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HK.HK
五夜講場–真係好科學。一眾學人致力科學普及化,由宇宙起源到探究未來,將上下而求索。
「…詩究竟是怎麼樣的東西? 針對這個問題 人們提出的不確定答案不只一個。 但是我不懂,不懂 又緊抓著它不放, 彷彿抓住了救命的欄杆。」 廖偉棠、鄭曦暉,「和你說說詩」。 主持:廖偉棠、鄭曦暉 編導:鄭曦暉 香港電台文教組製作
「鏗鏘說」由一位嘉賓主持訪問一位嘉賓,透過兩人觀看《鏗鏘集》歷年精選的作品片段,從中分享兩人的經歷、感受和成長故事。既透過重溫紀錄片的時化變遷,也透過訪談,道出主持和嘉賓的人生故事和意見觀點。紀錄片穿插人物專訪,互相扣連。
歷史說香港 簡介 《香港歷史系列》一直以來都以紀錄片形式,配以口述歷史與電腦模擬畫面,讓香港歷史重現觀眾眼前,喚起大眾對香港的集體回憶,同時加強年輕人對香港的歸屬感。 本輯節目內容以《香港歷史系列...
乾坤乃韓國國旗的太極,四維乃四個維度,空間之外,還有時間軸。韓國是香港人外遊熱點,K-pop文化,韓潮大概是旅遊韓國的大眾經驗,歷史學者卻看到了另一面。在觀光中找到中國痕跡;在購物中看到歷史脈絡;在美食中尋回故人生活。 四位《歷史係咁話》主持:曾卓然、譚家齊、范永聰、羅樂然走出錄影廠,帶團遊韓國,少不了食、玩、買,然而當中充滿了歷史的細味。返回歷史現場,主持娓娓道來千百年前發生的種種。不用正襟危坐在錄影廠中,歷史故事更顯活靈活現。
一杯咖啡 一種閒情 周日晚上,何妨抽空片刻 神遊於法國街角里巷 發現法蘭西的人情風俗、文化歷史... ...  3/6/2018 開始   主持:Christine Cappio、趙善恩 4/6 - 27/8/2017   主持:拔萃男書院法語教師 Michael Le Cardinal、趙善恩
語言哲學,分析語言謬誤,破除荒謬。 政治哲學,探討法律與刑罰,經驗人生基本自由。 宗教哲學,看見因與果,重新認識佛與魔。 從哲學出發,尋回人的道德和理性,遊走哲學國度,歷遍古今思潮與思考。
《手語隨想曲》為香港電台與勞工及福利局合作攝製的推廣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公約》短片系列。 一連10集將從日常出現的場景入手,十個不同的場景,講解10個範疇的手語。場景集中捕捉聽障人士與健聽人士在溝通上搭不上嘴的一刻,用電視媒體獨特的設計講解手語,試圖打破兩者在溝通上的隔膜。節目於活潑簡單的歌舞中融入手語動作,教導大家簡單手語的動作,最終化解誤會。手語是聾人的語言,節目中將帶出健聽人士忽略了的聾人文化,讓彼此更了解對方。
提昇港人的國際視野,提供多角度的閱讀問題方法,香港電台推出全新「一分鐘系列」—《藍地球》。香港電台邀請知名評論員執筆,因應不同國際氣候,深入淺出發表作品,由不同主持演繹,定時播放。評論員包括︰麥勁生(香港浸會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李燦榮(傳媒人及企業顧問)、劉銳紹(時事評論員)、張翠容(香港資深記者)。
以輕鬆的方式,展開你與文學的一場偶遇
香港電台原創睇得聽得的Podcast節目,由五時花六時變的林子揚主理,內容輕鬆搞笑甚至發神經,旨在令大家有5分鐘快快樂樂的Podcast Happy Hour。 如果你有古靈精怪的主意或見聞,歡迎電郵話我地知! 電郵:[email protected]
五夜講場-歷史係咁話。大學教授、講師及熟悉中國歷史同好,與觀眾縱橫浩瀚歷史汪洋,重新發現中國文化、社會的前世今生。
五夜講場-哲學有偈傾。由中文大學哲學系講師和一班師兄弟組成的一個每事問團隊,每次會邀請嘉賓、相關學者,談生死、人生、善惡、美醜等等令人深思的課題,讓大家理清思路,掃除邏輯盲點。
巍峨的古樓、傾頹的殿基 溫雅的兒女佳話,流血成渠的殺戮 在光影可人中,和諧的輪廓,披著風露所賜予的層層生動的色彩 時間上漫不可信的變遷,超出「詩意」、「畫意」的銳感 林徽因稱之為「建築意」 《建築意》,帶你欣賞建築之美,洞察背後每個動人的歷史故事。 逢星期一晚9pm - 10pm,香港電台第五台、香港電台網站rthk.hk同步播出。 主持︰ 馮傑 曾卓然(嶺南大學中文系哲學博士) 徐頌雯(香港城市大學建築學及土木工程學系助理教授)【第1 - 19集 西方建築史;第71集 - 第89集 香港規劃史】 黎東耀(珠海學院建築學系副教授)【第20 - 34集 中國建築史;第54集 -...
由葉文意居士以普通話主持,使操普通話人士亦能接觸佛學常識及佛理 .
五夜講場-文學放得開。文學生活館理事鄧小樺聯同文學界好友,天南地北,暢談文學趣聞,拓濶觀眾對文學的視野。
五夜講場-學人串社科。社會科學跨界討論,從不同研究角度,討論社會的人和事,經濟學、心理學、新聞學、政治哲學,尋找出絲絲脈絡,解構社會現象。
法醫的工作究竟是怎樣?是否如電視劇描述般,時常要身陷險境、出生入死去查案?非也,就讓梁榮忠和法醫人類學家李衍蒨告訴你,屍骨如何呈現餘音。 主持: 梁榮忠、李衍蒨 監製: 羅曼穎
『反斗英語』是一個以妙趣的方法去鼓勵運用英語的節目。今年我們十集節目,選擇了不同職場的生活片段,配以活潑幽默的情節,和簡單明確的英語對話, 讓各行各業溝通方式活現眼前。主持再一次是Soler兄弟。 除Soler兄弟外,每集有各有主要嘉賓演員,包括Miss Hunny 、梁健平、張雷、楊思琦、田啟文、陳安瑩、李敏、陳健朗、盧巧音、八両金、余慕蓮、泰山、楊英偉、杜德智、連詩雅、黎學勤、吳海昕、韋家雄、岑珈其、小肥、黃文慧、樓南光、李尚正、鄭敬基、歐倩怡(排名不分先後) 而節目中「Catch Me If You...
「文采」------出自司馬遷《報任安書》「鄙陋沒世,而文采不表於後世也」,指鮮麗色澤,引指有價值的文詞著述,或留予後世的文化遺產。 「飛揚」------出自漢高祖劉邦的詩句「大風起兮雲飛揚」 節目以生動活潑的方式,介紹語言文學。使聽眾在悠閒而有品味的文化空間之中,靜靜細聽古今傑出不朽的文學作品。 逢星期六晚8:30pm - 9pm,香港電台第五台、香港電台網站rthk.hk同步播出 主持︰ 朱少璋 香港電台文教組製作
「天道曰圓,地道曰方」…… 天,變幻無常;地,靜而不動; 萬物處身其中,自有規律。   「記得仰望星空,別老是俯視腳步, 嘗試為眼前的事物尋找意義,驚嘆這宇宙如何形成。」 
時代紛擾,日子翻騰,當生活不再如常,藝術何以立足? 好想知道細膩敏感的藝術家們怎麼生活怎麼創作。是投身紀錄時代,還是潛心過日子? 且看二十位藝術家自選什麼關鍵詞作題,讓我們進入他們的故事。 十集《好想藝術》,二十個關鍵詞,不失為2020年的香港與香港藝術的一種另類紀錄與注腳。
《古文觀止》是清代以來最流行的古代散文選本之一,「古文」指文言散文,「觀止」一詞出於《左傳》,表示所看到的事物已經盡善盡美,無以復加,所以《古文觀止》解作歷代文言散文的最佳結集。主持陳耀南會透過古文的介紹,讓大家掌握中文的語言藝術,繼而了解中國的學術思想及社會變化。
五夜講場-歷史係咁話。大學教授、講師及熟悉中國歷史同好,與觀眾縱橫浩瀚歷史汪洋,重新發現中國文化、社會的前世今生。
關乎人性,也關乎歷史--主持文潔華每集請來不同嘉賓,縱橫古今介紹文學經典。
劉家傑老師主持的「英語一分鐘」,每星期環繞一個話題,分析相關的英語疑難,用深入淺出的方法,指出我們常常不覺間犯上的錯誤,包括字詞的應用、文法的疏漏、發音的陋習、句子的結構等等。平時隨意觀看個別片段,對鞏固英語學習甚有裨益。
反斗英語 監製ExecutiveProducer:謝瑞芳 即使不計算幼稚園學習期,在香港接受教育的人,絕大部份由一年級已開始學英文,一直到中五,大大話話學了十一年。一般來說,都應該可以說、聽、寫,應付日常生活的應對吧!然而我們都心裏有數,有信心使用英語的人,只屬少數……...
Cantonese Lesson:Sarah Passmore and Cecilie Gamst Berg
香港這彈丸之地,存在着不同階層的家庭和住處,由豪宅、發水樓,以至屋邨、套房,由此衍生出各式各樣光怪陸離的故事,散落家家戶戶。一家人,一間屋,一堆荒謬可笑卻現實貼身的問題有待探討。一連十集的戲劇中,我們會以輕喜劇的手法,描寫五個家庭十段故事(一個家庭兩集單元故事),從息息相關的住屋問題入手,帶出現代家庭不同的面貌與處境,觀眾共鳴、會心微笑的同時,亦重新審視家人、鄰舍等人際關係,反思家的重要。 二O一一零年三月二十九日至五月三十一日 逢星期二晚上七時無綫翡翠台 特備網頁:http://rthk.hk/special/givemefive/
香港由昔日小漁港變成今天國際城市,擁有傳奇無數,透過《香港老花鏡》,聽眾可窺看以往香港人的生活情況,好好認識這片土地。本節目由吳昊、張建浩、陳耀華、鄭啟明主持,於1988年至1998年間播出。
2009年第一輯《窮富翁 大作戰》透過真人騷形式探討香港貧富懸殊問題。2011年,貧富懸殊更趨嚴重,因此第二輯《窮富翁 大作戰》擴大探討範圍:低工資長工時、住屋、跨代貧窮、青年人流動機會、老人及社區規劃等等都作深入探究。時至今天,貧富差距更見厲害,政府日前公布首條 官方貧窮線,根據2012年底數字估算,以住戶家庭入息中位數五成為界,訂出全港貧窮人口達131萬人,扣除政府福利津貼後仍有102萬人,當中逾半即 53.8萬人處於在職貧窮家庭。而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最新報告亦指出,物價飆升,通脹達4%,即使是罐頭食品價格升幅亦近兩成,籠屋、板間房、劏房、天台...
香港電台第一台節目《與CEO對話》系列,迎來20周年。今年繼續由大灣區商學院校長陳志輝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課程教授潘嘉陽教授、第一台節目總監張璧賢 主持,每星期邀請不同企業的領袖與廣大聽眾分享管理哲學和成功秘訣,訪問7位來自不同領域的成功領袖,分享他們高瞻遠矚的管理睿智,以擴展香港人的視野和提升競爭能力。
五夜講場-哲學有偈傾。由中文大學哲學系講師和一班師兄弟組成的一個每事問團隊,每次會邀請嘉賓、相關學者,談生死、人生、善惡、美醜等等令人深思的課題,讓大家理清思路,掃除邏輯盲點。
當下一刻,無雨無晴。 Mindfulness,正念,又名靜觀,是照顧情緒的好工具。 本環節介紹不同正念練習,讓聽眾在吸氣呼氣之間,找回心中節奏,走過生活中的高山低谷。
這片島嶼上的人民相信,這是年輕人的時代! 兩個因為太陽花學運而嶄露頭角的後生仔,離開泥巴戰一樣的街頭革命,一個選上議員,誓要在議會大展拳腳,入到建制內方知想法太天真;另一個轉戰商場,由學生領袖變成生意人,有人批評他忘記初衷,追逐銅臭。幾個剛剛大學畢業的青年,拒做大發展商的奴隸,以共居的方式,重建居住正義,無錢都可以過得有尊嚴,這是一場溫柔革命,帶大家反思居住的權利,為何如此遙不可及?台灣年輕一輩,都嚮往台北的五光十色,辛苦找到工作,才先發現自己似是一粒鑼絲,每天營營役役;有人決定選擇相反的方向,離開城市,搬去南部鄉下耕田、開咖啡店,追求簡單的小確幸生活。在江蘇南京出生、香港成長的胡健,...
五集海底漫遊,會記錄世界各地對海洋充滿熱誠的人士的故事。   節目將會探索人與海的關係,每集會以海洋為題,描述人怎樣把知識、夢想及努力去領悟海洋之奧妙。   來自全球不同國籍,不同種族、說不同語言的人士,他們有不同角度,在不同海域,但卻有同一理想 --- 就是用他們方法和思維去了解這個藍地球。   這5集故事由香港人在香港開始,然後故事會帶觀眾去到南太平洋、大西洋和加納比海,最後返回觀眾身邊的海域:太平洋。 節目於二O一O年八月二十二日起,逢星期日晚1900-1930,無綫電視翡翠台播映
香港電台電視部與公民教育委員會聯合製作,透過以人文山川為主題的八集文化紀錄片,讓觀眾瞭解中國千年民族文化和歷史,也認識中國傳統人文價值。如何尋找千年留傳下來的人文文化,深察現在人民生活新貌?『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一切始於足下。 中國之大,走過萬里後方能體現。艷麗的四川九寨溝,淳樸的香格里拉,睿智的納西族,玄妙的諸葛村,呼喊中的台灣原住民,燒不斷的龍窯,綠色的石上寶藏及與大自然共生的山人。每一個族群有著它獨特而美麗的文化及生活方式,要了解中國不同文化,必先靠雙腳走,雙眼看,用心感受。 走過萬里後,方能體會到人的渺小。置身於天地中,如何與大自然和諧共處,是人類的終極目標,亦是唯一依靠。...
  香港電台,一向熱衷製作適合各個階層同年齡組別觀眾的節目,而電視兒童劇集,論劇集嘅數量、內容深度,以至製作認真程度,都可以話係全港之冠。不久前重溫過1977年《小時候》,自此之後,再接再厲,製作更加多類型兒童劇集,當中包括有:《好時光》、《陽光下的孩子》、《晴天雨天孩子天》、《親親孩子天》和《柏林週記》等。劇集陪著香港小朋友成長,或多或少都是很多人的童年回憶。   童星出身的唐寧、黃美琪、李佩蕙、何靈靈和溫子聰會帶大家走到八十年代香港的兒童世界,和大家體會當年兒童劇小朋友的喜怒哀樂! 由8月4日起 逢星期一至五 晚上9時30分 港台電視31播映
女人的一生有多自在,往往要由一個決定開始。 十集半小時單元劇,講述不同階層的婦女議題,每集由一個關鍵時刻、一個重要的決定講起:未婚懷孕、夫妻誰顧家、患上乳癌、經濟困境、少女成長、中女的困擾、少女新移民的適應、在職母親、照顧家庭老弱及老伴離逝等,然後抽絲剝繭某個重要決定背後千絲萬縷的成因,與及這個決定帶來的一些改變,從而突顯女性面對變改當中那股堅毅不屈的力量。
寓言─屬於諷刺文學的一種,而幽默為其最鮮明的藝術特徵。 寓言─以極小的篇幅,發揮最大的邏輯力量;會心微笑之中,表現出深刻的諷喻精神。 透過朗誦、廣播劇以及陳耀南博士的解讀,一則則著名的中國寓言會在空氣之中向大家娓娓道來。
節目以歷史地標、歷史人物、歷史事件作為核心,描繪香港自開埠以來,直至二次大戰之後,當中深具意義的事件。藉著認識歷史,從而增進我們對香港的感情。 節目屬於「重組式紀錄片」,在歷史地標範圍內,重組多年前的歷史片段,務求營造出當時的境況,使觀眾有親歷其景的感覺。題材包括「辛亥革命在香港」、「思潮空間」、「國學南來」、「華工流徙」、「華商與善行」、「南北行貿易」、「反蓄婢運動」及「淪陷前後」。
三十五年來,《警訊》從不間斷地向市民提供防罪資訊,並介紹警隊的工作;拍攝手法不時創新,緊貼觀眾的需要及社會的變化,但是宗旨始終如一,就是建構警民之間一道有效的橋樑。
節目內容包括教授簡易西班牙語言、介紹西班牙足球、飲食及藝術等生活文化,教材課本在各合辦機構及全港圖書館派發。
廣邀政界各人回顧政壇往事,以古喻今。頭炮請來前行政會議召集人、政壇元老鍾士元。
教授旅遊日語、日常生活會話、不同場合的談話內容和方法
帶領您走進奇妙多姿的海底世界,一起分享海洋生物的生存智慧。
一念之間,打或抱;一剎那間,笑或怒, 同枱食飯,一念之轉,紮馬打對台。 社會福利署與香港電台電視部聯合製作家庭實況劇《一念之間》, 改編自你身邊發生的真實個案:家庭暴力、疏忽照顧兒童、虐老、語言暴力、性侵犯等等。 新聞故事看似遙遠,細心留意,可能就在你的家門旁邊發生。 節目於二O一O年九月二十九日起,逢星期三晚7:00,無綫電視翡翠台播映
消防和救護人員的工作,由烈焰火場、暴風水災,到荒山野嶺、高空水底…一般人迴避之處,卻往往成為他們奮力救援的地方;險境中,施救者和被救者,生命經已在無形中緊緊相繫。 香港電台電視部與香港消防處聯手製作的《火速救兵IV》,繼續以真實個案為藍本,改編成十集半小時的電視劇。故事涉及一些近年備受關注的消防事故和議題,包括十號颱風下上山搜救行山人士、大型交通運輸事故及舊式工廈防火安全問題等。 對於普羅大眾而言,可能很多平日在火海、災場中救火救人的消防和救護人員,都不過是「無名英雄」。這些在災場中英勇救人的錚錚鐵漢,其實和你我一樣有血有肉,在肩負重任的背後,隨時隱藏著一些不為人知,但卻扣人心弦的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