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中国异议作家余杰要为您朗读他的文章“袁世凯不是窃国大盗,而是民国国父,”--介绍张永东的著书《百年之冤:替袁世凯翻案》。
Published 04/09/19
中国异议作家余杰要为您朗读他的文章“袁世凯不是窃国大盗,而是民国国父,”--介绍张永东的著书《百年之冤:替袁世凯翻案》。
Published 04/09/19
中国异议作家余杰要为您朗读他的文章“袁世凯不是窃国大盗,而是民国国父,”--介绍张永东的著书《百年之冤:替袁世凯翻案》。
Published 04/09/19
中国异议作家余杰要为您朗读他的文章“袁世凯不是窃国大盗,而是民国国父,”--介绍张永东的著书《百年之冤:替袁世凯翻案》。
Published 04/09/19
本书是从中国基层人民的角度,揭露一九六二至一九七六年间,各阶层民众所经验过的文化大革命真相。
Published 04/04/19
与小打小闹的红卫兵相比,真正的大盗是文革小组成员。冯客指出,一如赫尔曼·戈林前往巴黎二十次,从美术馆挑选最好的艺术品供其个人珍藏,中共特务头子康生造访全国的主要保管中心,累积了大量令人惊叹的艺术收藏。
Published 04/03/19
学生在临时以砖块搭成的炉台上用砂锅煮肉。监督宰杀过程的学校革委会副主任后来被开除党籍,但他对自己对行径相当自豪:“吃人?那可是地主的肉!汉奸的肉!”
Published 04/03/19
香港大学教授、荷兰学者冯客以一人之力完成“中国三部曲”,包括《解放的悲剧:中国革命的历史》、《毛泽东的饥荒》和《文化大革命》,是对中共政权合法基础的三次严厉批判。
Published 04/02/19
今天,包括《幽灵舰队》的两位作者在内的很多美国战略家和决策者,都秉承肯南的“遏制”战略——只是“遏制”的对象从苏联变成了中国。
Published 03/07/19
没有共产党的中国未必能顺利成为民主国家阵营之一员,未必能容忍台湾、香港、西藏和新疆等地以公投的方式走向独立。
Published 03/07/19
晚近一百多年以来,美国国土唯一一次受到来自外国的军事攻击,是日本偷袭珍珠港(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本身算不上是一场战争
Published 03/07/19
《幽灵舰队》一书描述了一场虚构的“未来中美大战”,一经出版立即风靡美国,更在美军内部引起巨大反响。
Published 03/07/19
如今,反华已是美国两党和朝野的最大共识。近期美国政府重要人士的一系列发言都证明了这一变化。
Published 03/05/19
西方左派对冷战持否定态度,左派的想法是“春秋无义战”,苏联没有那么坏,美国也好不到哪里去,艾利森自然不例外。
Published 03/05/19
二战结束之后,“美利坚秩序”取代“不列颠秩序”成为历史的必然趋势。然而,苏联愈发咄咄逼人,中国局势岌岌可危,欧洲一片断壁残垣,亚非大地拉赤祸蔓延,美国岂能置身事外?
Published 01/09/19
谁能坐上中国冷战史研究的第一把交椅?毫无疑问是传奇般的、非科班出身的历史学家沈志华。
Published 01/09/19
共产党统治中国的七十年,中国原有的社会组织全部遭到瓦解和摧毁,民众宛如一盘散沙,无法形成反抗的力量。而基督新教教会,自宗教改革以来五百年,即具有与国家政权平行发展之趋势,“上帝不从西泽”,不仅在会堂之中,更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二零零年以来基督新教城市教会的“井喷”式发展,让中共感到如芒在背。
Published 12/19/18
思想史家徐复观在去世前夕,曾替自己预设墓碑上的文字:“这里埋的,是曾经尝试过政治,却万分痛恨政治的一个农村的儿子 — 徐复观”。
Published 12/06/18
中共对边疆地区的统治日渐法西斯化,尤其是维吾尔人和藏人人权状况急剧恶化,引发全球关切。
Published 12/06/18
清末以来,湖南所产生的改革者、军官、革命家之多,居中国诸省之冠。然而,史学研究却鲜少对湖南进行连贯性的探讨,湖南一直被不公正地当作一个极端保守、落后的内地省份。
Published 11/02/18
一九四五年所发生的事情,不仅彻底改变了中美之间的关係,也永远地改变了东西方关系的走向。
Published 11/01/18
桑普是我欣赏的香港评论人之一,他具有两个卓尔不群的特质。
Published 10/02/18
一七九三年,英王特使马嘎尔尼勋爵带着发展国际贸易的使命出访清帝国,却在自以为“天朝大国,无所不有”的乾隆皇帝面前碰了一鼻子灰。
Published 10/02/18
十多年前,有一次我跟刘晓波谈到中国民主运动“道阻且长”,有不少当年的参与者变脸脱队,甚至走上反方向。刘晓波说,在争取自由民主的道路上,“一步都不能少”,少向前走一步,或错过某个重大事件,或未能与某个新的思潮契合,就有可能从先行者变成拦路石。
Published 09/04/18
来自陕南山村的袁凌,在编辑眼中的样子是:“他微微弯腰,一身朴素的休闲装搭配不很高的个头,很容易就淹没在人群中。眼神闪烁着看向前方,仿佛有一种隐隐的怒和威严。
Published 09/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