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丰:《超越对死亡的恐惧》
Listen now
Description
问:到了60多岁的年龄,不时会有恐惧感,怕病怕死怕拖累儿女,请问刘丰老师如何颠覆认知? 刘丰老师:到了60多岁的年龄,如果还没有真正了知生命的意义,还没有真正颠覆自己对生命的有限认知的话,那这段剩下的时间就只有这件事情可做,就是要转识成智,把所有的精力全部用来唤醒生命的智慧。 超越对死亡的恐惧 很多人的遗憾,或者对生命死亡的恐惧有两种:第一种,不知道死后是什么状态,没有经历过,所以就会有恐惧。 当你真正地在内在确信了人类的所有智慧,其实都是在帮助我们去超越生命的局限,直到我们每一个当下的生命,都会向着更高境界、更美好的方向发展的话,这个时候这种恐惧会因为你内在坚持的这种认知的建构得以超越; 第二种,确实明白以后,就会觉得自己这一辈子走到今天,本来有好多可以用好的机会自己没有用到,愚痴地走了很多很多弯路,很遗憾。 其实没有关系,有一句话叫朝闻道,夕死可矣。当下彻悟的时候你会发现生命中没有一件事情不在帮助你觉醒,那个觉醒就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我说的这个岸,是一种新生。 生命的整个过程是一个持续觉醒的过程,觉醒越早越好。只要你还没有走到生命的最后那一天,都还有机会。 永生的现实意义 在《超体》的电影里面,专家说了这句话,当环境适应细胞生存的时候,生命选择繁衍,当环境不适应细胞生存的时候,它们选择永生。什么是永生?提升一维它就永生了。因为到第四维时间是变量,你可以任意到过去,任意到未来。 所以,永生是以生命的提升,意识能量的提升而实现的;而不是在三维空间延续我们的生命喘的这口气叫永生。当你维度提升了以后,你会发现,三维空间我们以为的这个生死,不过就是一个像,是演了场电影,开场到结束而已。投影源——你的发源基地依然在那儿存在。所以就是你建立起这个认知的时候,你才会没有恐惧。 生,从投影源里来;死,回到投影源里去。 颠覆对死亡的认知 为什么会恐惧?恐惧一定是因为你的某些认知造成的,也就是我们真的不知道在三维空间以为的生死,其实在更高维度根本就不存在。这些我们执着的东西,其实都是像。 当你到了第四维境界的时候,你看所有三维空间的一切发生都是高度平衡的:梦境,幻觉,前世,来生,都是完全平等的。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认为梦境,幻觉,前世,来生是虚假的话,那么我们当下同等虚假。 其实今天如果我们太执着于三维空间呈现的能量状态,我们就不太容易活出来。这个过程,你会深入体会。 问:如何从失去亲人的痛苦中解脱出来?如何帮助身边有病痛的老人,让他们对生活有希望,有期待? 刘丰老师: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要让自己身体健康、头脑清明、尽量延长在人生考场上的考试时间。 死能让我们理解生的意义 我们对于生命的逝去,大部分是从隔代人的死亡开始经历。由于受到三维空间惯性的影响,当亲人离去,我们都会悲痛,会不舍。这种悲痛和不舍是能引发我们对生命的深层思考的,如果它带来的只是恐惧,这可能会变成一个恶性循环。会让我们一辈子都生活在对死亡的恐惧里。 亲人或周边的人每让你面对一次死亡,都在挑战你的智慧——死亡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死能让我们理解生的意义。 从这个角度去理解生死的时候,也许你在某一刻就突然释怀:哦,原来生命有方向的时候,不叫死亡,叫往生,叫回归。亡是什么?亡是没有方向。 做临终关怀的时候