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是法國西北方,諾曼第(Normandie)大區,Orne 省的村莊卡芒貝爾(Camembert),直徑11公分,高3.5公分的圓形乳酪,外皮有白黴,以牛奶脫脂、瀝乾、凝乳製成,口感滑潤,有香菇、果香和黴的口味。 相傳,拿破崙三世(Napoléon III, 1808-1873)在 Argentan 逗留時品嚐Camembert 後讚不絕口,因而御賜小村的名字Camembert ,為乳酪之名。並下命將Camembert 送到在巴黎的杜樂麗宮(Palais de Tuileries)。 Camembert 的起源: Marie在1785年,20多歲時嫁給了農民Jacques Harel。 1791年,Camembert 乾酪由Marie Catherine Fontaine(1761 – 1844) 製成。據說製作技術,是由來自巴黎盆地Brie的神父Charles-Jean Bonvoust(1747-1799)所傳授。法國大革命期間,因Marie 的家人庇護神父逃脫共和黨人的追捕,神父因而傳授製作Camembert 的秘方回報。...
Published 08/10/21
法國人認為奶酪是法國的國家遺產 自2001 年起,乳酪地理協會(association Fromages de terroir)並訂每年3 月底為全國奶酪日 。 名言、格言: - 法國Charles de Gaulle將軍及總統曾以法國乳酪為靈感:「如何管理一個有 246 種奶酪的國家 ? 」 - 「在梨子和奶酪之間」(entre la poire et le fromage ):主餐結束時輕鬆語,表示先吃新鮮水果,習俗源於中世紀。 - 19世紀時出現用餐結束時享用乳酪的奶酪板。法國歷史學家及奶酪大師Pierre Androuët,受義大利人在通心粉上灑磨碎乳酪的啟發,認為以乳酪烹飪可使簡單的食譜更豐富。 乳酪的種類: 乳酪是世界上主要的農產品,超過咖啡豆、茶葉、可可豆和煙草的年累計產量。世界上最大的乳酪生產國是美國(約總數的 30%),大部分內銷。其次是德國、法國和意大利。法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奶酪出口國(30%)。 - 2015年,全國乳業經濟跨專業中心(Centre national interprofessionnel de...
Published 08/03/21
法國麵包相關數據: 全法國約32,000家麵包店。 法國每秒生產320 條baguette。 10月16日是世界麵包日。 95% 的法國人每日三餐消費麵包。 法國是第 9 大麵包消費國。 前8大麵包消費國:土耳其、阿爾及利亞、塞爾維亞、保加利亞、德國、塞浦路斯、希臘、美國。 19世紀,法國曾殖民的國家以食用baguette為主:撒哈拉以南非洲、摩洛哥、阿爾及利亞、突尼斯、越南或柬埔寨等國。 根據 1993 年的法令,傳統baguette的成分:小麥粉、水、酵母、鹽。 標準baguette約寬4-6cm、高3-5cm、長65cm、重約250 克。 2002 年初每公斤麵粉含鹽低於 18 克。 2018年: Baguette被列入法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Inventaire du patrimoine culturel immatériel)的「手工藝與法式長棍麵包文化」(Les savoir-faire artisanaux et la culture de la baguette de pain)。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Published 07/27/21
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Expo 2010 Shanghai China)主題為「城市,讓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 Better Life)」,共有256個國家、地區、國際組織參展,7308萬人次參觀。 法國主題館「感性城市-寧靜安詳,清新涼爽」 五個展廳展示五大感性元素的主題,包括:味覺、視覺、觸覺、嗅覺、聽覺。展館有Pourcel雙胞胎兄弟主持的三星米其林「第六感餐廳」,以及1898年創作的米其林白色公仔(Bibendum)。 米其林公司(Compagnie Générale des Établissements Michelin,Euronext) 1870年,第二次工業革命發展出汽車工業。米其林兄弟Andre (1853—1931)和Édouard (1859—1940)於1889年創立了製造自行車和馬車用輪胎的公司,成為法國最大、全球第二的輪胎及橡膠製品公司。 《米其林指南》(Le Guide Michelin): 「紅色指南」(Le Guide Rouge):評鑑餐廳及旅館。 「綠色指南」(Le Guide...
Published 07/20/21
“Julie and Julia”是一部2009年的美國電影,講述Julie Powell 如何在一年內,將Julia Child 於1961 年出版,厚達734 頁的食譜 《掌握法國烹飪藝術》(Mastering the Art of French Cooking)中的佳餚烹調。Julia Child隨外交官夫婿派駐法國時,在巴黎藍帶厨藝學校學習烹飪,進而廣為宣揚。 十六世紀,「藍帶」指聖靈級騎士團(chevaliers de l’ordre du Saint-Esprit)配掛馬耳他十字架徽章的天藍色緞帶,由法國國王Henri III於 1578 年宗教戰爭期間創立,旨在籠若天主教權貴對抗新教。1789年,法國大革命廢除藍帶前的兩個世紀,是法國貴族的最高榮譽。 「藍帶」用於厨藝起源於17 世紀,指聖靈騎士們聚餐的「藍帶盛宴」(Faire des festins de cordons bleus)。 藍帶厨藝學校: 在加拿大渥太華有藍帶烹飪藝術學院(L’académie d’art culinaire Le Cordon Bleu, Ottawa)。 1895...
Published 07/13/21
含2% 至8% 酒精含量的蘋果酒,自古以來,希伯來、埃及、希臘和羅馬等民族,己知將蘋果等水果,發酵製成水果酒。 在法國,西元前52年,羅馬統治高盧後,高盧羅馬語(Gallo-Romain)稱蘋果酒為cicera。「發酵蘋果酒」的形容,最初出現在諾曼第詩人Wace(1174-1183)的詩中。 12世紀盛產蘋果酒的地區: 法國西南方的Basque及 西北方的Normandie。 Basque與蘋果酒: -是自九世紀起赴Saint-Jacques-de-Compostelle 朝聖者的推薦飲品。 -Basque人將蘋果酒輸出到地中海各地。 -1189 年起,Basque 境內的Navarre 王國制定了製蘋果酒的規章。 蘋果酒的傳承: 19 世紀起,Bretagne和Normandie 傳承並發揚了蘋果酒,成為法國第二大消費飲品。現今Normandie 是全法產量第一的地區。 蘋果酒的製作: 精選甜、酸、苦口感的三種蘋果,押榨後入木桶發酵。酒精含量的多寡,可生產天然干(Brut)及甜(doux )的蘋果酒。 蘋果酒的產地認證:...
Published 07/06/21
名稱源於義大利語(macaroni)。最早源於阿拉伯的杏圓脆餅(louzieh)。根據美食辭典(Larousse gastronomique) ,791年時,在歐洲由義大利的修女Carmelie,以杏仁粉烘培的果仁蛋白餅。 甜美的宮延甜點: 文藝復興時,佛羅倫斯公國公主Cathetine de Médicis 於1533年嫁給法王Henri II後,將義大利甜點傳入法國宮廷。 1830年起,在巴黎首創在兩塊脆餅間,夾以奶油乳酪或果醬等內餡。目前知名糕餅店包括,自1682 年起就為凡爾賽宮王室貴族烘培甜點的Dalloyau,以及Ladurée, Pierre Hermé, Fauchon, L'Atelier Joël Robuchon等。 關於我們: 好好聽FM APP:http://onelink.to/94hhtfm 好好聽FM Web:https://risu.io/DYKs 好好聽FM YouTube:https://risu.io/5lTL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Published 06/29/21
可麗露(Canelé) 字源自19世紀波爾多(Bordeaux )和法國西南部的加斯科涅語(gascon)方言。 Canelé的造型,似古希臘建築有凹槽的廊柱,因而以凹槽(cannelure)命名。 1663年起,烘焙師稱為canauliers。 1985年,波爾多卡納蕾公司(Confrérie du Canelé de Bordeaux)成立時,品牌名稱canelé延用致今。 據說在18世紀,最早由波爾多聖母修道院(Annonciades à Sainte Eulalie en Gironde)的修女們製作。 十八世紀,法國從加勒比海的殖民地進口糖、蘭姆酒,成為波爾多調理Canelé的原料。 製作材料:雞蛋、牛奶與麵粉、牛油加入由甘蔗汁發酵和蒸餾製成的蘭姆酒(rhum)與香草。放入銅模中燒烤。 關於我們: 好好聽FM APP:http://onelink.to/94hhtfm 好好聽FM Web:https://risu.io/DYKs 好好聽FM YouTube:https://risu.io/5lTL Powered by...
Published 06/22/21
源自法國東北部洛林大區(Lorrain)科梅爾西(Commercy)和利韋爾丹(Liverdun)的貝殼型小蛋糕。 2006年:歐洲聯盟輪任主席國奧地利發起歐洲咖啡館活動,瑪德蓮蛋糕成為歐洲日代表法國的甜點。 傳說之一 1755年,法王路易十五(Louis XIX)的岳父、波蘭國王、洛林公爵(Stanislas Leszczynski,1677-1766)在城堡(château de Commercy)宴客時,女廚師Madeleine Paulmier所做,靈感來自兒時祖母做的蛋糕。 法國孩童的甜點: 法國法國意識流作家Marcel Proust(1871-1922)寫了14年的長篇小說《尋找失落的時光》(A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追憶瑪德蓮蛋糕泡在茶中的美好童年。 制作瑪德蓮的成份: 麵粉、糖、黃油、雞蛋、泡打粉、檸檬皮。 關於我們: 好好聽FM APP:http://onelink.to/94hhtfm 好好聽FM Web:https://risu.io/DYKs 好好聽FM...
Published 06/17/21
Crêpe源自法國西北部的布列塔尼地區(Bretagne)。 製作成份:麵粉、雞蛋、牛乳、奶油和鹽。 甜可麗餅Crêpe:使用小麥粉。配以糖粉、果醬、水果丁、巧克力、冰淇淋等。 鹹可麗餅Galette :使用蕎麥或黑麥粉。配乳酪、火腿、雞蛋、燉燜蔬菜、香菇、各式肉品、鮪魚等。 Suzette可麗餅:將柳橙果肉、柳橙汁、糖和柳橙味的干邑白蘭地(Grand Marnier )燒成調味汁,澆在餅上後灑上砂糖,再點燃配以一球冰淇淋。 在Bretagne常說:「好蕎麥煎餅配一蘋果酒(Cidre),幸福!」 (Une bonne galette de blé noir avec une bolée de cidre, le bonheur !) 關於我們: 好好聽FM APP:http://onelink.to/94hhtfm 好好聽FM Web:https://risu.io/DYKs 好好聽FM YouTube:https://risu.io/5lTL
Published 06/08/21
在法國中部的盧瓦爾河谷地區(Vallée de la Loire )約有3,000 座城堡。 14世紀起,羅亞爾河地區成為瓦盧瓦王朝(Valois, 1328-1589)的政治中心。 16世紀時,義大利文藝復興傳入法國,發展出法國文藝復興。 1516年,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受法王弗朗索瓦一世(François I,1494-1547)的邀請來到法國。 許多城堡原為防禦性的碉堡。列如英法百萬戰爭時 ,聖女貞德(Jeanne d'Arc;1412-1431)於1429 年見到查理七世太子(Charles VII,1403-1461)的希農城堡(Château de Chinon),是建在古羅馬防禦基地上。 推薦好書《羅瓦爾城堡的佳餚》(La cuisine des Chateaux de la Loire),一品歷代古堡王公貴族的佳餚。 關於我們: 好好聽FM APP:http://onelink.to/94hhtfm 好好聽FM Web:https://risu.io/DYKs 好好聽FM...
Published 06/01/21
Paul Bocuse(1926-2018)法國的「世紀名廚」及「廚藝教宗」。「新潮烹調(Nouvelle cuisine)的創始人。 1961年獲頒法國「最優秀職人獎章」(Meilleur ouvrier de France )。 1965年至2018年間,在出生地里昂的餐廳(L'Auberge du Pont de Collonges),連53年被評比為米其林三星等級(Michelin trois étoiles ) 關於我們: 好好聽FM APP:http://onelink.to/94hhtfm 好好聽FM Web:https://risu.io/DYKs 好好聽FM YouTube:https://risu.io/5lTL
Published 05/26/21
“ ratatouille”源自Occitan 語的ratatolha。18世紀時,rata是軍中以豆子、土豆、蔬菜、肥肉等烹煮的波西米亞及普羅旺斯的食譜。 《料理鼠王》(Ratatouille )是2007年由皮克斯動畫工作室製作與華特迪士尼影片發行的動畫電影。 故事內容:嗅覺靈敏的老鼠小米(Rémy)與家人住在鄉下老婦人的閣樓時,好翻閱廚師Auguste Gusteau的食譜《任何人都可以做飯》。 小米和家人到了巴黎,在食神餐廳與Linguini相遇相惜,某日美食評論家Anton Ego來到餐廳,品嚐了小米烹煮的南法尼斯的佳餚ratatouille,憶起了兒時母愛的溫暖。 關於我們: 好好聽FM APP:http://onelink.to/94hhtfm 好好聽FM Web:https://risu.io/DYKs 好好聽FM YouTube:https://risu.io/5lTL
Published 05/18/21
如果到馬賽(Marseille ),法國東南部,最古老及第二大城,必品嚐的地中海的傳統美食。 詞源: 普羅旺斯語 bouiabaisso或bolhabaissa,意思為“低溫沸騰”或“煮魚”。 起源: 可追溯到公元前7世紀,來自今日土耳其西部沿岸福西亞(Phocaeans)的古希臘人,在南法建了馬賽的老港口(Vieux Port)及魚市後,發展出的食譜。 最初燉魚是漁民和或窮人的魚湯,以剩餘的岩魚(poissons de roche)燉煮。現今用新鮮岩及土豆,入水或白葡萄酒中燉煮,並用大蒜,橄欖油及番紅花調味,配麵包丁和蒜香麵包,及粉紅酒 (Vin rosé)享用。 1980年,馬賽的主要餐館的老闆們為了防魚木混珠,制定了《馬賽魚湯憲章》,以確保Bouillabaisse 名號的正統。 關於我們: 好好聽FM APP:http://onelink.to/94hhtfm​  好好聽FM Web:http://www.provoice.tw 好好聽FM...
Published 05/11/21
詞源 波斯文khāviār意指「卵子的攜帶者」 ;1432年在法國稱cavyaire;1552年稱caviat ;16世紀啟今引用英文caviar。 1751年:《百科全書》將魚子醬caviari sckari 命名為當時在俄羅斯銷售的產品名稱。 鱘魚演進史: 鱘魚(esturgeon )是245至2.08億年前的原始魚類及恐龍時代(dinosaure)以來仍倖存的魚種,也是最大的淡水魚。歐洲白鱘(Huso huso)可長達8公尺,重1.3噸,壽命約五十至六十歲,十五至二十歲之間產卵。 公元前5世紀,希臘哲學家Aristote在著作中提到,古希臘的鱘魚鹽醃製的魚子醬,是由裡海和伏爾加河的商船,從波斯與俄羅斯運來。   野生鱘魚的種類: 兩種家族鱘魚,全球産卵的有27種品種,例如: -béluga:魚最大,魚卵大顆,最昂貴。 -Almas:來自伊朗,全球最昂貴的白色魚子醬,美名“鑽石”。 -oscietra":色白及卵小。 -sevruga:魚體型小。 -sterlet:來自西伯利亞或多瑙河的小魚。  -Acipenser...
Published 05/10/21
根據法國法律,“鵝肝是法國受保護的文化美食遺產的一部分。 鵝或鴨的肝製成的食品:「肥鵝肝」(foie gras d'oie)、「肥鴨肝」(foie gras de canard)。 養殖法:以填鴨法(gavage)養殖。雄性鵝飼養約14星期後,強迫以玉米漿灌食2至4星期,每日2至3次。 歷史起源:約公元前25世紀,埃及人發現鵝被過份餵飼後,可獲得肥大的肝臟。之後傳至羅馬帝國,4世紀羅馬帝國衰亡後幾乎失傳。猶太人取而代之。16世紀傳回法國發揚光大。 鵝肝產品分級: -整塊鵝肝(foie gras entier):最多兩片來自兩個不同肝臟的鵝肝。 -鵝肝(foie gras):含不同肝臟碎片。 -鵝肝塊(bloc de foie gras) 浮化的肝臟。 -塊狀鵝肝醬(bloc de foie gras avec morceaux ):混合加入鵝肝塊。 -parfait de foie gras:含約75%鵝肝。 -galantine de foie gras:含約50%鵝肝。 -鵝肝慕斯(mousse de foie gras...
Published 05/07/21
在歐洲,松露、魚子醬、鵝肝名列「世界三大珍饈」 1825年,法國Jean Brillat-Savarin的著作《味覺生理學》(Physiologie du Goût),盛讚松露為「廚房的鑽石」。 松露(Truffle):學名子囊菌門(Ascomycota)約有10種品種 在法國南部,氣候乾熱土壤含石灰岩,適合松露生長,如法國的黑松露(Tuber melanosporum Vitt.)。 天然或人工種植的松露,生長在地5~40公分深,約一百多公分方圓處,靠嗅覺靈敏的豬或狗可在闊葉樹根部採集。 19世紀,法國的松露原是產量豐盛的大衆食品,工業革命後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松露種植業產量降低,使得松露成為高貴食材。 關於我們: 好好聽FM APP:http://onelink.to/94hhtfm​  好好聽FM Web:http://www.provoice.tw 好好聽FM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Hlzw6wsuvuplEesqCzFfMw
Published 05/06/21
橄欖油象徵生命(vie)、永恆(éternité)、力量(force)與和平(paix)。 約8000年前,在地中海盆地沿岸地區,己知將橄欖厭製成橄欖油。兩千年以來,美索不達米亞、古埃及、古希臘、凱爾特、古羅馬、腓尼基、阿拉伯等民族,己知以橄欖油烹飪,亦將橄欖製成食品、化妝品、藥品、油燈等產品。古希臘羅馬文明時,宗教和神話中己記載橄欖油。 地中海盆地橄欖樹品種特徵:油橄欖(europaea)、 常綠灌木,高度達150公分,樹枝有鱗片,橢圓形的葉子全綠,點綴著鱗片狀的毛。 橄欖果實色澤:從天然綠、粉紅色、酒紅色、棕色,到成熟後成黑色。 橄欖油全球的消費:歐盟國家佔71%、意大利佔30%、西班牙佔20%、美國僅佔8%。 在歐洲橄欖油產地認證:授權來源說明,僅限於原產國或公認的地理區域。 歐盟認可的法定產區標示: -受控原產地標記(AOC, Appellation d'Origine Contrôlée) -受保護地理性標示(I.G.P.(Identité Géographiquement...
Published 05/05/21
法文的olive源於希臘語elaia及拉丁語Olivia 英文的oil(油)源於橄欖,聖經中橄欖樹枝象徵大地復甦,西方象徵和平。 油橄欖(Olea europaea) 常綠喬木或灌木,矮而繁密,高度不高,主幹多節和纏繞,品種十億株,油橄欖600多種,花微小、白色,可連續百年結果,橄欖由綠色變為紫色後,11月至2月可採收。 源產地為東地中海盆地沿海地區:東南歐、 西亞和北非沿海、裏海南岸的伊朗北部。 橄欖油西元5000至6000年前已食用 (中東、地中海東岸、阿拉伯沙漠以北和上美索不達米亞),公元前3000年在希臘克里特島己商業化。 國際橄欖油協會(International Olive Oil Council)的分類及等級:溫和、半果香、果香,分為特級初榨橄欖油(Extra Virgin)、 初榨橄欖油(Virgin Olive Oil)、純橄欖油(Pure Olive Oil)、橄欖渣油(Olive Pomace Oil)、淡橄欖油(Extra Light)。 關於我們: 好好聽FM...
Published 05/04/21
地中海(Mediterranean Sea),地處歐亞板塊和非洲板塊交界處。 北面歐洲大陸,南面非洲大陸,東面亞洲大陸包圍,西部通過直布羅陀海峽與大西洋相接,東部通過土耳其海峽和黑海相連,是地球上最大的陸間海,世界上最古老的海之一。在古代海上貿易繁盛,是古埃及、古希臘、羅馬帝國文明等的發源地。 沿岸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暖濕潤。盛產柑橘、無花果、葡萄、油橄欖。 文森·威廉·梵谷(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年-1890年),荷蘭後印象派畫家,表現主義的先驅, 影響野獸派與德國表現主義。27歲開始藝術創作,37歲時天才隕落,生命最後十年創作了近2,000幅畫作,多半在生前最後兩年。然而一生確只有一幅作品受買家親睞。 關於我們: 好好聽FM APP:http://onelink.to/94hhtfm​  好好聽FM Web:http://www.provoice.tw 好好聽FM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Hlzw6wsuvuplEesqCzFfMw
Published 05/03/21
法國的農業優勢: 地理位置優越、氣候宜人、農業技術歷史悠久、20世紀下半葉農業現代和機械化、20世紀末發展有機農業、AOC農產品原產地認證制度。 農業佔法國面積的53.2%,是歐盟的主要農業國家,佔歐洲農業和農業食品的18%,是世界第三大農產品出口國。 根據UNAA(2018年數據)法國農業世界前十排行榜: 1. 麻生 2.大麥、甜菜、綠豆、雜糧 3. 鮮豌豆、大蕎麥、大黑小麥 4. 油菜籽 5. 小麥、葡萄、大韭菜 6. 黃油 7. 核果、干豌豆、菠菜 8. 蘑菇、松露、馬鈴薯、獼猴桃、亞麻籽、杏 9. 蘋果、向日葵、芥末、花椰菜、西蘭花 10. 藍莓 關於我們: 好好聽FM APP:http://onelink.to/94hhtfm​  好好聽FM Web:http://www.provoice.tw 好好聽FM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Hlzw6wsuvuplEesqCzFfMw
Published 04/29/21
1880年,法國地理學家(Onésime Reclus)指Francophonie是全球所有說法文的人和國家。現今共有約三億人以法語為第一語言。 1970年創立了「法文國家及地區國際組織」(Organisation internationale de la Francophonie)。現今共有88個成員國或地區、26個觀察員國或地區。 法屬印度支那(Indochine française): 是自1862年至1954年間,法國在東南亞印度支那半島的殖民地,包括越南(Vietnam,1885年)、柬埔寨(Cambodge, 1887年)、寮國(Lao, 1889年)、廣州灣租界(1899年)。 法國領土集體(collectivité territoriale)五個海外集體屬地(Collectivité d'outre-mer): -法屬玻里尼西亞(Polynésie française):位於南太平洋的群島,1843年歸屬法國。 -聖巴瑟米集體(Collectivité de Saint-Barthélemy)。 -聖馬丁集體(Collectivité de...
Published 04/28/21
法屬圭亞那(Guyane française)面積1630平方公里,位於南美洲北部大西洋,與巴西和蘇利南(Suriname)交界。  1498年,由哥倫布(Cristóbal Colón; 1451-1506)發現。  一世紀後由荷蘭殖民。  1604年,法國入侵。  1816年,法國殖民地。  1946年,法國的「海外省」。   馬丁尼克(Martinique)1,128 平方公里,位於中美洲加勒比海(mer des Caraïbes )  1502年,由哥倫布發現。  1635 年,法國殖民地。   1946年,法國的海外省。  1982年,法國的海外大區。   瓜地洛普(Guadeloupe)1705平方公里,位於小安的列斯群島(Lesser Antilles)中部、東加勒比海的群島。  1674年,法國領地。 18至19世紀,英國佔領。  1815年,歸法國。 1946年,法國海外省。  1977年,法國大區。   非洲(Africa)-世界面積第二大洲,人口第二大洲,在21個非洲國家為官方語言:Congo,...
Published 04/27/21
在全球,106個國家和地區中,有3億人說法語。大部分說法語的人口分布在法國的鄰國,以及前法國殖民地。 法語可區分為母語、官方語、以及教學語文。在法國和加拿大的魅北克等省和地區,法語是母語。在13個國家,法語是唯一的官方語言,在16個國家,法語是多個官方語言之一。 除了法國,從歐洲到北美洲,有那些國家法語也通? 此集先認識比利時、盧森堡、瑞士、義大利、加拿大的魁北克省(Québec),以及美國位於墨西哥灣沿岸的路易斯安那州(Louisiane)。 關於我們: 好好聽FM APP:http://onelink.to/94hhtfm​  好好聽FM Web:http://www.provoice.tw 好好聽FM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Hlzw6wsuvuplEesqCzFfMw
Published 04/26/21
據法國的語言學家(Bernard Cerquiglini, 1947 -)的研究,法國本土以及海外嶺地,共有75種方言。 法國本土,除了公元三至八世紀間,從義大利的拉丁語衍生的印歐語系(indo-européennes)的羅馬語族(Romanes):北方的奧依語(Oïl)以及南方的奧克語 (Oc, Occitan),法國本土另可分為五種方言: - 阿爾薩斯語 (Alsacien):屬於日耳曼人的阿勒曼尼語方言(alémanique),通行於法國和德國邊界的阿爾薩斯大區(Alsace)。 -布列塔尼語(Breton):屬於印歐語系的凱爾特語族(celtique),通行於法國西部,臨英吉利海峽的布列塔尼半島(Bretagne)。   -加泰隆尼亞語(Catalan):屬於羅馬語族,通行於法國東南部,法國和西班牙邊界,庇里牛斯山脈(Pyrénées)臨地中海的魯西永 (Roussillon)。 - 巴斯克語(Basque):屬於孤立語言,通行於法國西南部,庇里牛斯山脈臨大西洋地區。...
Published 04/2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