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46|在海中響起的螺音。《海之聲》
Listen now
Description
著作 :《海之聲》 專訪 : 邱郁文(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副教授) 「海之貝,吹響迴盪海螺,在海中響起」 生活在台灣,貝殼總是我們接觸海洋的第一個「禮物」。美麗的貝殼是一群軟體動物所創造出來的「家」,因為造型及顏色太迷人,牠們總被人類帶回自己的家,卻忘記了我們正在傷害孕育牠們的大海家園。此時此刻,我們必須學習重新傾聽這背後的聲音。 今天我特別介紹了一本非常迷人的書:《海之聲 》(The Sound of the Sea by Cynthia Barnett)。單從書名來看,其實這本書並不是介紹海洋有什麼聲音,而是我們要懂得聆聽海洋,並且以螺貝為耳。這是我第一次看到以「貝殼」為主題,令我目眩神迷的書。有趣的是,我們對死亡的「貝殼」比較有興趣。活著的「貝殼」是軟體動物,牠們是僅次於節肢動物,世界上第二大族群的生物,研究牠們的人是動物學家。但牠死了,就成了地質學家的焦點。至於怎麼「用」牠,又成為人類學者的題目。自古以來貝與人始終有著密切的關係,所以在這本書裡面呈現多重視角,探討人類如何利用貝殼作為貨幣、裝飾、或是與神明溝通的法器。但台灣的南島民族又如何去運用這些貝殼,跟我們的文化的關係是什麼,今天我特別連線這本書的審定者,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副教授邱郁文老師,和我在空中對談這本書精彩的面貌。 其實貝殼的故事俯拾皆是,從漢人牽罟的連繫及道教科儀所用的法螺,到達悟生活中的鸚鵡螺…從生態面到文化面,邱老師帶著我們領略貝殼豐富的內涵,且呯應書中提到訊息溝通的大法螺,作為貝幣的黃寶螺、並談到如何讓沒有房子的寄居蟹能擁有新家,我想起了之前到海生館附近的後灣看到的寄居蟹,真的每一個貝殼都變漂亮了,這些保育成果的背後,仍然隱藏許多危機…. 顯示出海洋教育的必要。 《海之聲 》告訴我們,貝殼從海洋中吸收碳,並將它轉化為美。這是貝殼帶給我們最深的啟示,及人類必須努力的救贖功課。
More Episodes
著作 :《我所回想的群山》原住民族重大歷史事件盤點暨補遺調查研究計畫 專訪 :...
Published 12/26/23
Published 12/19/23
著作 :《花與我的半生記」及「我與植物的爛漫誌:牧野富太郎」》 專訪...
Published 12/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