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伦:人们为什么纪念李克强
Listen now
Description
周五,中国国务院前总理李克强突然去世,终年68岁,他于2013年至2023年担任国务院总理,今年3月卸任。李克强的突然去世引起了中国民众的自发哀悼。中国网民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他承诺 中国将继续向世界开放的视频。 他们分享他站在没过脚踝的泥泞中探望灾民的照片。他们甚至提到他担任总理第一年时的经济增长目标:7.5%。​​他的逝世所引发的悲痛反映了公众对现状的失望,以及在习近平治下深深的无力感。 这期我们请来曾同为北大校友、80年代与李克强相识的法国塞尔奇-巴黎大学教授张伦。张伦的研究领域是中国的现代性,文明与制度转型,知识分子,东亚地缘政治,中欧关系,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他2022年在纽约出版了一本中文书,书名是:《如何理解当今动荡的世界:大变动,大重组,大博弈》。 文字版全文:bit.ly/bmb-069-txt   时间轴: 1:16 张伦获知李克强去世消息的情景 2:29 为什么李克强去世后许多人传他说的“金句” 4:35 为什么张伦说李克强去世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时代的终结 7:32 张伦回忆80年代对李克强的印象 17:02 讨论张伦的《1986、富强胡同6号与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分野》 20:09 张伦认为李克强为何在近一两年有更多的“金句” 24:11 中共的体制会如何管理社交媒体对李克强死讯的讨论 30:49 嘉宾推荐 嘉宾推荐: 张伦: 1. 《世界的四个部分:一部全球化历史》 格鲁金斯基 著 2. 《知识分子的鸦片》 雷蒙·阿隆 著 袁莉: 《1986、富强胡同6号与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分野》 张伦 著 官网:bumingbai.net 推特:@bumingbaipod 不明白播客 GitHub 文字版:bit.ly/bmb-git
More Episodes
这两期我们采访了五位经历过H-1B申请的年轻人,他们与大家分享了移民美国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帮助想“润”的同学做出更好的决定。 上一期Andrea分享了她在工作和身份的双重压力下陷入深深的抑郁,而抽签五次仍然与H-1B无缘的David与他的女友则无奈地考虑是否要继续留在美国。Andrea和David都因专业是理科相关,毕业后有三年的时间来抽取H-1B。...
Published 06/14/24
Published 06/14/24
几十年来美国是很多中国年轻人求学、求职的首选目的地,但复杂、漫长的美国移民过程和日益紧张的中美两国关系使很多人生活在高度不确定性中,有些人陷入了焦虑甚至抑郁。美国移民局每年只发放85,000个H-1B工作签证,而每年都有很多人申请,加入抽签的大军。2024财年就有78万份申请。一些受访者在每年的抽签季节,只能相信玄学,去寺庙祈福,甚至吃一种传说中会增加中签概率的炸鸡汉堡。我们采访了五位与美国移民系统斗智斗勇的年轻人,将分为两期播放。美国碎片化和高度不确定性的移民流程击碎了他们原先对美国的滤镜。这五位追求自由的年轻人为了签证和绿卡牺牲了不少实际的自由,比如不敢轻易搬家离职,也不敢回国探亲和...
Published 06/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