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为什么工作不再给予我们责任感和满足感?
Listen now
Description
为什么工作失去了意义?工作为什么曾经能够给予人们满足感和责任感吗?这期播客谈论我的朋友杨医生三十年的基层从业经历,她抵抗过一波又一波流行病,上班如上战场,杨医生对于职业责任感朴素的理解。播客还介绍了杨医生这份对于工作的理解,黑格尔在《法哲学》认为这是文明社会的公民超越个体性、接触永恒自由的唯一途径;马克思对于资本社会最核心的批评之一就是,资本社会让工作失去了意义,人们越来越难意识到自己的劳动有什么价值,也就失去了这个实现自我人性的渠道。
More Episodes
现在网上的主流情绪是讨论原生家庭给我们造成的伤害,批评和剖析糟糕的父母,直视我们对不负责任父母的怨恨。怨恨是一种怎么样的情绪呢?怨恨(ressentiment)是尼采哲学中最核心的一个概念,尼采在《道德谱系》中说怨恨是弱者面对不公的方式,怨恨会不断酝酿,被内化、合理化、道德化。什么人会选择放下怨恨?为什么会有人选择放下怨恨?本期播客还分享了我朋友妹宝男的故事,妹宝男拥有着非常不靠谱的父母,为什么他选择不怨恨? 播客前奏:伟大的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人类艺术的巅峰) 弹奏者:日安
Published 06/03/24
Published 06/03/24
崇拜尼采的左翼分子有两种:反进步的西方后现代新左翼分子,和进步的中国左翼分子。本期播客对这两种左翼为何崇拜尼采进行分析。播客一开始介绍了20世纪中叶出现的法国新左翼分子,他们通过对尼采全新的阐释,开发了后现代主义,这群新左翼反对启蒙、反对真理、反对普世革命、反对科学进步。对这种新左翼来说,世界上不存在真理不存在进步,一切都是权力斗争。这种新左翼思维在7-80年代从法国传播到了美国,是现在美国大学的主流,基本上留学生带回来的那套先进理论都属于这种后现代新左翼思维。除了这群西方新左翼,在20世纪初的中国,五四进步左翼也把尼采视为精神偶像,这又是为什么?为什么五四运动中的文学家也被尼采吸引?本...
Published 06/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