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90今夜,遇見小王子:不要再說「成為更好的自己」?
Listen now
Description
日前受邀去演講,不過眼前是一群我很不熟悉的領域的人,我有去保險公司、還有直銷公司演講過激勵課程,這次受邀單位是金融業,我還真的沒有演講過。   從答應受邀演講之後,時不時我會問自己,面對如此不同領域、不同生活經驗的人,我可以分享什麼?老實說,眼前這群人我很陌生,我的人生不曾有相類似的經歷。 當然,我也好奇這群人的生活樣貌。他們看起來,終日生活在數字的細節𥚃,但他們在自己工作場域的努力,可以支持一個人的夢想實現,也維繫整體社會的運轉。 這天齊聚準備受獎的人,他們除了是金融領域的職場佼佼者,更是懂得與數字能量和諧工作之人。殿堂裡有年度「績優業務員」、「百大理財專員」以及銀行的各區主管。 這次,我決定演講的內容會是甚麼呢? 我回想自己的人生裡,興奮的上台領獎,真的感覺自己很棒、很光榮是什麼時候?沒想到一推就往前推了四十個年頭,竟然是小學二年級。 我都還記得,當天下課後非常開心的跑回家,到了店門口就大聲的喊:「你看!我的獎狀…」,完全無視店裡的客人,當然…也不覺得害羞。這些年,偶而還是會有上台受獎的經驗,但為何不會有榮耀的感覺,這四十年發生了什麼事?什麼時候上台領獎的得獎感言,變成要周全的滿足致謝詞?當然,我知道要感謝的人真的很多,但我們是不是也在這瞻前顧後的心思裡,一點一滴的忘記謝謝自己。 還記得「我的志願」嗎?為什麼隨著年歲增長,越來越不敢將我的志願、我的理想說出口呢?到底…是因為越來越認識這個世界,還是我們越來越不認識自己了?!當時,你在作文簿裡寫下的答案是什麼呢?那時候的我們,能夠輕而易舉地說出對未來的想望,是因為在原廠設定裡,並沒有安裝「我可不可以?」的運算程式。那…不是原廠設定的人生,現在的我們過的是誰的人生? 其實,所有關於成就、豐盛、成功的事,只會出現在一種人格特質。那就是覺得「自己配得」、「自己值得」的人身上。因為只有覺得自己值得、配得的人,才會去往下一個目標挑戰。而那些覺得受之於人太多,或覺得只是因為自己幸運的人,在下一個挑戰來到面前時,跑出來的念頭往往會是:我真的可以嗎?!所以,請一定要記得,是因為你與你的人格特質,所以齊聚在這個殿堂。 不要再說「成為更好的自己?」那是不是代表之前的不好呢?這是一句限制性語言,是看似鼓勵卻是否定過往自己的語言,這是世俗成功學告訴我們的成功途徑…坊間成功學是這個社會競爭意識下的產物,特別強調速成效果,我們只要走進書局就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書:「一週學好英語」、「三個月減重不求人」、「高考秘笈」… 條件就是限制:這是一個迷失,讓我們走進具有競爭意識的遊戲規則裡。舉例金鐘獎與大傳系的關係…看到了嗎?我們之所以越來越不敢大聲說出心中的願望,就是因為我們只看到這個社會所要求的「條件」,一旦我們發現自己無法取得相對應條件,就會開始認為自己沒有資格追夢,只是我們是否想過,對生命來說條件其實是一種限制。如果我們已經拆掉了限制性語言,那麼我們就要注意我們說出口的話 ,因為說出口的話正在創造,你正在經驗的世界。 《今夜 遇見小王子》在寶島聯播網 北部寶島新聲 FM98.5 中部大千電台 FM99.1 南部主人電台 FM96.9 03/23(六) 20:00(首播) 03/24(日) 21:00(重播) Apple Podcast連結:https://reurl.cc/1ZVW2D Spotify Podcast連結
More Episodes
#傘下的星空 阿育吠陀作為一門生命的科學,已經是不證自明的共識。然而,仲玲的書寫仍強調「實證」為特色,顯然不是為了彰顯醫療上的效度,而是為了忠實呈現阿育吠陀的傳承與教導。她指出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示範看見徵候時的身心觀照,書中每一篇實證故事,看似不同情境卻也緊緊叩問:「我是不是…離開我自己?!」。 我離開我自己!?本該屬於形而上的思辨範疇,如今在真實生活躍然演出。人生劇場裡的「人設」,使人偏離生命的中心,為了滿足人生階段裡的不同關係,努力扮演關係中的角色,我們擱置了心裡想講的話,選擇應該說的話,以為這樣能換來各自安好,殊不知每一次開口都是一次身心分離。 ...
Published 06/24/24
Published 06/24/24
《打傘》的書中有一段是這麼寫:從為自己撐傘,到成為一名替人打傘送暖的人…。 老實說,看到文字時心裡嘀咕想著,每個人有自己的不容易,為何自己走過了,就認為可以幫助人呢?即便再怎麼相似的生命處境,我們永遠做不到真正的感同身受啊! 直到翻閱作者的自序,那生命裡經歷過的創傷,我才在舉重若輕的描述裡明白,能開口說出為人撐傘,是接受過往創傷後的由衷感謝,是穿越過後的生命透徹。 當我問妳,是什麼樣的生命特質讓人撐得過去?竟是妳口中說出的:「認份」。兩年前妳介紹了《阿育吠陀實證醫學》,今天妳慈悲為人《打傘》。 ...
Published 06/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