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德國的柏林 (下) - 冷戰時期的歐洲分界城市
Listen now
Description
一戰德國戰敗,知識份子非常沮喪,一群創作精英相信烏托邦思想可以改變國家。1919年建立的包浩斯(Bauhaus)學院,其意念影響現代主義建築發展,可惜後來被納粹黨打擊而被迫關門。柏林在國會大火案後被希特拉全面統治,德國向世界宣戰。二戰的德國氣勢如虹,希特拉幻想在戰後將柏林建設為其歐洲帝國的首都,於是推出「日耳曼尼亞」計劃,最後胎死腹中。戰敗後德國被盟軍及紅軍共同管理,柏林一分為二:東柏林成為共產東德的首都,而西柏林則成為西德的一塊飛地。冷戰時代,東德為防國民逃離,建立柏林圍牆。但要將城市分割並不...
More Episodes
何謂城市的「意」?我想這是包含多個層面。世上每個城市必有其獨特性,我們在探討城市設計時,很多人可能會關注其設計意念(Idea),但我覺得更重要是她背後盛載的意思(Meaning),如何煉成她所表達城市的意象(Image),她有沒有建立一種城市的意識(Identity),而她的存在如何配合或帶領人類文明發展,而體現其中的意義(Value)。因此,要去了解每一個城市,我們必須踏上歷史的時光機,追本溯源,看看人類不同時代的重大發明,如何引發城市的「意」。
Published 10/14/19
Published 10/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