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嗨!科技咖》科技產業Podcast專業頻道 全新主題!《藍湖策略‧數位轉型》每週五更新上線,給您最務實的台灣產業典範,最接地氣的數位轉型方案! 20分鐘你將獲得: 1.台灣產業上下游標竿企業之成功典範分享! 2.企業最合適的策略定位及升級轉型「路徑圖」 Podcast追蹤 《嗨!科技咖》,科技新知不漏接!
Published 08/03/22
美中貿易衝突,如何牽動國際局勢,影響台灣產業發展? 在美中衝突下,許多半導體業、科技業的要角,紛紛將研發中心設在台灣,如何解釋? 過去講「一顆蘋果救台灣」,當蘋果iPhone優勢不再,台灣下一步該怎麼走?   本集繼續邀請政務委員龔明鑫,以其經濟、產業的觀察,和實際招商的經驗,解析台灣產業契機,與國際人才的回流。科技發展的人才夠不夠?全世界都不夠!但以AI為例,過去台灣有許多頂尖人才擔任國際大企業AI團隊的主管,不少均回流台灣。台灣聚集人才的動能如何?如何建立一個良性的循環? 在蘋果等智慧型手機市場,台灣半導體業面對國際逆勢衝擊,物聯網等新的趨勢能彌補嗎?亞洲˙矽谷大型產業計畫的著眼點為何?而物聯網當中的「通訊層」5G,對於只賺通話費的傳統4G吃到飽商業模式,衝擊最大,新的商機又在哪裡?請聽龔明鑫政務委員為您總結對前景的展望。歡迎收聽!    
Published 01/28/19
美中貿易衝突、iPhone銷售不振,近期影響台灣經濟的重大變數有哪些? 面對全球挑戰,台灣產業如何提升競爭力?如何轉型? 從PC、筆電到手機,再到未來可能爆發的5G、AI、物聯網,造成哪些典範轉移?獲利契機何在?   本集邀請剛剛走馬上任的行政院政務委員龔明鑫,其實他很早就從總體經濟、產業發展角度持續關注台灣的需要,在各部會也累積推動科技產業發展的經驗與成果,他如何解析物聯網趨勢與台灣需要的創新創業生態系? 他如何解釋亞洲‧矽谷的意義,進而把物聯網趨勢與創新創業兩者結合?為何說物聯網時代,台灣的機會又來了? 請聽龔明鑫政委的宏觀解析,包括政府在資金、人才、法規上的投入與作法,如何推動國際合作等,都有深入的介紹。歡迎收聽!
Published 01/21/19
AI時代,刷臉辨識無處不在,會不會成為另一扇竊取資料的後門? 安全性的保護不只在硬體,也在產生人工智慧的軟體,當AI開發廣泛使用開源碼,如何防範攻擊? 如何支持大學合作與人才培育,讓新一代人才迅速與AIoT接軌?   新思科技台灣區總經理李明哲,在美國新思任職十幾年,曾領軍新思中國團隊,現在又在台灣擘劃發展。從三地經驗,他將從宏觀角度為您解析:台灣IC設計工程師人才眾多,硬功夫實力堅強的緣由;以及我們的弱項何在?危機與窘境在哪?為何我們的全球化領袖比較少?需要在哪些層面鍛鍊? 當AI、IoT物聯網整合成AIoT,車用電子、無人機、AR、VR等領域迅速發展,台灣的機會何在?除了投入最先進的製程外,為何李總經理提及,許多企業不一定要攻最先進的技術、打最大的市場?台灣充滿彈性、又快又準的優勢,如何解釋?歡迎收聽!
Published 01/14/19
台灣人才有何優勢?如何讓台灣在地人才成為全球領袖? EDA電子設計自動化,如何與領導廠商聯發科、台積電,及各IC設計、製造企業成為策略夥伴? 談到合作領域與成果,更有PPAY密碼,讓IC製造得又快、又好、又便宜,並達成高良率的目標!   2018年,經濟部前往美國招商,與三家企業簽訂投資意向書,包括半導體設備商科林研發、全球最大半導體設計自動化軟體大廠新思科技,以及美國知名AI新創公司Graphen。新思科技不只計畫在台灣擴大投資,其實早已擴大台灣研發團隊,更將亞太總部設在台灣,請聽新思科技全球副總裁、台灣區總經理李明哲分析其中關鍵。 在西元兩千年左右,當矽導計畫帶回250位教授,為台灣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IC設計人才;當台灣四十年胼手胝足,建構完整半導體產業生態鏈,而且從IC設計、製造、封測,各企業車程不到兩小時;此際,台灣的優勢已經浮現。 下一步怎麼走?當AI人工智慧距離強大的「通用人工智慧」還非常遙遠,無法擁有人類般全方位的認知能力,只能專注在某些應用領域時,台灣如何在「終端」突破? DNA定序、生醫應用、自駕車的軟體寫入晶片……這些展望,與EDA的角色有何關聯...
Published 01/07/19
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這個近乎不可能的嚴苛要求,在半導體的世界竟然實現?IC的進步,一直朝向用電少,效能高,面積小的方向發展。雖然嚴格說來,耗電少與效能高是彼此衝突的條件,半導體技術人員還是想出種種方法來突破,EDA(電子設計自動化)正是為IC設計找出「最佳化」答案的關鍵角色! 本集繼續專訪Cadence宋栢安總經理,談半導體產業的未來發展。當我們期待IC的用電少,效能高,面積小,甚至還要加上一個條件:開發的時程從16個月縮短成9個月!這麼高難度的任務,如何辦到?軟體在其中扮演哪些關鍵的角色? 除了IC設計、製造這些領域的整合,半導體產業還有更大範圍的「異質整合」。EDA業者的軟體與IP,目前在「異質整合」已經走到哪個階段?還有多大的進步空間? 談人才培育,相對於美國教育培養出來的海歸人才,台灣學子的強項和弱項在哪一方面?目前的教育與人才培育,是否已設法補強我們較弱的一環? 請聽主持人劉忠繼與宋總經理的對談。
Published 12/31/18
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這個近乎不可能的嚴苛要求,在半導體的世界竟然實現?IC的進步,一直朝向用電少,效能高,面積小的方向發展。雖然嚴格說來,耗電少與效能高是彼此衝突的條件,半導體技術人員還是想出種種方法來突破,EDA(電子設計自動化)正是為IC設計找出「最佳化」答案的關鍵角色! 本集繼續專訪Cadence宋栢安總經理,談半導體產業的未來發展。當我們期待IC的用電少,效能高,面積小,甚至還要加上一個條件:開發的時程從16個月縮短成9個月!這麼高難度的任務,如何辦到?軟體在其中扮演哪些關鍵的角色? 除了IC設計、製造這些領域的整合,半導體產業還有更大範圍的「異質整合」。EDA業者的軟體與IP,目前在「異質整合」已經走到哪個階段?還有多大的進步空間? 談人才培育,相對於美國教育培養出來的海歸人才,台灣學子的強項和弱項在哪一方面?目前的教育與人才培育,是否已設法補強我們較弱的一環? 請聽主持人劉忠繼與宋總經理的對談。
Published 12/31/18
談產業策略,EDA產業提供IC設計所需要的軟體,客戶涵蓋IC製造如台積電、聯電,IC設計如聯發科等,還包括華碩等系統公司。做為上游廠商,EDA產業必須預測多遠?至少五年! 談人才培育,業界已經把半導體界最先進的軟體給大學生、研究生使用,相關科普推廣甚至要落實到高中,讓學子對電子電機感興趣。為什麼?因為全球人才稀缺,台灣的人才更是如此! 本集邀請到Cadence益華電腦宋栢安總經理,他觀察外商老闆對台灣人才的評價,是優秀而且相對忠誠度高,這是我們的優勢,但好人才全球都搶,很快也會不夠! 更有趣的話題是「用機器設計機器」。美國政府的國家級計畫頗具野心,例如美國國防部正研究如何運用AI機器學習,設計更小、更快的晶片。Cadence、Nvidia與研究單位卡內基美隆大學,都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為何有這個計畫?仍是呼應人才議題,代表半導體人才在全球都嚴重不足!這件事給我們什麼啟示?為何在引進AI以後,它不但不會取代人類,高端人才在半導體領域還大有可為? 為什麼說AI不是虛假的神話?請聽主持人與宋栢安總經理的對談。
Published 12/24/18
聖誕節即將到來,可能不少朋友一想到聖誕節就聯想到禮物。 今天在節目中,和您分享的詩歌主題是:【禮物】。這裡有一首 林毓倫 的歌曲:禮物 (詞曲:林毓倫,編:林恩,唱: 蔡佳霓),是他走過青澀的年少,父母離異的生命掙扎期,獲得極寶貴的禮物所寫下的歌曲。因為在人生低谷,有人邀請他回到耶穌面前,他的心終於得到滿足。而就在隔年聖誕節,他的父親跟他一起坐在教會慶祝,原來父親曾去過教會,唱過一首詩歌叫“一件禮物“。因此他們學習重新彼此接納、彼此相愛與饒恕,也看見上帝的賜福。願聽眾朋友也能得到這份生命中最美好的禮物,就是主耶穌。 繼續為您介紹的這首是泥土音樂負責人盛曉玫的作品 :最珍貴的禮物 The Most Precious Gift。多年來盛曉玫參與美國許多福音機構的音樂事工。她是個多產的詩歌創作者,並沒有把...
Published 12/22/18
談IC產業人才培育,陳良基部長從擔任過教育部次長的經驗舉出證據,台灣學子出國沒變少,只是選擇的科系變得多元,未必著重就業與實用的面向。科技部怎麼辦? 後有追兵!以大陸與南韓為例,大陸在半導體急起直追,韓國更是與我們互有領先,台灣的「小國大戰略」,如何找到不同的方向,開放、創新,讓所有資源成為我們的槓桿? 大陸市場規模大,導致他們的頂尖人才傾向哪些發展,以成為鉅富?南韓的發展模式,與我們有哪些不同?面對鄰國競爭,台積電為何發展平台、大聯盟?給我們哪些啟示?其實,相對於大市場、大型企業,小型企業若能在發展策略上找到利基,共享供應鏈的好處,以小國為立足點,也能生存! IC積體電路60週年,請聽陳良基部長的展望與解析。
Published 12/17/18
AI用於醫療,包括哪些領域? 林百里董事長提出「有醫無類」的夢想,如何解釋? AI產業化,產業AI化,政府要怎麼作?除了建立硬體、開放大數據資料,還要在「教育」上做些什麼?與民眾在觀念溝通,最大的兩難在哪裡?   本集林百里董事長繼續帶我們深入AI世界。廣達如何從設計取向的製造商,更進一步,成為解決需求的Total Solution製造者?林董事長謙稱他們還沒到這個程度,只是跟隨市場趨勢,將AI應用到醫療、智慧製造等領域,而廣達的硬體也需要與時俱進。 林董事長更說他這一集是「傾巢而出」,首度分享他最近的看法:某個領域的「科學」很重要,就像是XY的橫軸(X軸),必須發展。該領域的「技術」則是縱向的Y軸直線,好像一條條縱軸的線,各自「指向」某一個應用的產業。在公司營運上,廣達著眼於應用面,但為企業社會責任與台灣產業長遠發展打算,卻無可避免,必須在更大的構面著力,例如跟國家的發展計畫攜手合作。 請聽林百里董事長帶您深入AI世界。
Published 12/10/18
過去是筆電取代PC,未來是AI取代人類? 林百里董事長誠實地表達,根據他的個人研究,十年後AI恐怕會搶走30%的工作機會!   本集林百里董事長從計算機、電腦、筆電與半導體產業同步起飛談起,延伸到雲端運算、AI人工智慧等趨勢,今天,廣達已是世界最大的AI伺服器供應者。 回顧過去,從摩爾定律、LSI大型積體電路、面板、電池、硬碟……林百里董事長曾經看到哪些趨勢,斷定筆電將取代PC?如今,又是哪些具體的市場徵象,以及趨勢判斷,讓他鎖定雲端與AI?要鎖定這些新領域,牽涉組織改造,林董事長的三原則:「市場決定任務,任務決定組織,組織決定成敗。」如何落實? 從感性一面出發,小學時代看的科幻電影原子鐵金剛,如何影響林董事長的思維,讓兒時夢想今日成真?從AI搶走30%工作的脈絡分析,人類的將來何去何從?林董事長也在訪談中好幾次自問:我們怎麼辦?台灣怎麼辦?談到最後,為何他認為教育仍是關鍵?精彩訪談,歡迎收聽!
Published 12/03/18
過去是筆電取代PC,未來是AI取代人類? 林百里董事長誠實地表達,根據他的個人研究,十年後AI恐怕會搶走30%的工作機會!   本集林百里董事長從計算機、電腦、筆電與半導體產業同步起飛談起,延伸到雲端運算、AI人工智慧等趨勢,今天,廣達已是世界最大的AI伺服器供應者。 回顧過去,從摩爾定律、LSI大型積體電路、面板、電池、硬碟……林百里董事長曾經看到哪些趨勢,斷定筆電將取代PC?如今,又是哪些具體的市場徵象,以及趨勢判斷,讓他鎖定雲端與AI?要鎖定這些新領域,牽涉組織改造,林董事長的三原則:「市場決定任務,任務決定組織,組織決定成敗。」如何落實? 從感性一面出發,小學時代看的科幻電影原子鐵金剛,如何影響林董事長的思維,讓兒時夢想今日成真?從AI搶走30%工作的脈絡分析,人類的將來何去何從?林董事長也在訪談中好幾次自問:我們怎麼辦?台灣怎麼辦?談到最後,為何他認為教育仍是關鍵?精彩訪談,歡迎收聽!
Published 12/03/18
「生命,是做半導體的人遲早要探索的。」   什麼是「類摩爾定律」?何謂矽半導體4.0? 細菌也有智慧?其中為何有半導體技術介入的空間? 仿人腦的智慧,從價值判斷進到情感判斷;以半導體、AI為基礎,想像「普世智慧」的實現。這個夢會太大嗎?   本集盧超群董事長描繪了從半導體到生命的恢弘創意空間,當人類的DNA工程應用到細菌上,可以跟豬隻胃裡的細胞溝通,或許已經讓我們看到機器與生物智慧整合的一線曙光。 然而,人類對這個領域的了解程度,用半導體發展來比喻,或許還像是電晶體尚未發明的年代!台灣產業要如何走到那一天?從台積電成功的晶圓製造商業模式出發,產、官、學、研應該投入多少資源到創新與冒險?又要留多少力氣,穩穩地賺取眼前看得到的營收? 創新有多重要?以美中貿易戰為例,盧董事長強調,不能靠別人受挫使自己壯大,而是要看自己有哪些創造發明,是不可或缺的?但他也不忘歸結到公司對股東的責任,在創新、長線與短期獲利間取得平衡,非常困難,卻也值得為之奮鬥! 著眼台灣半導體未來佈局,請聽鈺創董事長盧超群,分享下一世代IC科技的偉大挑戰!
Published 11/26/18
「要創新,就要在孤獨中尋求卓越,從羞辱中轉敗為勝。」  —鈺創董事長盧超群   盧超群本來在美國相當有成就,為何回到台灣? IBM放牛吃草的作法,DRAM之父給盧超群吃閉門羹,如何刺激他更加奮起?這段經歷對於他後來在台灣創業,開創半導體產業的新局面,又有哪些影響?一起來聽鈺創董事長盧超群投身台灣半導體產業,這場波瀾壯闊的旅程! 半導體的研究與研發到了一個境界,專家常常會把半導體能做的事,與人類天賦的能力類比。最常被類比的是腦,現在AI人工智慧正當紅,但延伸出去,為何鈺創著眼在視覺,甚至3D?這些半導體技術為何「比小不比大」,感覺跟「運算力愈來愈強大」的發展概念相反?上述技術如何為AI鋪路? 摩爾定律的微縮製程接近尾聲,怎麼辦?盧董事長提出下一步成長方向,從異質整合進而想像「普世智慧」的實現,他挑戰年輕人積極克服未來的困難,認為安逸就沒有創新。盧超群更大膽宣稱,半導體至少還有榮景30年,他的信心何來?您不能錯過本集精彩內容!
Published 11/19/18
「要創新,就要在孤獨中尋求卓越,從羞辱中轉敗為勝。」  —鈺創董事長盧超群   盧超群本來在美國相當有成就,為何回到台灣? IBM放牛吃草的作法,DRAM之父給盧超群吃閉門羹,如何刺激他更加奮起?這段經歷對於他後來在台灣創業,開創半導體產業的新局面,又有哪些影響?一起來聽鈺創董事長盧超群投身台灣半導體產業,這場波瀾壯闊的旅程! 半導體的研究與研發到了一個境界,專家常常會把半導體能做的事,與人類天賦的能力類比。最常被類比的是腦,現在AI人工智慧正當紅,但延伸出去,為何鈺創著眼在視覺,甚至3D?這些半導體技術為何「比小不比大」,感覺跟「運算力愈來愈強大」的發展概念相反?上述技術如何為AI鋪路? 摩爾定律的微縮製程接近尾聲,怎麼辦?盧董事長提出下一步成長方向,從異質整合進而想像「普世智慧」的實現,他挑戰年輕人積極克服未來的困難,認為安逸就沒有創新。盧超群更大膽宣稱,半導體至少還有榮景30年,他的信心何來?您不能錯過本集精彩內容!
Published 11/19/18
宏碁集團與IC產業的發展,如何緊密相連? LSI大型積體電路最早的殺手級應用是什麼?與宏碁如何連結? 聯電最早的殺手級應用是聖誕音樂IC!殺手級應用為何如此重要?   本集繼續邀請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分享。從美國到全球,對於半導體產業的機會與標準,台灣扮演哪些角色?台灣半導體界,產、官、學研的整合為人稱道,但施董事長仍有話要說,關鍵就在大方向的主導性,屬於研究單位還是民間? 相較於美國的環境,台灣的創新創業有何弱點?我們如何開創更多機會?施董事長直指,台灣需要需要更大的企圖心,不冒險,就是未來最大的風險!但風險管控怎麼做?敬請鎖定本集,主持人劉忠繼與施振榮董事長的關鍵對談。
Published 11/12/18
您一定聽過微笑曲線,但您是否聽說過,微笑曲線主張讓有限的人力投入前端利潤較高的零組件、以及後端的品牌經營,把裝備製造移到國外,曾經被誤解為「產業空洞化」?它甚至被視為不可能的任務! 為何微笑曲線理論,最後帶來集團連續好幾年50%的成長?重點何在? 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從IC積體電路發明六十週年出發,延伸談到受IC深刻影響的產品應用,從計算機到電腦等,整個台灣產業的生命線就此建立起來。下一步怎麼走?施振榮董事長所強調的王道思維、利益平衡,與台積電、宏碁,甚至更多台灣企業的發展,有什麼樣的共通點? 施先生強調,讓台灣成為全世界最好的朋友,如何解釋?如何從中找到台灣未來的機會?宏觀看台灣產業的思維轉變,您不可錯過!
Published 11/05/18
您一定聽過微笑曲線,但您是否聽說過,微笑曲線主張讓有限的人力投入前端利潤較高的零組件、以及後端的品牌經營,把裝配製造移到國外,曾經被誤解為「產業空洞化」?它甚至被視為不可能的任務! 為何微笑曲線理論,最後帶來集團連續好幾年50%的成長?重點何在? 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從IC積體電路發明六十週年出發,延伸談到受IC深刻影響的產品應用,從計算機到電腦等,整個台灣產業的生命線就此建立起來。下一步怎麼走?施振榮董事長所強調的王道思維、利益平衡,與台積電、宏碁,甚至更多台灣企業的發展,有什麼樣的共通點? 施先生強調,讓台灣成為全世界最好的朋友,如何解釋?如何從中找到台灣未來的機會?宏觀看台灣產業的思維轉變,您不可錯過!
Published 11/05/18
從技術層面,例如進展到多少奈米,只是台積電競爭力的環節之一。張忠謀先生心目中的關鍵點還有哪些? 從高處看企業經營大原則,從德州儀器到台積電時期,張忠謀先生如何詮釋誠信正直?與他少年時期的經驗有何關聯?   本集獨家專訪,張忠謀先生與主持人劉忠繼,聚焦在經營心法與退休生活。張忠謀先生最近去哪些地方、讀哪本書?他將近七十年不變的心愛刊物是什麼?透過橋牌、旅遊、閱讀、與張先生期待造訪的薩爾茨堡音樂節等,張忠謀先生如何描述「他自己這一類」的企業家?其中影響最大的幾項養分為何? 隨著對談的進行,本集透過輕鬆的話題,帶到科技人與企業家如何讀書、讀人,養成與眾不同的視野。歡迎收聽!   延伸閱讀:台積公司企業核心價值與十大經營理念
Published 10/29/18
從技術層面,例如進展到多少奈米,只是台積電競爭力的環節之一。張忠謀先生心目中的關鍵點還有哪些? 從高處看企業經營大原則,從德州儀器到台積電時期,張忠謀先生如何詮釋誠信正直?與他少年時期的經驗有何關聯?   本集獨家專訪,張忠謀先生與主持人劉忠繼,聚焦在經營心法與退休生活。張忠謀先生最近去哪些地方、讀哪本書?他將近七十年不變的心愛刊物是什麼?透過橋牌、旅遊、閱讀、與張先生期待造訪的薩爾茨堡音樂節等,張忠謀先生如何描述「他自己這一類」的企業家?其中影響最大的幾項養分為何? 隨著對談的進行,本集透過輕鬆的話題,帶到科技人與企業家如何讀書、讀人,養成與眾不同的視野。歡迎收聽!   延伸閱讀:台積公司企業核心價值與十大經營理念
Published 10/29/18
「台積電這家公司,不只創造了自己的行業,還創造了客戶的行業。」 請聽張忠謀先生接受IC之音獨家廣播專訪。 六十年前,在德州儀器公司,張忠謀先生還很年輕,是公司的新進人員。那個時候,他在半導體方面已有相當紮實的經驗,擁有一個辦公用的小隔間。後來的IC積體電路發明人基爾比,當時連這樣的小隔間都沒有,常拿了一杯咖啡來張先生的地方討論工作,分享自己的發現…… 六十年後,張忠謀創辦人接受本次獨家廣播專訪,娓娓道來IC發展的點點滴滴。主持人劉忠繼談到IC從無到有的過程,張創辦人立即強調,「我是完全見證。」1958年,那傳奇的一年,基爾比五月進德州儀器,到了九月份,第一個在鍺片上製成的IC就誕生了。 同一時期,在三、四個月之內,張忠謀先生擔任德州儀器重要生產線的工程師,負責提升良率,也成功了,兩位新進人員立下大功,蔚為佳話。或許,這也預示了未來發展的面向之一,因為「良率」的高低,向來都是台灣IC產業的成敗關鍵! 台積電的成功商業模式「專業晶圓代工」如何誕生?張忠謀創辦人從1985年開始籌辦台積電,如何爭取到重要的資金?回顧IC60年,請聽張忠謀先生為您分享IC積體電路的歷史定位。歡迎收聽!
Published 10/22/18
「台積電這家公司,不只創造了自己的行業,還創造了客戶的行業。」 請聽張忠謀先生接受IC之音獨家廣播專訪。 六十年前,在德州儀器公司,張忠謀先生還很年輕,是公司的新進人員。那個時候,他在半導體方面已有相當紮實的經驗,擁有一個辦公用的小隔間。後來的IC積體電路發明人基爾比,當時連這樣的小隔間都沒有,常拿了一杯咖啡來張先生的地方討論工作,分享自己的發現…… 六十年後,張忠謀創辦人接受本次獨家廣播專訪,娓娓道來IC發展的點點滴滴。主持人劉忠繼談到IC從無到有的過程,張創辦人立即強調,「我是完全見證。」1958年,那傳奇的一年,基爾比五月進德州儀器,到了九月份,第一個在鍺片上製成的IC就誕生了。 同一時期,在三、四個月之內,張忠謀先生擔任德州儀器重要生產線的工程師,負責提升良率,也成功了,兩位新進人員立下大功,蔚為佳話。或許,這也預示了未來發展的面向之一,因為「良率」的高低,向來都是台灣IC產業的成敗關鍵! 台積電的成功商業模式「專業晶圓代工」如何誕生?張忠謀創辦人從1985年開始籌辦台積電,如何爭取到重要的資金?回顧IC60年,請聽張忠謀先生為您分享IC積體電路的歷史定位。歡迎收聽!
Published 10/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