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面包店别再忽悠我了
Listen now
Description
韧得咬不动的面包皮,撕拉费劲的面包组织,不上色也绝无香气的面包体,不明觉厉的但毫无感知的风味酵种…… 不知道其他人买面包会不会和我有一样的疑惑,这几年面包店用来描述制作工艺和面包状态的大词儿是越来越多了,但吃起来仍然一头雾水:这个面包的口感和风味,它对吗? 面包是个舶来品没错,但这不是用话术来掩盖制作问题,甚至忽悠客人的理由。 【时间轴】 1:44 西餐厅说配餐的面包是「现做」的,但不太可能 7:48 坚硬的法棍和我脆弱的上牙膛,注定只能留一个 20:55 面包是零食还是主食,是两条截然不同的路 27:47 上色不足是国内面包的通病 31:18 像打了柔光板一样水灵的面包 32:44 像拍西瓜一样选面包 33:34 法棍的三个渐变色 36:14 外观挺拔、层次清晰的可颂,不一定代表美味 39:47 为什么很多咖啡馆只卖可颂面包 42:33 有些面包无论外表和价格都很像切糕 45:50 天然酵母和大气孔是一个美丽的误区 54:56 揉出手套膜的吐司,体现什么水平 【本期配图】 几张好吃好看的欧包,可以观察一下内馅儿的组织、光泽、皮的厚度和烘烤的火候 【本期鸣谢嘉宾】 匿名嘉宾,曾做客厨此以外第24期。开过几家面包店,从业十几年,现在主要从事行业顾问工作。 【本期配乐】 Violin Concerto No. 2 in B Minor, Op. 7, 'La Campanella' . 「厨此以外」是我在写了很多菜谱之后决定再往前踏出的一步,希望可以从菜场、从餐厅、从书里、从种种地方都能了解食物更多一些。烹饪并不是食物的终点,「和食物做朋友」才是想重新构建生活时必不可少的一环。 可以在这些社交平台找到我:公众号/微博/小红书 @田螺姑娘hhhaze 。
More Episodes
最近因为食物又和新老朋友相聚了几次,在餐桌上我们讨论正在吃的菜式,热切分享此刻的体会,也忍不住回想和诉说从前的觅食经历。无论食物本身好不好吃,此刻都变得贯通又开阔,是非常完整且难忘的餐桌体验。 我突然意识到我们经常把食物作为一种介质,伴随着品味食物的过程,来讨论我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食物这个介质直接透射出的人文地理、人际关系和成长体验。食物和藉由食物表达的文化符号,本身就是最好的餐桌话题。「食在有趣」就是这样一个系列,边吃边聊,饭都更香了! 家常菜是最真实的生活烟火,并且越家常就越容易叠加不同的经验和波动。这几次在成都和周边城市的家常小馆吃饭时,经常会点一些类似的家常菜...
Published 06/23/24
Published 06/23/24
夏天来了就要吃冰淇淋!现在满大街的冰淇淋店越开越多,走进一家店觉得好好吃啊!就把老板抓出来问一问怎么做到的(bushi 作为冰淇淋的一种,Gelato似乎正处于一个流行趋势中。和从小吃到大的其他冰淇淋不大一样:它质地绵密到难以挖取,同时矜贵得按球计价;它口味多变,不同的店甚至很少有完全一样的菜单;但要评价它好不好吃呢...目前看来还是深一脚浅一脚,时有惊喜,但下一个口味可能就又甜又齁又莫名其妙。 【时间轴】 1:24 冰淇淋的含糖量可能是吃不出来的 7:35 但能不能「拉丝」是能看出来的 13:48 不用添加剂会给冰淇淋带来什么? 20:39 Gelato和Ice...
Published 06/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