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 烏克蘭的基輔 (下) – 走過革命時代的獨立廣場
Listen now
Description
20世紀初,烏克蘭短暫獨立後,被迫加入蘇聯,共產基輔迅速發展成為蘇聯第三大城市。二戰後城市急需重建,經過多輪設計比賽後,赫雷夏蒂克大街及主廣場以史太林式的建築風格包裝,成為蘇聯最受關注的城市改造計劃,也是極權統治下的宣傳品。但共產統治下,烏克蘭經歷大饑荒及切爾諾貝爾等人為災難,人民對蘇聯統治極不信任,基輔更成為反蘇的橋頭堡。1991年烏克蘭獨立後,仍受到俄羅斯干預,基輔終於爆發2004的橙色革命。2014年的烏克蘭革命,公民佔領獨立廣場,在寒冬中齊向親俄政府說不。基輔由俄羅斯發源地,演變成反俄前...
More Episodes
何謂城市的「意」?我想這是包含多個層面。世上每個城市必有其獨特性,我們在探討城市設計時,很多人可能會關注其設計意念(Idea),但我覺得更重要是她背後盛載的意思(Meaning),如何煉成她所表達城市的意象(Image),她有沒有建立一種城市的意識(Identity),而她的存在如何配合或帶領人類文明發展,而體現其中的意義(Value)。因此,要去了解每一個城市,我們必須踏上歷史的時光機,追本溯源,看看人類不同時代的重大發明,如何引發城市的「意」。
Published 10/14/19
Published 10/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