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评虚实论篇二十八
Listen now
Description
黄帝问曰,何谓虚实? 黄帝问道,虚实如何解释呢? 岐伯对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岐伯答道,血气盛大则名“实”,人体精气被夺为“虚”。                  1 帝曰,虚实何如? 黄帝问,虚实的状况又如何呢? 岐伯曰,气虚者,肺虚也。气逆者,足寒也。非其时则生,当其时则死。余 脏皆如此。 歧伯答道,气虚,即主气之肺虚也。气逆时,肺之阳气无法肃降,足会发冷。以四 季及五行来说,凡非克肺之时节则生,遇相克之时节则死。其余各脏依此类推。 帝曰,何谓重实? 黄帝问,什么是“重实” ? 歧伯曰,所谓重实者,言大热病,气热脉满,是谓重实。 歧伯答道,所谓“重实”者,在有表热病时,不但表热且脉气充满又大,这就是 “重贲”。 帝曰,经络俱实何如?何以治之? 黄帝问,如果经脉和络脉充满之时,会有何 症状呢?其治法又如何?  .一 歧伯曰,经络皆实,是寸脉急而尺缓也。皆当治之。故曰滑则从,港则逆也。 夫虚实者,皆从其物类始。故五脏骨肉滑利,可以长久也。 歧伯回答道,若经与络皆实,则必寸脉会数而尺脉缓,此治之时机也。所以若为滑 脉则病为顺,如果为潜脉则病情必逆。凡虚实之产生,必来自同属性脏内,因此若一人 之五脏与骨肉间之气血通畅流利,病邪必无法侵犯,此人必能长寿也。 帝曰,络气不足,经气有余,何如?黄帝问,如果是络脉之气不足,而经脉之气有 余,又如何呢?歧伯曰,络气不足,经气有余者,脉口热而尺寒也。秋冬为逆,春夏为 从。治主病者。 歧伯回答,若是络气不足,经气有余,则会出现寸口脉为热脉较速,尺脉及皮肤会现 寒象。若是在秋冬季节出现此脉,主病进。若是春夏时节出现此脉,则是正常。治法在 何处有病邪,治何处即可。 帝曰,经虚给满何如? 黄帝问,若是经脉空虚,络脉充实之人又如何呢? 歧伯曰,经虚络满者,尺热满,脉口寒潘也。此春夏死,秋冬生也。 歧伯回答道,经脉虚,络脉满之人,其脉必尺部呈现脉大且肤热的现象,寸口脉则为 寒象,脉细小且涩。此种状况,如在春夏季节则主死,适逢秋冬则生。 帝曰,治此者奈何?黄帝问,治此之法如何? 歧伯曰,络满经虚,灸阴刺阳。经满络虚,刺阴灸阳。 歧伯回答,络脉气满,经脉气虚,必灸阴经脉,针刺阳经脉。若经脉气满,络脉反 虚,则必灸阳经,针剌阴经。 帝曰,何谓重虚? 黄帝问,“重虚”是什么意思呢? 歧伯曰,脉气上虚尺虚,是谓重虚。 歧伯回答,寸口之脉气虚弱,尺部亦虚弱,就是 “重虚”。 帝曰,何以治之? 黄帝问,如何分别呢? 歧伯曰,所谓气虚者,言无常也。尺虚者,行步框然。脉虚者,不象阴也。 如此者,滑则生,潘则死也。 歧伯回答,气虚之人,言语不清状,尺脉虚,即下焦虚,其人步行蹒跚胆怯状,凡 脉呈虚脉,并非阴虚也,乃是阳虚的表现,故脉内气血流滑利者生,止滴艰辛者死。一 帝曰,寒气暴上,脉满而实何如? 黄帝问,若寒气自手足四肢向头面胸部逆行 而上,寸口之脉又充实者,会如何呢? 歧伯曰,实而滑则生,实而逆则死。 歧伯回答道,如果脉实但脉中气血滑利则 生,脉充实绷紧手足逆冷必死。
More Episodes
歧伯说,凡是治疗消痺、突然昏厥、半身不遂的偏枯、手足无力且冰冷,呼吸气短, 下气上冲胸,或肥胖之有钱人,大多属于平日嗜食丰盛佳肴所生之疾病。 凡是见到阴阳隔绝不通,或饮食不入又大小便不通者,多是平日遏于忧思之人所有 的。 突然足逆冷且上逆,又有耳鳌,一侧气血阻塞不通,这是内中气血突然上逆头部产 生的,常是因为情绪过于激动,再外感风寒而致的。亦有内外皆无风病,但湿积脉内而 人瘦不胖,此湿着血脉之劳症也。足指因痛或跛,此中寒、风、湿之病也。 凡黄獐、暴发之疼痛、癫疾(脑痛病)、神智不清发狂奔走,道都是畏久以来小病 未好转产生的疾病。五脏之相互关系不平衡,是由于六腑闭塞不通所产生(泽兰丸观念...
Published 12/29/22
Published 12/29/22
帝曰,脉实满,手足寒,头热,何如? 黄帝问,如果脉呈实而满,又手脚冰冷, 只有头热,那会如何呢? 歧伯曰,春秋则生,冬夏则死。脉浮而潘,潘而身有热者死。 歧伯回答道,若逢春秋二季则生,逢冬夏季则死,此当时令也。但如在春秋季时, 脉呈现浮而潘,兼有身热手足逆冷者死。 帝曰,其形尽满何如? 黄帝问,若全身都肿满者又如何? 歧伯曰,其形尽满者,脉急大坚,尺潘而不应也。如是者,故从则生,逆则 死。 歧伯回答,若身形胀满如肿的,脉呈现急数又大而坚硬,尺部脉宏K软潘不与其合应, 这样的人,若是从则生,逆则死。 帝曰,何谓从则生,逆则死? 黄帝问,什么是“从则生”,“逆则死”...
Published 12/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