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如果鲁滨逊是哲学家,会感觉到孤独吗?礼拜五和没有他者的世界
Listen now
Description
英国作家笛福在小说《鲁滨逊漂流记》里讲述了一位海难幸存者鲁滨逊通过自己的勇气和智慧,在太平洋上的荒岛独自谋生28年的故事。礼拜五,是鲁滨逊从食人族手中救下的一个被俘掳的土著。 法国作家图尼埃借用了笛福的故事,重新撰写了一本小说——《礼拜五》,这本书是图尼埃的第一本小说创作,发表当年就获得了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引起巨大的轰动。 本期节目,我们借由图尼埃《礼拜五》的故事框架,从哲学的角度来讨论什么是孤独,孤独的表现,长期孤独对人的影响,以及他者在人的意识形成中的重要性。 对于自我来说,究竟是萨特的“他人即地狱” 还是 如图尼埃描述的,完全缺乏他者的陪伴个体讲无所依从呢? 深刻的思考往往产生于孤独之中,深刻真的一定是好的吗? 在此基础上,我们又讨论了如何克服孤独,以及阅读过程中几个有趣的小故事。 在因为信息茧房和社会问题日渐复杂的当下,我们希望可以通过阅读来理解孤独和拆解孤独,帮助到偶尔觉得不被理解的每一个孤独的个人。 对于理工科的我来说,图尼埃的《礼拜五》并不是一本容易读的书,但是,在阅读和之后的讨论中,我获得了一次哲学入门的体验课,也希望各位可以获得一点点受益。 本期节目出现的书籍和概念 《礼拜五》,米歇尔·图尼埃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5728411/ 《裸阳》,阿西莫夫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391509/ 《挽救计划》,安迪·威尔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5494160/ 《密室》萨特 私人语言论证,维特根斯坦 配乐 Loneliness of the winter 00:05:00 《礼拜五》故事梗概介绍 00:12:00  为什么自由职业者哪怕独处也不会感觉到巨大的孤独? 00:14:30  孤独的体验之一,时间是静止的 00:18:00 孤独对人的理智的损伤,深刻而窄小 00:21:20 孤独造成的人性的堕落,什么?在排泄物上打滚 00:23:00 死亡 or 疯狂? 孤独最后的终局 00:26:30 为什么科幻小说中的英雄都可以孤独而优雅的生活呢? 00:33:00 萨特为什么说“他人即地狱”,图尼埃告诉我们,如果没有他人,也不一定会好,他者对理性的重要性 00:38:10 非生物的东西也可以作为他者 维特根斯坦的私人语言论证 00:49:50 鲁滨逊人生中的几次上升和更快的下坠,人岛共生物的形成? 00:54:25 几个有趣的小故事 狗维持了基本的人性,猫呢? 烘焙拯救心灵? 如果一个人独处一个岛屿,是否可以随地大小便? 1:02:35 礼拜五和鲁滨逊的相爱相杀,人都需要挑战性的事情。 1:08:00 考虑时代属性来聊聊这本书,代表了欧洲在二战之后对资深文明衰落的创伤
More Episodes
我们每个人都在对自己所处的时代做以回应,出版于1966年的《嫉妒与社会》是舍克对20中期世界的回答。 舍克认为,嫉妒感和被嫉妒感是人类存在的根本问题之一,嫉妒充满破坏性却无法消除,嫉妒者是孤独而隐秘的存在,却影响着世界的形态。 为了对嫉妒对社会的影响一探究竟,他在古今中外搜寻嫉妒的尾巴,给嫉妒对社会的影响这样一个宏观抽象的问题找到了一个围观的具体的切口。 这本《嫉妒与社会》可以看作是针对“嫉妒”的一本百科全书,嫉妒招来灾祸,即便在如此强调自我的世代,面对嫉妒的目光,大部分人仍旧会感觉到不适和恐惧,了解嫉妒,识别嫉妒,可以让我们远离嫉妒造成的破坏,更加自在的成为自我。 虽然舍克对乌...
Published 06/26/24
Anu Partanen的家庭迁徙,仿佛是一次仰卧起坐,躺平,卷起,再躺平 从芬兰移民到美国,再举家搬回芬兰。 当佛系维京人遭遇内卷美国,面对市场化的医疗,社保和教育,从措手不及到惊恐万分 甚至,在美国星巴克点单都比芬兰报税要复杂 美国的生活对芬兰人可谓艰难险阻,困难重重 为什么生活不能简单一点? 在个体,雇主和国家的三角关系里,美国选择高度依赖雇主和国家对抗,而芬兰人则坚信国家会保护个体独立不受雇主和家庭的捆绑,如果存在选择,你会更赞同哪一种社会契约呢? 收听地址:小宇宙,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Apple podcast,...
Published 06/19/24
Published 06/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