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期 《大大的小城》第四集以及陈其钢的浪漫音乐
Listen now
Description
今天我们继续为大家奉上《大大的小城》第四集,故事讲完之后,为大家介绍一下国内著名音乐人陈其钢老师的音乐。老规矩,先讲故事。请原谅我小时候的记忆模糊,不记得到底在我们临时“霸占”的宿舍楼里住了多久之后,我们原本的家,总算是在原址上重建好了。重建好的小楼依然是两层,但不同的是,这次是真正的两层,建筑材料也从土坯变成了砖石。虽然面积依旧很小,每层的实际面积不过10平方米,但毕竟那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房子。交付给我们的时候,一家人简直高兴坏了。当然,在刚交给我们的时候,还是毛坯房,没有装修,国营单位也给了我们一些时间作为转圜。父母就赶紧利用这段时间,给新房来了个彻底的修整。 那时候穷,社会上也没有什么室内装潢设计的概念,我们对于装修的理解,也仅仅只是铺地和刷墙。铺地稍费周折,但也难不倒都是工人出身的父母,他们请了一大帮同事一块儿来帮忙。基本的工序是,先用水泥将地面找平,然后撒上一粒粒“马牙石”,马牙石是我们小城当地的叫法,其本质就是石英岩的一种,白色,略微有透明质感,一粒粒成小石子状,因酷似马的牙齿而得名。等水泥完全干透之后,再用水磨机打磨地面,将其再次平整和起到抛光的作用。最终的成品,我们称之为“水磨石”地面,根据需要,有的人家还可以做一些镶边、添色什么的处理,形成类似瓷砖的花纹,增加美观度。 做完地面就是墙面了,墙面更简单,同样也是水泥找平,然后刮上石灰粉,干透后在差不多齐腰的地方,用墨斗弹出一根直线,然后将直线以下到地面之间涂上绿色的油漆即可。此举主要是因为石灰粉墙面相比起现在流行的乳胶漆完全不耐脏,而且很容易因为天气潮湿而剥落。那时候的居家布局也特别喜欢什么都挨着墙放,中间留出来活动。然而几乎所有的家具除了衣柜都是不超过齐腰的高度,所以墙上涂上绿油漆之后,能增加墙面的耐受度。把这些做完,比较大的工程就结束了,剩下的就是安装水电。有些有装修经历的朋友肯定会问了,水电不是应该最先做的么?那是现在的流程,其实,在那时候安装水电,根本不会考虑墙面开槽做隐藏,一切都以实用为主,所谓的装修,只是不碍脚,不硌手罢了,美不美观,那是有钱人才会考虑的问题。有些穷人家,甚至直接用报纸贴在墙上就算是装修了。所以,当一切就绪,达到可以入住的条件时,也就用了顶多两周的时间。等我们全家搬进去的时候,闻着满屋子的油漆味儿,心里美滋滋的。那时候根本不懂什么甲醛对人体的危害,只觉得新房子就应该有股子油漆味,没有这股子味道的,简直对不起“新家”二字。新家刚才说了,是一栋二层的小楼,虽然两层加起来面积不超过20平米,但最让我们欣慰的,是原本门口的那条狭窄的通道,现在被围墙一挡,就成了我们家内部的小院子,面积不超过15平米。当然,这也是建房的时候迫不得已才划给我们家的。因为从一楼上二楼的楼梯,就修在了这个小院里,楼梯下方的空间则巧妙地利用起来,成为了厨房和卫生间。细心的朋友注意到了,在这里,我没有用厕所,而是用了卫生间。因为,这个依然只是一平米的空间,真正具备了除上厕所之外,还有洗澡的功能。热水的来源是厨房里的一个当时很新奇的灶台。灶台的内部有一圈水箱,利用做饭烧的蜂窝煤,就可以持续不断的给家里提供热水。这个设计在蜂窝煤时代,应该是一个很伟大的发明。正是有了上厕所和洗澡
More Episodes
大家好,我是主播郭小闹,首先感谢大家长期以来的陪伴,但我因为最近工作强度大幅增加,所以能够花心思来做节目的时间比较有限,所以在慎重考虑之后,我决定暂停会员的销售,并且节目也将有可能会成为不定期更新的节目。但请大家放心的是,这档节目就像是我自己的孩子一样,我还是会坚持做下去的,只是更新频率暂时会比较低。言归正传,今天我打算来聊一期老片子,1995年的《红潮风暴》。之所以选择这部电影,一方面肯定是因为汉斯季默的原声音乐很好听,充分诠释了军旅题材的紧张和宏大的氛围。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故事描述的苏联解体背景下,美苏两国的冷战思维差点让冷战变热战的反思。这样的大环境很不幸,在时隔了30年之后,又变成...
Published 07/13/22
最近几乎是一口气把美剧《1883》看完,这是我欣赏美剧的一个习惯。因为美剧的更新方式和我们国内区别很大,越是热门的剧集更新就越慢,而《1883》作为大热门《黄石》的衍生剧,在编剧导演没有变化的前提下,自然也成为了热门中的热门。第一季一共才10集,每周才更新一集,中间好像还停更了一小段时间,所以每周追着看实在是太累人了。我喜欢先把它忘掉,然后在它更新完成的时候再突然想起,找个合适的时间,一口气能看多少看多少,这样才叫过瘾,而且对情节也不容易忘记。不过如果大家想要看我今天推荐的这部剧集,还是得稍微酝酿一下情绪,因为它的整体调子,和《黄石》差别非常之大。黄石是恩怨情仇都有的故事,各种势力之间不...
Published 06/2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