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你有过因为热衷于某件事而废寝忘食的经验吗?这其实是大脑感到兴奋的表现,当你找到自己乐在其中的事情,伴随而来的兴奋感可以强化大脑的专注力和能量。
Published 03/21/18
赤羽雄二曾在麦肯锡公司工作14年,他在《零秒工作》这本书里分享了高效工作的4个原则:形成整体印象,工作不要过于细致;对改善方法本身这件事做持续地改善;凡事提前,先行一步;尽量避免返工
Published 03/21/18
一些设计公司认可调整工位带来的价值,比如这样可以提升团队在沟通、协作和创意方面的表现。一项新研究分析了工位变化对员工个体创新和销售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那些换了工位、与不熟悉的同事坐在一起的员工,平均每天创造的收入比搬之前的平均水平高出40%。
Published 03/21/18
纽约时报记者马特·里克特通过追踪边开车、边发短信造成的车祸案件,研究科技对人的注意力的影响。研究发现,那些让人忍不住会去使用的电子设备和科技产品,比如发手机短信、刷社交网络等,其实都很好地利用了人类的注意力系统。注意力科学还发现,在人的注意力系统中,其实有两个不同的方面在角力。一个是自上而下的注意力,另一个是自下而上的注意力。
Published 03/21/18
“奥数的答案是知道的,数学科研的答案是不知道的,是探索的过程。真正的数学并不是在规定的时间快速给出答案。”
Published 03/21/18
OMO是英文online merge offline的缩写。翻译过来就是线上融合线下,或者更残酷一点是,线上吞并线下。前几年大热的O2O是从线上到线下,而OMO是线上和线下融合在一起。
Published 03/21/18
红杉中国合伙人周逵接受新媒体36氪采访时,分享了红杉中国大的投资逻辑。这种逻辑,其实就是一个观察世界的方法论。
Published 03/21/18
在美国,很多公司都喜欢招那种能够长时间高强度工作,完成短期项目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员工和公司不再是依附生存的关系,而是合作共生,互相选择的关系。
Published 03/21/18
孙正义说:“现在我们有‘白领’和‘蓝领’之分。未来‘金属领’(指机器人)将会出现。‘金属领’不仅将取代大部分蓝领职位,也将取代很多白领职位。”
Published 03/21/18
有研究表明,鼓励自己“一切都会好起来”,有可能降低自己努力改变现状的行动力。盲目乐观会导致人们期待奇迹,不愿面对现实。放弃不切实际的目标,才能认清真正的希望,这样的乐观才能真正推动个人的成长。
Published 03/21/18
西班牙作家蒙特罗认为,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部小说,真正影响我们的不是实际发生的事,而是我们定义事情的方式。而讲故事就是一种治愈自己的方式。如果一个人改变了叙事的方式,可能就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Published 03/21/18
人们一般不愿意把成功纯粹地归功于运气好,许多成功人士倾向于认为这是自己聪明才智和辛勤付出的结果。然而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那些最成功的人不一定是最有天赋的,但确实是最幸运的。
Published 03/21/18
美国知名沟通学咨询专家艾伦·加纳在《怎样才叫会说话:掌控话语权的13种沟通技巧》这本书里,介绍了一些聊天与沟通的技巧。比如,在开场白里可以聊聊场景、对方和自己,提问也能促进交谈。
Published 03/21/18
经济学里有一个概念叫做“时间折扣”,指的是当回报和惩罚在时间上越遥远,对当前决定的影响就越小。时间折扣高的人,会觉得与其投资未来,不如着眼于现在。
Published 03/21/18
融创中国董事局主席孙宏斌12月9日在平安地产金融创新论坛上,再次开口谈论房地产市场。
Published 03/21/18
创业公司星空琴行官方微信公众账号发布通告说,CEO周楷程突然失踪,至今无法联系上。并且说,由于过往的盲目扩张导致资金链出现问题,“突发暂停营业事件”。
Published 03/21/18
Facebook周一股价遭遇四年来最大跌幅,这家世界最大社交网络公司的股价收跌6.8%,市值蒸发约367亿美元,社会各界要求它解释被泄露的5000万用户数据是如何被用于谋取政治利益的。此前有说法称,正是这些泄露的用户数据帮助特朗普赢得美国总统大选。
Published 03/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