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忠繼╳陳良基】IC產業與小國大戰略:科技部長陳良基
Listen now
Description
拿起地球儀,無論怎麼轉,都能看到台灣IC產業發光。IC無所不在。 1970年代,台灣IC產業從無到有。如今,台灣已經締造「IC製造第一、封裝測試第一、IC設計舉足輕重」的產業地位。其中關鍵包括政策的引導、產業的努力、學界的投入,合力開創了每年產值兩兆元以上的重要產業。 科技部陳良基部長分享了一段故事,當初他第一個面試官是曾繁城先生,後來他雖未投入產業界,卻在學界參與IC設計的領域。農家出身的陳部長,以農田比喻IC產業,IC就像是稻米,是諸多現代產品的基礎,不可或缺。而台灣的專業積體電路製造,就像是做出了一塊最好的「秧田」。這個比喻如何解釋?為何台灣IC製造的發達,促成上游IC設計,以及下游各產業的發展? 早年各先進國家都在發展IC,世界各國大廠怎麼敢把重要的製造工作交給小小的台灣?台灣如何突破、如何獲得認證? 台灣當初獲得的技術,就當時全球的評價來說,是比較差的技術,我們如何做出比別人更好的良率,爭取國際市場?原來,紀律是一項關鍵,我們的教育培養出一大群紀律嚴明、有能力精準解題的工程師,被認為是台灣成功的因素之一。而這項優勢,今日仍然需要保持。 延伸來談,從IC製造到IC設計,台灣在不同階段如何培養人才?政府、產業、學界扮演哪些角色?產業轉型與我們教育和文化的轉變又有何關聯? 本系列第一集的播出,請聽台灣的「小國大戰略」思維,從歷史到今天,從政策到產業,觀察台灣IC產業的幾個重要切入點。歡迎收聽!
More Episodes
《嗨!科技咖》科技產業Podcast專業頻道 全新主題!《藍湖策略‧數位轉型》每週五更新上線,給您最務實的台灣產業典範,最接地氣的數位轉型方案! 20分鐘你將獲得: 1.台灣產業上下游標竿企業之成功典範分享! 2.企業最合適的策略定位及升級轉型「路徑圖」 Podcast追蹤 《嗨!科技咖》,科技新知不漏接!
Published 08/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