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39|十七世紀的台灣,在浪聲起伏中的命運交會。《艾爾摩莎的瑪麗亞》
Listen now
Description
著作 :《艾爾摩莎的瑪麗亞》 專訪 : 曹銘宗(作家、文化記者、文史研究者) "與灼熱的海岸分離了,探險的航船將船舷朝向好望角…..背負於怯懦、歡愉、不定的大海,強烈的恐懼…心臟像細瓶子,難把這情緒盛裝。" 這是16世紀的葡萄牙詩人所寫的詩句,那年我在里斯本,曾聽過一種說法:每一隻海鷗都是昔日航船的水手,透過叫聲來訴說那曾經在海上的冒險軼事….我把這段故事告訴了我今天的來賓曹銘宗老師,我想知道在17世紀的台灣,當年那群來到和平島的西班牙人,是否能夠在我們的白腹鰹鳥的叫聲當中,聽到了自己故鄉的訊息…. 故事情節在浪聲中載沈載浮,透過了小説之筆,建構了那遙遠的時空背景,從1626年到1642年,19歲的西班牙青年「若望」來到了遙遠的「艾爾摩沙」,四月的鐵炮百合正值盛開,在純白浪漫的花影後方,六歲的馬塞姑娘「雨蘭」登場了….一段關於「文明與野蠻」、「殖民與貿易」的故事又該如何鋪陳,曹銘宗選擇用人性的良善面出發,以宗教傳播的歷史為主軸,來呈現雞籠早年的族群文化及台灣整體的歷史命運。 近年來,隨著中研院考古挖掘所呈現的研究成果,讓這段西班牙人所遺留的歷史圖像,也變得更加的清晰,更富有想像的空間,也讓在地出生長大的曹銘宗,燃起了創作的熱情,他把自己真實的生命經驗,結合大量的歷史閱讀,以及廣博豐沛的知識涵養,完成了他生平第一本小說:《艾爾摩沙的瑪利亞》。我對他說,我已經可以想像這會成為下一波電視或是電影的劇本了。不論如何,曹老師創造了這樣子的故事,我知道不光是對和平島甚至對基隆的未來,應該都會帶動起一波不一樣的西班牙風潮吧。
More Episodes
著作 :《我所回想的群山》原住民族重大歷史事件盤點暨補遺調查研究計畫 專訪 :...
Published 12/26/23
Published 12/19/23
著作 :《花與我的半生記」及「我與植物的爛漫誌:牧野富太郎」》 專訪...
Published 12/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