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7 跟高林一起拜访「你家隔壁的十九世纪」
Listen now
Description
在十九世纪的欧洲历史中,“技术塑造社会”是最突出的主题。铁路和轮船的发展,让欧洲从探索整个世界转变为开发整个世界,也催生了全球市场的诞生。对享乐的追求以及对利润的渴望,与技术进步一同,让世界各地的人在无形中被紧密地编织在一张错综复杂的大网中。这一切的变革,让欧洲乃至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我们回顾十九世纪的历史,追溯这一切变革的源头,不得不产生好奇,一百多年前的技术进步究竟将我们引领至了何方?又如何继续塑造我们的未来?请听本期节目高林的分享! - 本期话题成员 - 程衍樑(微博@GrenadierGuard2) 高林,「青年维也纳」主笔、《皇帝圆舞曲》作者 - 时间轴 - 01:10 我们为什么要谈论十九世纪 02:42 大航海时代的主题是探索,十九世纪的主题是掠夺和开发 07:39 铁路把非洲和美洲纳入到了新的世界体系之中 12:31 “巴黎春天”名称的来源 14:44 英法的机械化棉纺织业如何影响中印农民 16:40 全球化的反作用:欧洲显得太紧凑了 18:28 1858年伦敦“大恶臭”  21:45 “只传染穷人,不传染上层阶级”的霍乱 33:44 普法战争时期的食物:大象、骨胶汤、酒 36:43 当嗜酒如命的欧洲人开始喝咖啡 43:18 十九世纪是我们现代生活的预演 48:37 从“佐罗”转变为“蒸汽朋克”只用了十五年 54:06 二十世纪的灾难:关税战、贸易战和金融主导权的斗争 58:34 如果对未来感到焦虑,应该看看十九世纪 - 制作团队 - 声音设计 hotair 节目统筹 禾放 节目运营 小米粒 节目制作 杨思钊 丁晋亮 hualun logo设计 Proof - 音乐 - Danse Macabre - Busy Strings - Kevin MacLeod -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 2024 上海斛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互动方式 -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播客一下 @JustPod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 / JustPod / 播客一下 小红书:JustPod气氛组 / 忽左忽右 B站:忽左忽右leftright 抖音:忽左忽右
More Episodes
对西湖偏爱有加的苏轼曾写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西湖风景与古人诗句中的真的相同吗?千年来人与自然的力量给西湖带来了怎么样的变化?共和国初期,西湖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改造。植树造林、清淤疏浚、集体迁墓等工程不仅是一个现代化进程中对自然景观的规划,也是一个人类能动性的体现,其中不乏对这片湖“所有权”的重塑。围绕西湖,自然与人类的建构如何相互作用?那些无声的风景中,蕴含着怎样的历史?欢迎收听何其亮教授的精彩分享! - 本期话题成员 - 程衍樑(微博@GrenadierGuard2) 何其亮,香港树仁大学历史教授,系主任,《人民的西湖》作者 -...
Published 06/18/24
2017年,《我是范雨素》一文爆火,它的作者,在北京打工的育儿嫂范雨素,闯进了公众的视野。同样得到关注的是她所在的皮村文学小组。至今,文学小组的诞生已有十年,是皮村土地上最长寿、最鲜艳的一抹色彩。工人与文学在这里碰撞出火花。老鼠、旱厕、高楼外墙施工时看到的地面上的人,都会成为一首诗、一个意象。大多时候,文学并没能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文学小组的一堂课,依然是他们操劳筋骨过后精神上的依托。作为文学小组的志愿者,袁凌见证了皮村最灿烂的时刻,认识许多特别的人,把他们的故事记录在了《我的皮村兄妹》中。欢迎收听袁老师的精彩分享! - 本期话题成员...
Published 06/14/24
Published 06/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