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解惑-梦中的形象
Listen now
Description
读懂潜意识的语言,成为自己的解梦师。 大家好,我是知了。今天我们开始答疑。 Q:如果说梦中的每一个形象、每一个人物都是我们自己心里的一部分,这些不同的梦中人物各有各的不同需要,哪个才是我们真正的需要?   A:我认为,都是我们的真正的需要。如果非要区分哪个是更重要?我的回答是如果你没有办法区分出哪个是最重要,你就把他们都当成重要的来对待。   我们的逻辑思维,是个线性的思维,是一条线去思考的,所以总是想把一切事情都化简,用统一标准评定出一个最重要、次重要。   就像一条跑道上,谁跑在最前面,谁跑在最后面,要区分出先后顺序。这是逻辑思维的思想方式。   但是我们的原始认知不是这样,原始认知并不会把一些不同的需要分出哪个是最重要,哪个是次重要。 比如说,我问你这样一个问题,你怎么回答。   吃饭、喝水、喘气,哪个是最重要的?如果你说吃饭是最重要的,那不让你喝水不让你喘气行吗?如果你说喘气是最重要的,我不让你吃饭你也是不行的,对吧?   吃饭喝水喘气这是最基本的,还有很多的需要,要保暖,每天要有一些运动,还要恋爱,还要保证自己的所有这些需要都是需要。   除非是在某些特殊的时刻的确有重要度的差别。比如在沙漠里,一点都不缺空气,但是缺水,这个时候水是最重要的。 如果在高原,呼吸困难的时候,氧气就是最重要的。   但在多数情况下,我们一般的生活状态下,并不存在如此特殊的时刻,就没有必要非得分清楚哪个是最重要,哪个是次重要。   在梦中也是如此,甚至需要做的事情恰好相反。我们应该尽可能的多理解每一个梦中意向,理解他们每一个人的需要,反而是对我们更有帮助的。   Q:梦可以有不同的解释,好像不同的解释角度都可以说得通,那究竟哪一个才是最优解?如何找到最优解?   A:还是要强调,梦跟我们的逻辑思维是不一样的。 “最优解”,这个词可能在数学里边是最经常会遇到的。   在逻辑思维中,一个问题是有最优解的。在原始认知层面,我们去认识世界的时候,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叫做最优解的东西。   因为要“最优”,就得有一个唯一的尺度来衡量,哪个最接近“最优”。但原始认知所面临的这些人生的问题,并不是说都在同一个唯一尺度下的,它更多反映的是一个事情在各个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所反映出来的不同的东西。   比如说一个人梦见了一个很紧张的场景,可能代表工作中的紧张和压力,也可能象征家庭中的紧张和压力,还可以代表他自己某一种容易紧张的性格。   究竟哪个是最优的解释呢?其实他们根本就不在一个维度上。它们就像一个双关图形,都是平等的。   找到那个最优解,完全取决于你自己从哪个角度去解读,或者当下对你来说,哪方面的解读对你最有启发、最有参考价值。   我们的人生,并不是一个体育竞赛,并不要求我们拿到最好的答案。也许你今天没有找到最有启发的答案,但你因一点点微小的启发,让人生得到了一点点改善。   也许再过几天或再过俩月,你又会遇到另一个更有启发的答案,它使你的整个生活变得更好,这就可以了,这就是我们成长的过程。  (今天我们讲到这里,明天待续)
More Episodes
Published 03/18/21
每天10分钟,小方法,大能量!
Published 03/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