常荒凉。但是我怎么会在这个立体梦境中?我是怎样到那儿的?不知怎的,那两辆雪橇已经悄悄离去,留下了一个没有护照的间谍,穿着他的新英格兰雪靴和风雪大衣站在那条发蓝的白色道路上。我耳朵中的振动已经不再是雪橇远去的铃声,而只是我年迈的血流发出的嗡嗡声。万籁倶寂,一切都被月亮这面幻想的后视镜迷醉、征服。然而雪是真实的,当我弯身捧起一把雪的时候,六十年的岁月在我的手指间碎成了闪光的霜尘。”
More Episodes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新一期的昨日之海,本期我们邀请到了译者俞冰夏老师一起来聊聊翻译与文学。 俞冰夏老师是美国当代作家大卫·福斯特·华莱士《无尽的玩笑》一书的译者,获得2023年刀锋图书奖年度译者称号。 翻译对译者而言意味着什么?生活是漫长的忍受,文学的精神可以找到救赎吗?或许是昨日之海长达两年更新史上(雾)最敢说的一期,欢迎收听~ 本节目是新周刊刀锋图书奖和小宇宙编辑部联合推出的「站在书后的人」播客企划系列节目之一。很开心收到新周刊和小宇宙的邀请,在新周刊刀锋文化季期间,我们一起来聊聊“站在书后的人”,了解他们的所见、所闻、所行。通过聆听他们的声音,我们可以站在文化前沿,一起去感受...
Published 05/31/24
各位朋友们好!欢迎收听新一期的《昨日之海》,诚邀各位和我们一起来读我们半年来读过最好的小说——《微物之神》。 如果喜欢我们的节目并愿意支持我们,请点击爱发电👉🏻昨日之海的爱发电 想加入听众群一起来玩的朋友,请添加小助手微信,邀请入群,vx:zuorizhihai 目前昨日之海可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播客、蜻蜓FM以及豆瓣收听~3:00 小说讲了什么 11:13 语言与人名的混杂 21:02 第一章:梦魇般的语言,半个月成为时间的枷锁 51:50 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语言?一些烂尾的恐惧,以及我真的很讨厌这种解读! 57:40  艾斯沙的伤口与《音乐之声》 1:12:10...
Published 04/27/24
Published 04/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