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期: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关于“扇子”的秘密
Listen now
Description
中国扇种类繁多,样式精巧,图案复杂多样,中国历来有“制扇王国”的美誉。 目前的考古资料和历史文献很难断定扇子产生的时间和形制。但根据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经验,最初的扇子应该来自于自然。比如较大的叶子或羽毛,芭蕉的叶子就可以当作扇子,这应该是原始扇子的雏形。 在我国,出土年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扇子实物,是江西靖安县东周古墓出土的,春秋晚期的短柄竹扇,被称为“中华第一扇”。 扇子的材质和花样种类繁多。如果按照材质分,可以分为羽扇、竹扇、团扇、折扇、绢扇等。至于形状,更是数不胜数:圆形、折叠型、梅花型、三叶草型,还有父母辈喜欢的戏曲人物的扇子造型,以及随着工艺进步出现的青少年喜欢的卡通人物的扇子造型。 在这些种类繁多、花样丰富的中国扇中,历史最悠久、流行最广的当属羽扇、竹扇和折扇三种。 羽扇就是用各种鸟类羽毛制作的扇子。提到羽扇,我们最先想起的人物可能就是诸葛亮。羽扇出现的时间比较早,在汉代的历史文献中已有明确记载。 不过羽扇不易保存,易弯曲折断,损耗较大,所以目前考古学界并未发现汉代的羽扇实物。 团扇从西汉开始就受到人们的欢迎,尤其是社会阶层较高的女性。唐代文人王建的《调笑令》中就有“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的句子。后来,扇子是女子为了保持美好的仪态,用来遮病遮羞的。古代还讲究“笑不露齿”,不让其他人,特别是外族男子看到牙齿。所以女子笑的时候往往会用衣袖或者团扇来遮住牙齿,这里的扇子起到了保持仪态的作用。 后来,扇子遮体的习惯也影响到了唐代皇家贵族。唐玄宗李隆基便设立制度,在皇帝临朝前后都要用扇子遮住身体,不让臣下看到,称为“障扇”。不过在这里可不是为了遮羞,而是为了显示帝王的威严。皇帝上朝前,宫人分立两侧,将巨大的团扇合起来遮住皇帝宝座,等皇帝坐定之后,再渐次拉开,让臣子们拜见。退朝时,也要先合上扇子,等皇帝离场后再撤扇。 虽然“障扇”的行为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已经消失。但是“障扇”的原理仍然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我们去剧院看各种文艺演出,表演开始时,舞台上有厚厚的帷(wéi)幕,随着演出开始,帷幕层层升起,表演者登台亮相。当演出结束时,演员鞠躬致谢,帷幕缓缓落下,观众是看不到演员离场的。这一设置同样是为了将表演者最美好的一面呈现给大家,和“障扇”有异曲同工之妙。 古代文人墨客的杰作中也不乏团扇的身影。比如唐代大诗人杜牧的《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烛火的微光映照着冷清的画屏,手执绫罗小扇扑打萤火虫。捉萤火虫这种孩童的玩乐活动都能让深宫女子感到快乐,足见宫女生活的孤苦、寂寞。诗中的“轻罗小扇”便是团扇的一种。 折扇,可以折叠收纳,也完全可以展开。折扇产生时间较晚,在明清时期达到了鼎盛。 折扇脱离了怯热纳凉的常规用途,成为了贵族名士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折扇也被称为“怀袖雅物”。比较讲究的人,会在扇面上作画题诗,称为“题扇”。“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就好(hào)在扇子上画竹子和怪石,题写诗作。因此,如果要研究明清的绘画作品和书法作品,折扇便是非常重要的资料。时至今日,很多舞台艺术仍然保留了折扇的随身装饰。比如,相声、说书都会身着长衫,随身带折扇。 扇子在文学作品当中也常常出现。以扇为“眼”的"扇戏"便有《沉香扇》、《芭蕉扇》,以及最著
More Episode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Welcome to this edition of China Lifestyle Journeys, the series that brings you chats, discussions and insights on all aspects of Chinese living. We will cover festivals, food, traditions, customs and much, much more. I’m your host Jocelyn… and I’m Mat, just an...
Published 10/19/23
中国古代科学内容丰富。随着时代的发展,其中大多数已经融入了现代科学体系。而目前仍然自成体系并且拥有强大生命力的,当属中医药学。 中医药学是利用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体系,来说明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阐明其中的关系并进行诊疗的学科。 中医的生理病理学以五脏六腑、经络气血为基础展开。中医的五脏六腑是人体脏器的总称。“五脏”包括肝、心、脾、肺、肾。 肝的主要功能是疏泄和藏血。疏泄是指肝可以疏通全身之气,使身气和畅,情绪稳定。藏血是指肝可以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防止出血。 心主血脉和神明。心脏与血脉密切相连,调控着全身血液的运行。同时,心脏主管思维、感觉、记忆等与意识相关的活动。 脾的主要功能是运...
Published 10/19/23
Tai Chi Welcome to this edition of China Lifestyle Journeys, the series that brings you chats, discussions and insights on all aspects of Chinese living. We will cover festivals, food, traditions, customs and much, much more. I’m your host Jocelyn… and I’m Mat, just an English guy with lots of...
Published 1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