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中华小当家》,穿越29年的厨房注脚和料理哲学
Listen now
Description
年前有几天空档,我把囤了好久的美食类影音书都翻了出来……点兵点将。看哪部好呢?喜滋滋☺️🥰~~ 突然想起前阵子收到的一条留言,那就先把启蒙美食动漫《中华小当家》(现在叫《中华一番!》)翻出来吧!当年记住的都是特效,现在居然看出了一点新名堂。 食物就像老番剧,常吃常看常有,常常回到原点,历久弥新。 【时间轴】 1:23 被掩盖在声光电特效下的料理常识 15:12 对高端食材的演绎和对宴席的理解 28:10 「分割不是所谓最完美的状态。」 32:54 「不受传统拘束的想象力,这就是你的秘密武器是吧?」 46:23 《中华小当家》中的食物审美 48:52 如何到达料理的原点,又怎样让人幸福? 【本期配图】 雨前在2012年左右制作的部分小当家同款菜式 【本期鸣谢嘉宾】 小红书、微博、豆瓣@雨前羽街 ,曾在2012年复刻并发表《小当家料理实验性研究报告》。 【本期配乐】 市川淳 - 真・料理人魂 . 「厨此以外」是我在写了很多菜谱之后决定再往前踏出的一步,希望可以从菜场、从餐厅、从书里、从种种地方都能了解食物更多一些。烹饪并不是食物的终点,「和食物做朋友」才是想重新构建生活时必不可少的一环。 可以在这些社交平台找到我:公众号/微博/小红书 @田螺姑娘hhhaze 。
More Episodes
最近因为食物又和新老朋友相聚了几次,在餐桌上我们讨论正在吃的菜式,热切分享此刻的体会,也忍不住回想和诉说从前的觅食经历。无论食物本身好不好吃,此刻都变得贯通又开阔,是非常完整且难忘的餐桌体验。 我突然意识到我们经常把食物作为一种介质,伴随着品味食物的过程,来讨论我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食物这个介质直接透射出的人文地理、人际关系和成长体验。食物和藉由食物表达的文化符号,本身就是最好的餐桌话题。「食在有趣」就是这样一个系列,边吃边聊,饭都更香了! 家常菜是最真实的生活烟火,并且越家常就越容易叠加不同的经验和波动。这几次在成都和周边城市的家常小馆吃饭时,经常会点一些类似的家常菜...
Published 06/23/24
Published 06/23/24
夏天来了就要吃冰淇淋!现在满大街的冰淇淋店越开越多,走进一家店觉得好好吃啊!就把老板抓出来问一问怎么做到的(bushi 作为冰淇淋的一种,Gelato似乎正处于一个流行趋势中。和从小吃到大的其他冰淇淋不大一样:它质地绵密到难以挖取,同时矜贵得按球计价;它口味多变,不同的店甚至很少有完全一样的菜单;但要评价它好不好吃呢...目前看来还是深一脚浅一脚,时有惊喜,但下一个口味可能就又甜又齁又莫名其妙。 【时间轴】 1:24 冰淇淋的含糖量可能是吃不出来的 7:35 但能不能「拉丝」是能看出来的 13:48 不用添加剂会给冰淇淋带来什么? 20:39 Gelato和Ice...
Published 06/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