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丙察察第6集:在来古冰川竟看到“凤凰逐日”的奇异场景(祝大家中秋快乐)
Listen now
Description
在上一期节目当中,我们改变了对然乌湖原本的认知,对其绝美的风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我也在然乌湖绚烂的色彩之中,完成了一次有意义的人生思考。当天下午,我们还有大把的时间,于是,我们来到了当地藏民心中的世外桃源——来古冰川。 通往来古冰川的路就在上然乌道路右侧,距离然乌镇大约30公里。道路从一块巨大的草甸中穿过,两旁都是造型漂亮的雪山。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些雪山垂直高度并不是很高,为何我们脚下绿草如茵,抬头却是成片的雪峰呢?正是因为这里的平均海拔已经是3800多米,而4000米就是雪线,所以,看似不高的山上,海拔都是四五千米级别的,山顶全是终年的积雪。 进入来古冰川的道路笔直向前,将草甸一分为二,而这些雪山则矗立在草甸两侧,就像是世外桃源的守护神一样,威严而肃穆,凝视着每一个过往的行人。 现在是5月份,高原的气温还算是比较舒适的。在这样的地方,海拔每抬升100米气温都能感受到明显的下降。此刻的我们比在然乌湖时大约又爬升了300米的海拔,再加上近在咫尺的雪山,身上还是感受到了些许寒意。不过你只要保持运动,就几乎感觉不到寒冷。 在这里看雪山,和之前的感受又完全不同。这些雪山虽然不是很壮观,但奈何离我们是如此之接近,以至于我在镜头之中都能有一种触手可及之感。通过镜头焦段的变化,更加能感受到雪山上清晰的纹理脉络,我不禁在想,这些雪山之巅,是否曾经有过人类的足迹?在久远的没有人类的过去,又是否有过其他类型的生物曾经默默注视过它们呢? 带着这个没有答案的问题,我们很快抵达了道路的尽头,这里就是来古冰川景区的起点。景区的范围相当大,因为来古冰川实际上是由6个冰川群组成的。如果只是普通的游客,可以选择徒步或者骑马,随意浏览即可。如果是徒步或者探险爱好者,则建议提前了解住宿和露营信息再前往比较安全。 我们因为时间有限,来古冰川也只是临时决定的景点,所以我们只能选择到最近的冰湖游览一番。有意思的是,从停车点到冰湖徒步大约也就是1公里的距离,很多不明就里的游客选择骑马进入之后,又大呼太贵。但这么高的海拔几十块的骑马费用其实我还是能理解的,毕竟能节省您不少体力,特别是针对低海拔地区过来旅游的人们。 如果像我们本身就是从中高海拔地区过来的,那么这点距离自然不在话下,很快我们就来到了水边。 冰湖的水质其实一般,因为冰川在运动的过程中会夹带大量的泥沙,在冰湖中融化之后也就将湖水弄浑浊了。不过,这种浑浊和污染没有半毛钱关系,因为除了泥沙之外是没有任何有机物的污染的。所以,经过大自然的过滤和沉淀之后,注入然乌湖的雪水反而就变得清澈无比。 虽然水不是很漂亮,但冰湖的看头还是那些尚未融化的浮冰,冰川的运动肉眼虽不可见,但确实没少往湖里输送大块的浮冰。这些浮冰有的纯白无瑕,有的则带有泥沙,但最让我们啧啧称奇的是,有一块最大的浮冰,上面居然呈现出神秘的蓝色调。但唯此一块,别的浮冰都没出现这个现象。估计因为现在是春夏交替之际,浮冰数量不算多,要是等到秋冬季节再来,整个湖面可能都看不到一丝水面。那时候,这种蓝色的冰块,会不会很多呢? 反正总的来说,藏区的每一个湖泊,看一次是完全不可能了解到她的全貌的。每个季节都会变化万千,就像我们上一期说过的纳木错和然乌湖。相信来古冰川的冰湖,同样也是这个道理。这一次,
More Episodes
大家好,我是主播郭小闹,首先感谢大家长期以来的陪伴,但我因为最近工作强度大幅增加,所以能够花心思来做节目的时间比较有限,所以在慎重考虑之后,我决定暂停会员的销售,并且节目也将有可能会成为不定期更新的节目。但请大家放心的是,这档节目就像是我自己的孩子一样,我还是会坚持做下去的,只是更新频率暂时会比较低。言归正传,今天我打算来聊一期老片子,1995年的《红潮风暴》。之所以选择这部电影,一方面肯定是因为汉斯季默的原声音乐很好听,充分诠释了军旅题材的紧张和宏大的氛围。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故事描述的苏联解体背景下,美苏两国的冷战思维差点让冷战变热战的反思。这样的大环境很不幸,在时隔了30年之后,又变成...
Published 07/13/22
最近几乎是一口气把美剧《1883》看完,这是我欣赏美剧的一个习惯。因为美剧的更新方式和我们国内区别很大,越是热门的剧集更新就越慢,而《1883》作为大热门《黄石》的衍生剧,在编剧导演没有变化的前提下,自然也成为了热门中的热门。第一季一共才10集,每周才更新一集,中间好像还停更了一小段时间,所以每周追着看实在是太累人了。我喜欢先把它忘掉,然后在它更新完成的时候再突然想起,找个合适的时间,一口气能看多少看多少,这样才叫过瘾,而且对情节也不容易忘记。不过如果大家想要看我今天推荐的这部剧集,还是得稍微酝酿一下情绪,因为它的整体调子,和《黄石》差别非常之大。黄石是恩怨情仇都有的故事,各种势力之间不...
Published 06/2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