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有一天,小貓咪馬桶蓋抓傷了自己的右耳,擦藥之後,戴上頭套,她躺在桌子下的紅色小枕頭上用力呼嚕。呼嚕,呼嚕,呼嚕。好像一隻小老虎。呼嚕,呼嚕,呼嚕,自我修復。
Published 11/01/23
Published 11/01/23
中秋
Published 09/29/23
最近,有朋友問我:你的 Priority 是什麼? 我說是人身安全和自由。 我是否願意為此拼盡全力?我是否把最多的時間花在這裡? 其實可能不是,人身安全與自由,是基於恐懼的 priority,基於「我不要什麼」,而非「我要什麼」。 我要什麼?我的時間,我的行動,是否誠實地反映著,我要什麼? What do you want ? What is your priority ? 問自己。
Published 08/10/23
Soft and weak, like water. Inspired by Gwangju Biennale. 水聲來自:片瀨江之島;維多利亞港;鐮倉海岸。 訂閱我的Patreon聽更多內容:https://www.patreon.com/SomethingfromKiki
Published 07/03/23
寫稿到一半,想起近日諸多動蕩,差點失去對世界的信心。寫一點節奏規律的東西,安穩自己。背景是我走在森林中的腳步聲,還有一些鳥叫聲,採集自去年秋天,花蓮港口部落的海邊。The Precious,珍惜那些珍貴的。 更多內容會逐漸放到 Patreon 上,貓咪需要罐罐,我需要紅茶。訂閱我的 Patreon:https://www.patreon.com/SomethingfromKiki
Published 06/09/23
確診了,夢裡自己在多重的宇宙穿梭,醒來覺得,破碎的重新拼回一個人形。 更多內容會逐漸放到 Patreon 上,貓咪需要罐罐,我需要紅茶。訂閱我的 Patreon:https://www.patreon.com/SomethingfromKiki
Published 05/31/23
作曲練習。在車上的時候,幾句旋律跑到腦中。 今日氣溫33度,我去了桃園。儀式總令我疲憊,氣溫把人體丟進蒸籠,但疲憊極了的時候,想起一些單純的東西,會覺得自己和眼前/當下的場景並不在同一個星球。在回程的車裡聽 David Bowie,他唱一個問題: where are we now ? where are we now ? 他回答: as long as there is sun, as long as there is rain. as long as there is me, as long as there is you. 車子轉過高速公路,下隧道,我看著窗外的樹。太陽在五點後下班,放我們一馬。我決定晚餐是仙草冰。 其實我不知道什麼是自己最好的時候,可能是這樣疲憊的出神的時候,有些少失控,心底的積液會漏出來。那樣的時刻我感覺到,我是一個單純的人。 這次不是電腦編曲,自己彈琴錄下的,稍微混音了一下,也錄進了夏天的風扇聲和幾聲貓叫,沒做降噪,蠻好的。 更多內容會逐漸放到 Patreon 上,貓咪需要罐罐,我需要紅茶。訂閱我的...
Published 05/27/23
電腦編曲練習。
Published 04/28/23
前陣子回了一趟「家」,一路搭了許多車,錄了一些軌道聲、引擎加速聲、飛機渦輪聲、破空聲、廣播聲,是我在路途中,聽到的 sound of air。用 soundtrap 加了一些旋律,用了四種樂器。 寫完這一首,我好像又多了一點點 resettle 的感覺。聽聽我的路途,跟我回「家」吧。
Published 02/26/23
Entanglement,糾纏。其最早的討論可溯及達爾文「糾纏的河岸」(entangled bank)。量子力學亦認為,曾互動過的兩者,即使分開,也不再是從前的狀態,因為它們交換了一些什麼,總之已糾纏在一起。人類學家研究這惱人的糾纏,從環境、族群到殖民,而我在想的是,誰與我的生命糾纏。過去的我、你、TA和現在的、未來的,作為人類和非人類的我,身體與靈魂,愛,面孔,記憶,海水,雨水,空氣中未凝結的水,大氣電波,social media,不斷糾纏。 於是在心亂如麻,走向虛無的一段日子,我寫了一段名為《Entanglement》的音樂。Entanglement 並不是混亂,我想我要學習的是,entangled well within it. 「要有健康的生活並非要在環境中維持秩序,而是在其中糾纏得宜(entangled well within it)。」——Alex Nading,轉引自林浩立2015年發表於芭樂人類學之《論糾纏》:https://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1415060
Published 01/14/23
最近的新嘗試,讀詩與噪音的remix。朗讀內容是三首2022年寫的詩。噪音來自高雄、花蓮、台東採集的環境聲,以及我用 soundtrap 簡單做的一句旋律。 《尼斯湖水怪》 《疾病書寫》 《夢》
Published 11/29/22
一年前接了一個案,是幫香港明愛的安老院寫一本書,記錄20個老人家的人生故事和生前遺言。書最近印了,接下來的幾集podcast,我會讀幾篇書中的文章。這一期是兩位婆婆的故事。
Published 04/09/22
夏宇自選88首,2013年初版。台北寒流大雨。晚安。
Published 02/21/22
時隔一年我終於又更新了 podcast,這次邀請很久不見的朋友小何小姐,一起來聊聊2021年。2021是失去的一年,我們發現許多共通點,比如有時很容易失憶,還沒重新學會好好呼吸,療癒自己。在很壞的世界裡,你好嗎?覺得自己是某種倖存者嗎?小何說,她好想要2021年趕快過去,但又不想要2022年到來,因為知道會有更多壞事發生。在2021與2022之間,我們尋找一個蟲洞,或是自己成為蟲洞。 我們聊到了這一年大大小小的新聞事件,人群的被迫解散、離散,幾場演唱會,怎樣叫做對自己好一點,還有沒有力氣愛人。唯一確認的是我們都還想繼續寫下去,在倒數感中確認自己的存在。我也愛我的朋友小何,你呢?你還愛我們嗎? 「如果以後你想我了,但卻找不到我,就可以來聽我的 podcast。這是對所有朋友說的話。」 「……我相信你會來找我的。」 這是我和小何的對話。 聊天的時候也聽了一些歌,不少是受訪者給我的,playlist 如下:https://open.spotify.com/playlist/4GbStD6cDdU6aUKWBq5wsz?si=1340739d419e46c8 
Published 12/31/21
2021年的第一期節目,主題是蘭嶼達悟族的母語創作音樂。聲音內容來自2019年夏天,我在蘭嶼朗島部落,Syaman Macinanao 謝永泉的家中,對著山與海,聊的一次漫長的天。我剪輯了其中30分鐘的訪談內容,包括謝老師的四五段吟唱。進入這一行五年了,我慢慢發現許多從前訪過的人,就像是海邊拾獲的貝殼,在家中放著不以為意,卻會在幾年之後,默默地長出珍珠來。這段訪談進行時,我和謝老師僅是第二次見面,會有這次訪談,是因為他信任的年輕攝影師鄭宇騏告訴我,他們正準備錄製蘭嶼第一張母語創作專輯。2020年的冬天,這張專輯真的誕生了。 訪談中談到了幾首歌的創作背景和母語含義,包括《親愛的妳好嗎 akokey》、《你不要來 ji ka ngai》、《不要急 ji ka meybezbez》、《可惜...
Published 01/04/21
「你沒法做好準備,也沒法毫無準備。」2020年,一場瘟疫和局勢的變動,讓許多人被土地拋離,被迫過上懸浮的生活。我訪問了夏天從美國回到中國的黃山,他在 Stanford 讀人類學博士,研究香港,也是一個雙魚座,最近寫了一篇關於 care...
Published 11/29/20
5月的時候訪問了5個因為瘟疫而陷入經濟困境的中國女工,經濟下行,你還吃得飽嗎? 《上蒼保佑吃完了飯的人民》...
Published 08/02/20
雨夜來錄 podcast,第八期,在別處看見香港。 瘟疫是極權的最佳助力嗎?過去半年,拜大隔離時代所賜,我在另一個地方閱讀和體驗人類的苦難。我遠距上課的內容,涉及到20世紀初的城市史、菲律賓原住民政策、越南移民史。在一部紫色的法例生效的第二天,我想講講我從這些課中,讀到的香港。因為香港在你心中,你在任何地方都會讀到香港,不是嗎? 這一期的自己跟自己閒聊有大綱,音樂我也有選過喔。如下:https://open.spotify.com/playlist/68Ha4AZE1RyZmGRRtYmf08?si=_8-1J6HAQPiIob3l9OdWVg 移動/移民/離散 1、越南移民、仁德專案 2、猶太人婦女選舉權的啟發 3、菲律賓原住民的定義,斐索,流動的認同 21世紀極權下的Zomia 1、James Scott,菲律賓 Bugkalot 人 2、網路安全 剛錄完,Apple 和 Spotify 等其他平台要過幾小時才會有,Anchor 已經可以聽。晚安。
Published 07/02/20
隔了半年沒有更新,也不知還有沒有人記得這個 podcast。我可能要改簡介了,因為我已經120多天不在台北,不能叫做「在台北讀人類學的小記者」了。瘟疫要將我們推向何方呢?如果不是死亡,那麼是家庭的困獸鬥,是粉紅狂潮和瘋狂資本的國,是離散,是滯留?是一個人類學者的「馬林諾斯基時刻」,還是一場無邊無際的、痛苦的,生活的田野? 這一集本來想邀請兩位嘉賓,一位是從紐約逃回香港的小葉,一位是在倫敦居家死守的瑪布。但前者被我的朋友們「無業遊民」(一個比我更新規律很多,也有認真設計主題和剪輯的優質播客)搶走了,後者對於在虛擬的聽眾前侃侃而談感到無所適從,是 podcast 恐慌症患者。所以這期只有我,有點長。 背景音樂播放清單:https://open.spotify.com/playlist/1gml7ZgqOWqOyZDQ0kD1Kg?si=dFgQIjjzRCi4t_U88hENrw
Published 05/17/20
時隔兩個月,換了新的錄音筆,我回來了。這次來講一個自我民族誌,關於動蕩世界中,個人的高山低谷。開頭那是貓咪在叫,別害怕。後段音樂有點怪,playlist 跑錯,別介意。
Published 10/25/19
時隔兩個月,在注意力和腦容量都被香港佔據,情緒和個人生活都被牽著走的日子裡,在台北一個地下隧道中的偶遇,讓我想起了在這場運動之外的事。那是5月底或6月初,我受邀跟訪一個港台兩地無家者/露宿者/街友/遊民互相探訪的活動,和幾位在深水埗露宿的街友一起,走入萬華艋舺,看看遊民。我的狀態一直不好,還沒有回到可以自己和自己有序聊天的狀態,內容散亂,也許不值得聽完。嗯,希望我們在這個漫長的夏天之後,都可以變得更好。
Published 08/07/19
半個月前,香港爆發反送中運動高潮,我在高峰過後買了張機票,以特約記者的身份短暫回到香港,觀察和採訪了這場運動的一些節點。半個月後,我的半個寫作老師,我第一份工作的老闆,也是總給我托底的「大人」,離開端之後創辦了 Matters 的潔平來到台北,我們見了一面,聊了聊我在這場運動中所看到的幾乎一切,以及她的反饋和觀察。 錄製這集 podcast 時有兩件事正在發生,一是李立峯教授正在香港 Brew Note 文化沙龍做一場非常重要的演講,講反送中運動的「無大台」,初步記錄可見蕭雲整理:https://bit.ly/2NmwA14;第二件事是在我們中間休息的十分鐘內發生的,一位21歲的香港女孩在粉嶺高樓跳下,成為這場運動中第二個自殺的人。我們談論的與這些都有關,包括與雨傘運動的對比、跨世代、be water...
Published 06/30/19
從電影《淪落人》講起,久違的 podcast 第三期終於上線了,這一次終於不是自己和自己聊天,而是請到台灣的菲律賓研究者賴奕諭,一起聊聊菲律賓社群在香港和台灣的故事。台北中山北路的天主教堂,對照香港中環的環球大廈;台北雙城公園的 Tagalog 詩會,對照香港深水埗的 lensational 攝影行程。 他們以某種方式隱身在台港主流社會,卻透過空間、社群,創造出一種不作為「瑪利亞」和「賓賓」,而是作為有主體性的人的生活,在異國尋找著快樂、平等與重新認識自己及這個世界的可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背景音樂來自四位做獨立音樂起家的菲律賓音樂人:https://open.spotify.com/playlist/3XLsLT05fmUX6yVGvT5MP7 環球大廈報導: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70927-hongkong-world-wide-house-02/ 嘉賓賴奕諭介紹台北菲律賓社群的媒體影片:https://bit.ly/2QfCC1r 香港 lensational...
Published 05/16/19
這一期的手記來源是,今年冬天的時候,27歲的我,在香港沙田,這個我住過一年的地方,和6個平均年齡86歲的老人聊了聊病、老、死亡、孤獨、親情。沒想到雖然感冒還沒完全好,我還是自己跟自己聊了一個小時,從日劇dele聊到原住民的親土性…… 背景音樂:https://open.spotify.com/playlist/7mq7ZfwVGtW9aFr9iNIo8M
Published 04/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