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期:七夕景迢迢,相逢只一宵。关于七夕的故事
Listen now
Description
农历七月七日是我国传统节日,七夕节,又称乞巧节。七夕是一个文化含义多样的节日。它源于传统历法中的“重日为节”的习俗,同时结合了古代的星宿崇拜。最初以妇女乞求智巧为主要文化内涵,后来七夕节又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相会的美丽神话传说,使其逐渐演变为中国的“情人节”。 关于它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在中国传统历法中,有“重(chóng)日为节”的习俗,如正月初一春节、三月三日上巳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九月九日重阳节。因此在七月初七设节。这是七夕最原始的起源,此时还未赋予它特殊的文化内涵。 当时的天文学说认为,牵牛、织女二星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重要意义。牵牛星是农耕劳作的象征;织女星则是女红的标志。两者结合,刚好代表了“男耕女织”四个字。而这恰恰是封建社会小农经济的组织模式。但此时尚未衍生出“牛郎织女”的故事。 到了汉代,民间才开始流行“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传说天上有个仙女是王母的女儿,她擅长织布,因此被称为“织女”。天空中的彩霞就是她织就的。织女厌倦天庭枯燥的生活,偷偷下凡,与放牛郎相遇相恋,结为夫妻,还产生了爱的结晶。有了丈夫孩子的羁绊,织女更不愿回天庭了。后来,王母发现此事,非常生气,命天兵天将捉织女回天庭,不许再见牛郎。织女被抓走时,深情的牛郎携儿女不停追赶。王母见状,拔出金簪在二人中间划银河为界,牛郎无法过河,只能在河边与织女遥望对泣。他们坚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无数喜鹊飞来,用身体搭成一座跨越天河的彩桥,让牛郎织女在天河上相会。王母无奈,只好允许牛郎织女每年七月七日在鹊桥上会面一次。正所谓:莫嫌天上稀相见,犹胜人间去不回。  七夕节的民俗活动为妇女乞巧。乞巧风俗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盛行。七夕之夜,女孩子们将酒食瓜果陈列于庭中,遥拜牛郎、织女星,向织女乞求智慧和灵巧的手艺,并预卜未来命运。乞巧的具体方式也和“织”有关,即穿针引线。为了增加难度和趣味性,女孩子们穿的针有很多种形式,有些针眼很小,比如刺绣针。有些有很多针眼,只有耳聪目明、心灵手巧的人才能成功。民间还会举办“乞巧大赛”,选出最心灵手巧的女子。 到了魏晋时期,乞巧风俗的活动内容开始多样化发展,出现了蛛丝乞巧。蛛丝乞巧便是将蜘蛛盛放在盒里,至午夜打开,观察蛛网疏密,如果蛛网密集,便是乞巧成功。 唐代,七夕乞巧风俗大盛,流行于宫庭内外。《开元天宝遗事》中就记载,唐玄宗和杨贵妃每年七夕都会夜游华清宫,用蜘蛛乞巧。杨贵妃所用蜘蛛,个头大,颜色绚丽,品种名贵,价值不菲。一时间,民间妇女都效仿宫中风气。蜘蛛价格大涨,唐代民间逸史记载,最贵的蜘蛛可以卖到白银百两。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描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时,也选取了七夕许愿的场景: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无论是穿针乞巧,还是蛛丝乞巧,都寄托了女性对美满幸福生活的向往。而七夕民俗活动除了乞巧之外,还有晒衣、吃巧食等其它许多内容。晒衣是为了防止衣物、书籍虫蛀霉变。吃巧食则是准备好茶、酒、果品作为节日的食物。 宋元商业经济发达,在北宋都城汴梁还形成了专门买卖乞巧物品的市场,称为乞巧市,七夕节日文化气氛更加欢乐热闹 到明清时期,京城内外又形成了“投针于水”的乞巧风俗。从汉唐以来形成的“月下穿针”乞巧演变到明清
More Episode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Welcome to this edition of China Lifestyle Journeys, the series that brings you chats, discussions and insights on all aspects of Chinese living. We will cover festivals, food, traditions, customs and much, much more. I’m your host Jocelyn… and I’m Mat, just an...
Published 10/19/23
中国古代科学内容丰富。随着时代的发展,其中大多数已经融入了现代科学体系。而目前仍然自成体系并且拥有强大生命力的,当属中医药学。 中医药学是利用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体系,来说明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阐明其中的关系并进行诊疗的学科。 中医的生理病理学以五脏六腑、经络气血为基础展开。中医的五脏六腑是人体脏器的总称。“五脏”包括肝、心、脾、肺、肾。 肝的主要功能是疏泄和藏血。疏泄是指肝可以疏通全身之气,使身气和畅,情绪稳定。藏血是指肝可以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防止出血。 心主血脉和神明。心脏与血脉密切相连,调控着全身血液的运行。同时,心脏主管思维、感觉、记忆等与意识相关的活动。 脾的主要功能是运...
Published 10/19/23
Tai Chi Welcome to this edition of China Lifestyle Journeys, the series that brings you chats, discussions and insights on all aspects of Chinese living. We will cover festivals, food, traditions, customs and much, much more. I’m your host Jocelyn… and I’m Mat, just an English guy with lots of...
Published 1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